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剖疑卷七》译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剖疑卷七

剖疑卷七

【原文】

讹口如波,俗肠如锢。触日迷津,弥天毒雾。不有明眼,孰为先路?太阳当空,妖魑匿步。集《剖疑》。

【译文】

口中散布的谎言如波涛一样,庸人的心肠像铁石一样坚固。满眼都是迷茫之路,有如弥漫天空的毒物。没有明亮的眼睛,又怎么知道去向何处?太阳当空照耀,妖魔自然匿影消踪。因此集《剖疑》卷。

寇准设计废太子

【原文】

楚王元佐,太宗长子也,因申救廷美不获,遂感心疾,习为残忍;左右微过,辄弯弓射之。帝屡诲不悛。重阳,帝宴诸王,元佐以病新起,不得预,中夜发愤,遂闭媵妾,纵火焚宫。帝怒,欲废之。会寇准通判郓州,得召见,太宗谓曰:“卿试与朕决一事,东宫所为不法,他日必为桀、纣之行,欲废之,则宫中亦有甲兵,恐因而招乱。”准曰:“请某月日,令东宫于某处摄行礼,其左右侍从皆令从之,陛下搜其宫中,果有不法之事,俟还而示之;废太子,一黄门力耳。”太宗从其策,及东宫出,得淫刑之器,有剜目,挑筋,摘舌等物,还而示之,东宫服罪,遂废之。

【译文】

楚王赵元佐是宋太宗的长子,因为救助赵廷美没有被允许,于是就得了心理疾病,性情变得很残忍,左右的人稍有过失,马上弯弓搭箭就射。太宗屡次教诲,他都没有改过。重阳节时,太宗宴请诸王,赵元佐因为生病初愈没能参加,半夜发泄愤怒,把姬妾关于宫中,并纵火焚宫。太宗很生气,打算废除他太子的身份。正好寇准那时在郓州任通判,太宗特别召见他,对他说:“你试着和朕一起决断一件事。太子所为不合王法,将来一定会做出像桀、纣那样的恶劣行为。朕想废掉他,但东宫里有他自己的军队,恐怕因此招致祸端。”寇准说:“请皇上于某月某日举行一次国事大典,命令太子亲自去主持,让太子的左右侍从也都跟着去,陛下再趁机派人去搜查东宫,如果真有不法的证物,等太子回来再当面公布出来,如此罪证确凿,要废太子,只需派个黄门侍郎宣布一下就行了。”太宗采用了寇准的计策,等太子离去后,果然搜得一些残酷的刑具,包括挖眼、挑筋、割舌等刑具。太子回来后,太宗把从他宫中搜到的刑具当场展示出来,太子服罪,于是很快被废。

【梦龙评】

搜其宫中,如无不法之事,东宫之位如故矣。不然,亦使心服无冤耳。江充、李林甫,岂可共商此事?

【解评】

要想找出别人做坏事的证据,就要转移别人的注意力,趁机找出罪证。

二王破谣言

【原文】

汉成帝建始中,关内大雨四十余日。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大将军王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右将军王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稍定,问之,果讹言,于是美商之固守。

【译文】

汉成帝建始年间,关内下了四十多天大雨,京师里的百姓无故地互相惊扰,说马上有洪水要来。百姓急着逃难,导致互相践踏,老弱喊叫之声不绝于耳,长安城里大乱。大将军王凤提议太后、成帝及后宫嫔妃立刻登船,再命令官吏百姓上城避水。群臣都赞同王凤的建议,只有右将军王商说:“自古以来,再无道的国君当政,洪水尚且不会泛滥到越过城墙,今天为什么会有洪水在一天之间就暴涨而来?这一定是谣言,不该命令官吏百姓上城,以免他们更加惊扰。”成帝于是没有下诏。不久,混乱稍微平定,派人查问,果然是谣言。大家都赞美王商的镇定。

