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其
《高僧传》十四卷,南朝梁释慧皎撰。
慧皎(公元497-554年),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他本身就是一位高僧,《续高僧传》上有他的传,但非常简略,生平事迹不详。在慧皎之前,有人撰写过《名僧传》,慧皎不满“名僧”二字,故作《高僧传》,他在本书《序》中写道:“前代所撰,多曰名僧。然名者实之宾也,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若寡德适时,则名而不高,本非所纪。高而不名,则备今录。故省名音,代以高字。”以高僧为名,有超绝尘世之意,所以他是写的一部汉魏六朝的高隐传。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佛门子弟的看法。
本书为类传体,共分十门,即:《译经》三卷、《义解》五卷、《神异》二卷、《习禅》、《明律》共一卷、《亡身》、《诵经》共一卷、《兴福》、《经师》、《唱导》共一卷。每门内为若干高僧列传,皆标明何时何地何人,如:《汉洛阳白马寺摄摩腾》、《吴建业建初寺康僧会》或《晋长安鸠摩罗什》等等。自后汉至梁初,共正传二百五十七人,附见者二百余人。又,本书每门之后,均有评论。
本书主要记述僧家事迹,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能补充史书记载之不足,例如《世说新语》中涉及到的僧人二十来个,见于《晋书·艺术传》的仅佛图澄一人,但十之八九均见于《高僧传》。著名的支道林,《世说新语》中出现过四五十次,《晋书》无传,本书中却有一篇很长的传。能补充史书所未载的人物和事迹还不少。僧人虽离俗出家,但与社会政治不能毫无关系,有时甚至关系甚大,故可供参考。也还有一些能勘误的材料。
其次,书中保存着丰富的中西交通史料。有许多西域僧人到内地讲译佛经的记载,也有不少内地沙门西行求法的记载,他们“西渡流沙”,历尽千辛万苦,同时保留一些沿途的风土人情和中西交通资料。
再从佛教史的研究看,本书的资料更为宝贵。
本书创例之后,唐释道宣又作《续高僧传》三十卷,接着《高僧传》一直写到唐朝初年,有正传四百八十五人,附见二百十九人。体例大体相同,也分十门,名目略有增改,每门之后也有论述。《高僧传》著于偏安之时,故记南方的较多,而北方较略;《续传》著于统一之时,文献较完备,故搜罗比较广。故后者史料价值更高。以后,还有宋释赞宁的《宋高僧传》三十卷和明代沙门如惺辑录的《明高僧传》,实际上是宋代和明代所修,并非宋代和明代高僧之传。各书皆名《高僧传》,后人刻书,有的就把第一部叫《高僧传初集》,《续传》叫《二集》,《宋传》叫《三集》。慧皎的《高僧传》或称《梁高僧传》,以区别于后出之书。
《高僧传初集》有金陵刻经处的单刻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