西方文学·布莱希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西方文学·布莱希特

德国戏剧家、理论家、导演和人,1898年2月10日生于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他在幕尼黑大学攻读医学时产生了戏剧的兴趣,他先写戏剧评论,然后进行戏剧创作。1923年出任幕尼黑话剧院导演兼艺术顾问,1924年定居柏林,担任著名导演马克斯·莱茵哈特的助手。1933年,纳粹上台之后,他被迫离开祖国,先后旅居瑞士、丹麦、芬兰,最后于1941年到达美国。1947年他受到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传讯,同年离开美国。他先到瑞士,然后应邀回到东德,和他夫人海伦娜·韦格尔一起,领导柏林剧团的艺术活动。1956年8月,他在剧团为访问伦敦而排演期间突然去世。

布莱希特是在表现主义方兴未艾之际开始戏剧活动的,无疑深受表现主义影响。但是,他很快就独辟蹊径,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建立起自己的戏剧体系。布莱希特把自己创造的戏剧称为“史诗性戏剧”,或称“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以有别于“戏剧性戏剧”,亦即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他认为后者按照生活原有的样子照搬生活,力图真实地重现人生,这使观众身临其境,产生感情共鸣,而前者则要求通过戏剧手段“叙述”生活,就像史诗那样,实际上加以评价批判,使观众冷眼旁观,进行理性思考。具体地说,他主张把戏剧“历史化”和“陌生化”; 所谓历史化,就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舞台上发生的事件,在一定距离之外思考生活,使观众觉悟到历史一去不返,但是如果自己身临其境可以有所作为; 所谓“陌生化”,就是化平淡为神奇,运用戏剧手段把日常生活事件表现得令人惊奇,迫使观众难于与剧中人物认同,从而嗅起批判的鉴赏和行动的愿望。在实践中,他的处理方法常常违反常规,灯光是暴露的,换景时不拉幕,使用幻灯片及说明性的道具,时空变换非常灵活,使用歌队、电影、音乐或干脆就是叙述者,其目的就是布莱希特自己所说的:“史诗戏剧的关键之点在于,它诉诸于观众的理性多于诉诸于观众的感情。”

布莱希特的理论绝不仅仅限于导演实践,而且贯穿于他的创作实践。他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教育剧,这是他早期的创作形式,是作者直接进行宣传鼓动的工具。代表作有《措施》 (1930)、《母亲》 (1932)等,后一部作品根据高尔基的同名小说改编,它以原作为基础,增加了有关德国当时社会的现实内容,这是作者最成功的教育剧,直接服务于当时的德国革命运动。

第二类,寓言剧。作者根据想象而非史实处理故事,对社会和人生进行哲理的分析。代表作有《四川——好人》 (1940)、《高加索灰阑记》 (1945) 等。前者把环境放在中国四川,描写妓女沈黛为善不能的故事。作品并不重视完整统一,全剧仅用若干独立片断组成,作者也不力图创造真人实事之感,便用歌队直接评述,后者根据中国元代作家李潜夫的《仓待制智勘灰阑记》改编,背景却放在苏联的高加索。作品企图说明事物的归属不在所有权,而在能否正确对待。表现重点只在哲理,似乎戏剧手段完全成了工具,但是戏剧处理由于故意陌生化了,所以本身就能给予观众美学快感。

第三类,历史剧。这些作品实际上是借用历史题材,回答现实生活的重大问题。《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1939) 取材于17世纪德国小说家格里美尔豪森的小说《女骗子和流浪者大胆妈妈》 (1670),剧中人物大胆妈妈是个随军小贩,靠战争中叫卖谋生,结果子女离散,落得孤身一人。这是个和平主义作品,具有明确的反战思想。《伽俐略传》 (1947) 以科学巨人伽俐略为原型,描写科学与宗教,真理与愚昧的斗争,同时反映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格。《公社的日子》(1948—1949),反映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兴灭,着重于从中吸取历史教训。

布莱希特思想激进,是有成就有主见的马克思主义作家,他接受现代思潮,研究东方艺术,特别是中国戏曲,加以批判吸收,形成了自已独树一帜的戏剧艺术体系,对20世纪世界剧坛有着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