【原文】

天圣中尝大雨,传言汴口决,水且大至。都人恐,欲东奔。帝以问王曾,曾曰:“河决,奏未至,必讹言耳。不足虑。”已而果然。

【译文】

宋仁宗天圣年间曾经下大雨,传说汴河溃决,洪水将到,京都人非常恐惧,想向东逃。仁宗问王曾,王曾说:“如果汴河溃决,为何奏本还没到。一定是谣言,不值得忧虑。”后来才知道果然是谣言。

【梦龙评】

嘉靖间,东南倭乱,苏城戒严。忽传寇从西来,已过浒墅。太守率众登城,急令闭门。乡民避寇者万数,腾涌门外,号呼震天。任同知环愤然曰:“未见寇而先弃良民,谓牧守何!有事,环请当之!”乃分遣县僚洞开六门,纳百姓,而自仗剑帅兵,坐接官亭以遏西路。乡民毕入,良久,而倭始至,所全活甚众。吴民至今尸祝之。

又万历戊午间,无锡某乡构台作戏娱神。有哄于台者,优人不脱衣,仓皇趋避。观剧者亦雨散,口中戏云:“倭子至矣!”此语须臾传遍,且云“亲见锦衣倭贼”,由是城门昼闭,城外人填涌,践踏死者近百人,迄夜始定。此虽近妖,亦有司不练事之过也。大抵兵火之际,但当远其侦探,虽寇果临城,犹当静以镇之,使人心不乱,而后可以议战守;若讹言,又当直以理却之矣。

开元初,民间讹言“上采女子以充掖庭”。上闻之,令选后宫无用者,载还其家,讹言乃息。语曰:“止谤莫如自修。”此又善于止讹者。

天启初,吴中讹言“中官来采绣女”,民间若狂,一时婚嫁殆尽。此皆恶少无妻者之所为,有司不加禁缉,男女之失所者多矣。

【解评】

人们往往有从众心理,很多事情尽管没有亲眼看到,但别人都那么说,也就相信了。所以我们一定不要轻信传言,凡事自有它的道理,关键看能不能明白这个道理,而不被众人的盲从左右。

西门豹治邺

【原文】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会长老问民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①常岁赋民钱数百万,用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当其时,巫行视人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令洗沐,易新衣。治斋宫于河上,设绛帷床席,居女其中。卜日,浮之河,行数十里乃灭。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溺。’〔边批:邪教惑人类然。〕人家多持女远窜,故城中益空。”豹曰:“及时幸来告,吾亦欲往送。”至期,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长、父老皆会,聚观者数千人。其大巫,老女子也,女弟子十人从其后。豹曰:“呼河伯妇来。”既见,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不佳,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有顷,曰:“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投弟子一人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凡投三弟子。豹曰:“是皆女子,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豹簪笔磬折②,向河立待良久,旁观者皆惊恐。豹顾曰:“巫妪、三老不还报,奈何?”复欲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流血,色如死灰。豹曰:“且俟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河伯不娶妇也。”邺吏民大惊恐,自是不敢复言河伯娶妇。

