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唯与之阿》翻译与解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 唯与之阿》翻译与解读

唯与之阿,相去几何01?美之与恶,相去何若02?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03。众人熙熙,如享太牢04,如登春台05。我独泊兮其未兆06,如婴儿之未孩07,儽儽兮若无所归08。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09。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1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01。俗人察察,我独闷闷02。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03。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04。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05

今 译

敬诺与怒阿,相差多少?善与恶意,相差几何?大家所畏,我也不能不惧,内心慌乱未尝停止。大家愉悦,如享太牢和春天登台观景。只有我如游子飘泊,前程不堪;像婴儿不知言笑,十分疲劳,而没有归宿。大家生活有馀,只有我感到不足。我是愚人心肠,一无所知。大家都很明白,只有我很暗昧。大家都很精察,只有我很糊涂。我生活很不安定,像大海波浪翻滚和大风狂吹不停。大家皆有作为,只有我顽愚鄙陋。我与众不同,而珍视修养大道思想。

评 议

本章是老子所见所闻所产生的感想,可称为一则随感录。其中包含有老子对世态人情的看法,以及对自己切身生活处境的无限感慨。具体地说,有这样三方面。

其一,老子认为,世人待人“唯”与“阿”之中含有善恶之意,是很不相同的;其二,司马迁说:老子“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乃西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见众人生活愉悦,如享太牢,如登春台观景,而感到自己与之反差甚大:他说自己生活拮据,飘泊不定,疲累不堪,无有归所,像婴儿不知言笑、愚人那样无知。因此,便感慨万千。其三,老子说,众人皆很明白,自己却很暗昧;众人皆很精察,自己却很糊涂;众人皆有作为,自己却顽愚鄙陋。老子说,自己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因为自己十分珍重修养大道思想。

我们应当怎样来看待老子对世人的看法和感慨呢?老子对众人的生活是羡慕还是批判呢?从“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两句,即不难看出,老子对众人的生活,只是客观地描写,并未表现出肯定与批判的态度,这说明老子并不妒忌别人比自己生活得更好。相比之下,只是说明自己甘居清贫,仍“独顽似鄙”、“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正是道家“清虚自守”、“澡雪精神”、忧道不忧贫的思想表现。

高亨先生认为,后人对此章竹简排列顺序的整理有误,以致造成句意之间很不衔接,因此,他对此章词句重新予以校勘编排。下面,将高亨先生所整理的此章,援引如下,供读者参考。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荒兮其未央,澹兮其若海,飃兮若无止,沌沌兮若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我愚人之心也哉。(《老子注译》)

陈鼓应先生对此章的分析,也颇有独到之处,援引如下,供读者参考。

在老子看来,贵贱善恶、是非美丑种种价值判断都是相对形成的。人们对价值判断,经常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换,随着环境的差异而更改。世俗价值的判断,如风飘荡。所以老子感慨地说:“相去几何!”世俗的价值判断固然如此混乱,但岂可任意而行?不然。众人所戒忌的,也不可不警惕,不必特意去触犯!

接着,老子说他在生活态度上,和世俗价值取向的不同;世俗的人,熙熙攘攘,纵情于声色货利,老子则甘守淡泊,澹然无系,但求精神的提升。在这里,老子还显示出和人群的疏离感。(《老子注译及评介》)

注释



01 唯:敬诺之声。《说文解字》曰:“唯,诺也。”阿:慢应之声,怒应之声。楚简本、帛书乙本作“呵”,帛书甲本作“诃”。高亨说:“‘呵’与‘诃’一字,阿借为诃。”(《老子注译》)《说文解字》曰:“诃,大言而怒也。”

02 美:楚简本、帛书乙本作“美”。河上公本、王弼本作“善”。二字异而义同。何若:楚简本、帛书乙本、河上公本皆作“何若”,与“何”为韵,是。王弼本作“若何”,误。以上四句谓:敬诺与怒阿,相差多少?其善与恶,又相差几何?奚侗《老子集解》曰:“李嘉谋曰:‘唯之为恭,阿之为慢,方其唯阿之间,其相去几何?及其为恭为慢,则相去远矣。向理为善,背理为恶,相去几何?及其为善为恶,相去远矣。’”

03 荒:乱。 央:尽也,止也。林希逸曰:“荒,乱也。未央,无穷极也。”以上四句:意谓别人以为可怕之事,自己也未尝不惧怕,慌乱的心理,未尝停止。

04 熙熙:高亨说:“喜乐也。”(同上)朱谦之说:“读为嘻嘻,笑声。”(《老子校释》)河上公曰:“熙熙,淫放多情欲也。”可供参考。享:同“饗”,食也。帛书甲乙本作“乡”。古代饗与乡通用。 太牢:古代祭祀,牛羊猪三牲齐备,谓之太牢。

05 如登春台:帛书甲乙本作“而春登台”。王弼本作“如春登台”。河上公本注曰:“春阳交通,万物感动,登台观之,意志淫淫然。”故高亨说河上公本原作“如登春台”。作“如登春台”与“如享太牢”相对应,故从之。以上三句:意谓众人喜笑愉悦,像在享受太牢、春日登台观景。

06 泊:飘泊不定。 兆:预料。

07 孩:帛书乙本作“咳”,同孩。《说文解字》曰:“咳,小儿笑也,从口亥声。孩,古文咳。”以上两句:谓只有我到处飘泊,前程不堪,像婴儿那样不知喜笑。

08 儽儽:河上公本作“乘乘”,误。王弼本作“儽儽”,疲劳之意。句谓:我疲劳至极,无有归宿。

09 遗:同“匮”,匮乏不足也。两句:谓众人皆生活有馀,只有我匮乏不足。10 沌沌:河上公本、严遵本作“沌沌”。苏辙曰:“沌,如‘浑沌’之‘沌’,冥昧无所分别也……亦与《庄子》之‘愚芚’之‘芚’同,谓无知也。”两句:谓我真是愚人心肠,一无所知。

01 俗人:同“众人”,只是换一种称呼。 昭昭:明白,智慧。 昏昏:暗昧。两句:谓大家皆明白,只有我暗昧。

02 察察:精察。察,清也。 闷闷:不明也。奚侗《老子集解》曰:“闷闷,本训‘烦懑’,引申有不爽明谊,与‘察察’相对。‘昭昭’、‘昏昏’,对持己言;‘察察’、‘闷闷’,对接物言。”两句:谓众人皆清察,只有我不明白。

03 澹:河上公本作“忽”,非是。王弼本作“澹”。《说文解字》曰:“澹,水摇也。” :《说文解字》曰:“ ,高风也。”两句:谓我生活不安定,像大海波滔翻滚,大风猛吹不止。

04 以:河上公注曰:“以,有为也。” 顽鄙:顽愚鄙陋。奚侗《老子集解》曰:“顽愚鄙陋,无为之象。俞樾曰:‘似’,当读为‘以’,古‘以’、‘似’通。顽以鄙,犹言顽而鄙也。释德清本‘似’作‘且’,于谊较明。王弼注云:‘昏昏闷闷,若无所识’,故曰‘顽且鄙’也。是王弼原本‘似’亦作‘且’。”两句:谓众人皆有所作为,只有我顽愚鄙陋。

05 我独异于人:即我独与人异。 食:养也。吴澄曰:“我之所贵者,则大道之玄德也。玄德者,万物资之以养,所谓万物之母也。故曰‘食母’。‘食母’二字见《礼记· 内则篇》,即乳母也。”母:指老子的道家思想,非指产生万物之道。两句:谓只有我与众不同,珍视修养道家思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