【译文】

魏文侯时,西门豹任邺县的县令,他会见地方上的长者,询问民间的疾苦。长老说:“最苦的是为河伯娶亲。”西门豹询问其中的缘故,长老说:“邺县的三老、廷掾每年向百姓收取赋税几百万钱,用二三十万为河伯娶亲,再和巫婆分享其余的钱。为河伯娶亲时,巫婆到每户人家去查看,看到谁家有漂亮的姑娘,就说她应当作河伯的妻子,立即命令她沐浴,更换新衣,在河边搭建斋宫,布置红色的帐幕和床席,把姑娘安置在里面。选好日子,将床及姑娘一起漂浮于河中,漂流几十里就沉没了。地方上传言:‘如果不为河伯娶亲,河水就会泛滥成灾,淹没百姓。’为此,很多人家都带着女儿逃到远处去,所以城里越来越空。”西门豹说:“到河伯娶亲的日子,希望你来告诉我,我也想去为河伯送亲。”到了河伯娶亲的日子,西门豹来到河边,三老、官吏富豪、里长、父老都到了,围观的有几千人。主持的大巫婆,是个老女人,她有女弟子十人,跟随在她身后。西门豹说:“叫河伯的新娘子过来。”西门豹看过以后,回头对三老、巫婆及父老说:“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大巫婆去河里报告河伯,我们要再找更漂亮的女子,后天送来。”说完随即就派吏卒抱起大巫婆投入河里。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老太婆为什么去这么久不回来,派个弟子去催她。”又投一个弟子入河。又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怎么这个弟子也一去这么久?”于是西门豹又下令再派一名弟子去催她。前后总共投了三个弟子入河。西门豹说:“这些人都是女子,不能把事情说清楚。麻烦三老前去说明。”又把三老投入河中。西门豹头上插着笔,弯着腰恭敬地站在河边等候。过了很久,旁观的人愈来愈害怕。西门豹回头说:“巫婆、三老都不回报,怎么办?”又准备派廷掾和另一个豪富前去催促。两人都立刻跪下叩头,叩得头破血流,脸色一片灰白。西门豹说:“那就再等一会儿。”不久,西门豹才说:“廷掾起来吧,河伯不娶亲了。”邺县官民都非常害怕,从此不敢再提河伯娶亲的事。

【注释】

①三老、廷掾:三老,古代官名。乡县郡都有设置,掌管教化,由年老的长者担任:十亭一乡,乡有三老。廷掾,县令的属吏。

②簪笔磬折:簪笔,谓插笔于冠或笏﹐以备书写。古代帝王近臣﹑书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装束。磬折,弯腰如磬状,表示恭敬。

【梦龙评】

娶妇以免溺,题目甚大。愚民相安于惑也久矣,直斥其妄,人必不信。唯身自往会,簪笔磬折,使众着于河伯之无灵,而向之行诈者计穷于畏死,虽驱之娶妇,犹不为也,然后弊可永革。

【解评】

在官场和生意场中,用恶毒手段来对付恶毒手段,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要小看了这种手法,也不要非议它的残忍。因为它往往收到拔本塞源、彻底根治的效果,非正面整治所能及。如果用之有道,“以毒攻毒”也就不“毒”了。所以宋人罗泌说:“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林俊宪焚活佛

【原文】

滇俗崇释信鬼。鹤庆玄化寺称有活佛,岁时士女会集,动数万人,争以金泥其面。林俊按鹤庆,命焚之。父老争言“犯之者,能致雹损稼”,俊命积薪举火:“果雹即止!”火发,无他,遂焚之。得金数百两,悉输之官。代民偿逋。

【译文】

云南一带崇尚佛教,迷信鬼神。鹤庆的玄化寺声称有活佛,每逢过年过节,男女聚集,常常有数万人,争着用金粉涂饰佛像的脸。司寇林俊任职云南,巡视鹤庆时,下令烧毁活佛像。父老争着说,冒犯活佛会招致冰雹损伤庄稼。林俊命人堆积木柴用火点燃,说:“如果下冰雹我就立即停火。”大火燃烧起来,也没有其他事情发生,于是佛像就被烧毁了。由此获得黄金数百两,并全部捐给官府,代替人民偿还积欠的税金。

【梦龙评】

五斗米、白莲教之祸,皆以烧香聚众为端,有地方之责者,不得不防其渐,非徒醒愚救俗而已。夫佛以清净为宗,寂灭为教,万无活理,且言“犯者致雹”,此山鬼伎俩,佛若有灵,肯受人诬乎?即果能致雹,亦必异物凭之,非佛所致也!况邪不胜正,异物必不能致雹乎?火举而雹不至,大众亦何说之辞哉!至金悉输官,佛亦谅其无私矣。近世有佛面刮金,致恶疮溃面以死,夫此墨吏,亦佛法所不容也。不然,苟有益生民,佛虽舍身犹可也。

【解评】

林俊为了纠正百姓对活佛的迷信,下令将活佛给烧了,却没有因此遭到惩罚。用事实告诉百姓,活佛是不存在的。佛法本来以救世济民为重任,却被一些假和尚来迷惑百姓,招摇撞骗。佛教里有“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的传说,说明了佛的精神,所以佛给百姓带来幸福是不需要报答的。

张昺不疑惧巫术

【原文】

成化中,铅山有娶妇及门,而揭幕只空舆者。姻家谓娅欺己,诉于县;娅家又以戕其女互讼,媒从诸人皆云:“女实升舆,不知何以失去?”官不能决。慈溪张进士昺新任,偶以勘田均税出郊,行至邑界。有树大数十抱,荫占二十余亩,其下不堪禾黍。公欲伐之以广田,从者咸谏,以为“此树乃神所栖,百姓稍失瞻敬,便至死病,不可忽视也”。公不听,移文邻邑,约共伐之。邻令惧祸,不从。父老吏卒复交口谏沮,而公执愈坚。期日率数十夫戎服鼓吹而往,未至数百步,公独见衣冠者三人拜谒道左,曰:“我等树神也。栖息此有年矣,幸垂仁相舍。”公叱之,忽不见。命夫运斤,树有血出,众惧欲止。公乃手自斧之,众不敢逆。创三百,方断其树。树颠有巨巢,巢中有三妇人,堕地,冥然欲绝。命扶而灌之以汤,良久始苏。问:“何以在此?”答曰:“昔年为暴风吹至,身在高楼,与三少年欢宴,所食皆美馔。时时俯瞰楼下,城市历历在目,而无阶可下。少年往来,率自空中飞腾,不知乃居树巢也。”公悉访其家还之。中一人,正舆中摄去者,讼始解。公以其木修公廨数处,而所荫地复为良田。

【译文】

明宪宗成化年间,铅山有人娶亲到家后,揭开轿帘一看,只有空轿子。男方认为女方骗婚,就告到县府;女家又认为女儿受害,于是互相诉讼。媒婆及随嫁的人都说:“女子确实上了轿,不知道为什么不见了。”县官无法决断。慈溪进士张昺新上任,偶然为了勘察田赋到郊外,一直走到县界,看见一棵大树,树身约十人环抱,树荫占了二十多亩地,栽什么作物都不生长,不能作为耕地。张昺想砍了这棵树以增加耕地,随从都劝他,说这棵树有神明降临,百姓稍有不敬,便会生病死亡,不可忽视。张昺不听,发公文给邻县县令,约定一起砍伐大树。邻县县令怕有灾祸降临,不肯依从。父老吏卒又一再劝阻,张昺的心意却更加坚定。到了预定日期,张昺率领数十名壮丁,穿着军服,吹奏鼓乐前往。离大树还有数百步远,张昺看见三位穿戴官服的人,在路边拜见,并说道:“我们是树神,已经在这棵树上栖息很多年了,希望大人仁慈为怀,放过我们吧。”张昺大声叱喝,三人忽然不见。于是命令壮丁用斧砍伐,树身有血流出来,众人害怕,要停下来,张昺就亲自砍伐,众人不敢阻止,砍了三百斧才把它砍断。树顶有一个很大的巢,巢中有三个妇人,坠落地面,昏死过去,张昺命令人将她们扶起,灌以热汤,很久才醒过来。问她们为什么会在树上,她们回答说:“以前被暴风吹到上面,身处高楼之上,和三个少年一起饮酒作乐,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常常向楼下俯瞰,城市历历在目,却没有楼梯可下。少年往来,都从空中飞翔,所以不知道是住在树巢。”张昺问清楚她们住哪里,便把她们都送回去,其中一人正是在轿子中失去踪影的人。这件讼案因而得到解决。张昺用这些木材修了好几处官府,而树荫底下那块地也变为良田。

【梦龙评】

《田居乙记》载,桂阳太守张辽家居买田,田中有大树十余围,扶疏盖数亩地,播不生谷。遣客伐之,血出,客惊怖,归白辽。辽大怒曰:“老树汗出,此何等血?”因自行斫之,血大流洒。辽使斫其枝,上有一空处,白头公可长四五尺,忽出往赴辽。辽乃逆格之,凡杀四头。左右皆怖伏地,而辽恬如也。徐熟视,非人非兽,遂伐其木。其年应司空辟侍御史、兖州刺史。事与此相类。

【原文】

县有羊角巫者,能咒人死。前令畏祸,每优礼之。其法,书人年甲于木橛,取生羊向粪道一击,羊仆人死。张昺知之不发。一日有老妇泣诉巫杀其子,张昺遣人捕巫,巫在山已觉,谓其徒曰:“张公正人,吾不能避,吾命尽矣。”乃束手就缚。至,杖百数,无损,反伤杖者手。张昺释其缚,谓之曰:“汝能咒杖者死,复咒之生,吾即宥汝。”试之不验,遂收之狱。夜半,烈风飞石,屋瓦索索若崩。张昺知巫所为,起正衣冠,焚香肃坐。及旦,取巫至庭,众皆以巫神人,咸请释之。张昺不许,厉声叱巫。巫悚惧,忽堕珠一颗,光焰烛庭;又堕法书一帙,如掌大。张昺会僚属,焚其书,碎其珠,问曰:“今欲何如?”巫不答,即仆而死。众请舁出之,张昺曰:“未也。”躬往瘗于狱中,压以巨石。时暑月,越三日,发视,腐矣。巫患遂息。

【译文】

铅山县有一个羊角巫师,能诅咒使人死。前任县令害怕招来祸害,一直以礼待他。巫师害人的方法是:将人的生辰年月日写在一根短木上,用短木向活羊的尾部一击,活羊倒地后,人也就死了。张昺知道了而不揭发他。有一天,一个老妇人哭着告发巫师杀了他的儿子。张昺派人去捉巫师,巫师在山上已经察觉,就对他的徒弟们说:“张昺是个正人君子,我无法逃避,我的寿命已到尽头了。”于是束手就擒。巫师被带到官府,张昺命人杖打了他数百下都没受伤,反而伤到拿杖打他的人。张昺把他身上的绳索解开,对他说:“你能诅咒杖打你的人死亡,如果又能用诅咒让他复活,我就宽恕你。”巫师尝试作法但不灵验,于是被关入监狱。半夜时,刮起强风,飞沙走石,屋瓦索索作响,好像要崩裂,张昺知道这是巫师所为,就起来穿戴整齐,烧香静坐。等到天亮后,就将巫师带上公堂。众人都说巫师是神仙,请求释放他,张昺不答应,大声叱责巫师。巫师非常恐惧,忽然有一颗珠子掉出来,光芒照亮整个公堂;然后又掉出一卷法书,跟手掌一样大。张昺与属下一起烧掉法书,击碎珠子,再问巫师说:“还有什么花样?”巫师不答,立即倒地而死。众人请求将他抬出去,张昺说:“还不行。”于是张昺亲自将他埋在监狱中,用大石头压着。当时天气炎热,经过三天以后,打开来看,尸身已经腐烂了,巫师的祸害于是平息了。

【梦龙评】

巫之术,亦乘人祸福利害之念而灵。张昺绝无疑畏,故邪术自不能入。

【原文】

有道士善隐形术,多淫人妇女。公擒至,痛鞭之,了无所苦,已而并其形不见。公托以他出,径驰诣其居,缚归,用印于背,然后鞭之,乃随声呼嗥,竟死杖下。

【译文】

有个道士擅长隐形术,经常奸淫人家的妇女,张昺把他捉来,狠狠地鞭打他,他却一点痛苦都没有,不久就施隐形术不见了。张昺假借其他事外出,直接赶到道士居处,将他捆绑回来,在他背上盖上官印,然后鞭打他,才听见他号啕大叫,最后死于杖下。

【解评】

“身正不怕影子歪”,只要你坚持的是真理,巫术也会因人的祸福利害的观念不同,而显现灵验与否。只要你不疑虑畏惧,勇敢地去“开发”邪恶之术,自然巫术对你来说也是行不通的。

戚贤毁木偶

【原文】

戚贤初授归安县。县有“萧总管”,此淫祠也。豪右欲诅有司,辄先赛庙,庙壮丽特甚。一日过之,值赛期,入庙中,列赛者阶下,谕之曰:“天久不雨,若能祷神得雨则善。不尔,庙且毁,罪不赦也。”舁木偶道桥上,竟不雨,遂沉木偶,如言。又数日,舟行,忽木偶自水跃入舟中,侍人失色走,曰:“萧总管来,萧总管来!”贤笑曰:“是未之焚也!”命系之,顾岸傍有社祠,别遣黠隶易服入祠,戒之曰:“伺水中人出,械以来。”已而果然,盖策诸赛者心,且贿没人为之也。

【译文】

戚贤初任归安县令,县中有一座萧总管庙,是一座不法的庙宇。地方上有权势的人如果想诅咒官吏,就先在庙中举行祭神大会,并把庙装饰得非常壮丽。一天,戚贤经过萧总管庙,正逢举行祭神大会,他走进庙中,站在台阶下对众人说:“很久没下雨了,你们如果能祈神得雨我就放过你们,如果做不到,庙就要被拆毁,你们的罪过也不能赦免。”于是派人把庙里萧总管的神像抬到道桥上,大家祈祷仍然没有下雨,戚贤就按照他说的把神像沉入溪流里。又过了几天,戚贤乘船经过该处,忽然有一神像从水里跳入船中,侍从大惊失色,争相逃避道:“萧总管来了!萧总管来了!”戚贤笑着说:“这是因为还没有将它烧毁的缘故。”立刻命人把它绑起来。戚贤看见岸边有一土神祠,于是另外派一个灵慧的小吏,换了便衣藏在祠中,吩咐他说:“等到水中有人冒出来,就把他捉来。”过了一会儿,果然有一人从水中冒出。原来是因为那些举行祭神的人不想让祭神停止,就指使善于潜水的人将神像扔进船中。

【解评】

刮风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怎么会按照人的意志改变呢?人可以改变自己的意志,但却改变不了天象。

苏东坡叱道士

【原文】

苏东坡知扬州,一夕梦在山林间,见一虎来噬,公方惊怖,一紫袍黄冠以袖障公,叱虎使去。及旦,有道士投谒曰:“昨夜不惊畏否?”公叱曰:“鼠子乃敢尔?本欲杖汝脊,吾岂不知汝夜来术邪?”〔边批:坡聪明过人。〕道士骇惶而走。

【译文】

苏东坡任扬州知州时,有一天晚上,梦见在山林间有一头老虎来咬他,苏东坡正紧张恐惧时,有一个人穿着紫袍、戴着黄帽,用袖子保护苏东坡,大声叱喝老虎离开。天亮后,有个道士投递名帖来求见苏东坡,说:“昨天晚上你没有受惊吓吧?”苏东坡大骂说:“鼠辈,竟敢如此,我正打算抓你来杖责你的脊背,我难道不知道是你昨夜来施用邪术的吗?”道士听后吓得惊慌逃走。

【解评】

梦是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他与人为没有任何关系。梦终究只是梦,不要对梦寄托什么,也不要把现实与梦混为一谈。

范仲淹使儿碎鼓

【原文】

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民舍有鼓为妖,坐未几,鼓自滚至庭,盘旋不已,见者皆股栗。仲淹徐谓纯仁曰:“此鼓久不击,见好客至,故自来庭以寻槌耳。”令纯仁削槌以击之,其鼓立碎。

【译文】

有一天,范仲淹带着儿子纯仁去拜访百姓。百姓房里有一只鼓成妖,没坐多久,鼓自己滚到庭院里,而且不停地打转,看见的人都害怕得腿直发抖。范仲淹却不以为然,对纯仁说:“这个鼓很久不敲了,看见好客人来到,所以自己来庭院找鼓槌。”于是就命令纯仁去削支鼓槌打鼓,这个鼓立即被敲碎了。

【解评】

人常说,邪不犯正。一切邪妖之法在刚正之气面前都会失败。要不然这个世界就不存在正、邪两条道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