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思潮、流派·超现实主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西方文学·思潮、流派·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现代资产阶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脱胎于达达主义,追随者遍及英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士、德国、南斯拉夫、希腊、美国、墨西哥、巴西、日本及非洲。超现实主义这个词最早在阿波里奈1917年的一个剧本 《蒂蕾霞丝的乳房》序中出现,文中说:“人当初企图模仿行走,所创造的车轮子却不象一条腿。这样,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出超现实主义。”超现实在这里指的是同精神接触时变得更加丰富的现实。1919年,布勒东、阿拉贡、苏波等人创办了 《文学》杂志,作为他们发展自己的创作园地,并采用“超现实主义”一词来说明他们正在试验的一种自发的写作方法的特点。这些出身于有产者的青年人,力图摧毁数百年来建在感觉的合理分类和思想条理化基础上的那种传统文学观念。1924年10月,法国的一批提倡、赞成和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的文学家们在巴黎集会,创立“超现实主义研究室”,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自己的活动。稍后又办起了 《超现实主义革命》杂志。此时,这一流派的成员除了布勒东、阿拉贡、苏波、艾吕雅外,还有阿尔托、德希里戈、米罗、凯诺等人和画家皮卡比亚。11月,布勒东起草的《超现实主义宣言》 (第一篇) 发表问世,正式亮出了这个流派的大旗,系统地阐述了超现实主义的宗旨。该文为超现实主义这个词定义道:“超现实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心理自动作用,人们借助于这种自动作用,用口头、书面或其他任何方式来表达思想活动。它不受任何理智主宰,摆脱了任何美学或伦理学成见。超现实主义奠基于某些过去一直被人忽视的联想形式的超现实信念,奠基于梦想万能和毫无得失考虑的思想活动的信念。超现实主义旨在彻底毁灭所有其他的心理结构,并取代它们来解决生活中的主要问题。”超现实主义者还据此提出了三个口号: 自由、爱情和诗歌。他们认为这三点是追求最完美的境界所不可缺少的。自由,即不受任何束缚,听凭思想自由自在地驰骋,“无节制地使用惊人的想象”; 爱情,也不是通常所说的爱情,其对象可以是某个女人,某种艺术,也可以是某种混乱、某种奇迹或者什么虚无飘渺的东西; 而要获得自由和爱情,最好的方式便是诗歌。他们对于梦幻、无意识的真实性的强调显然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而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冲动”理论与他们的“要摒弃所有笛卡尔式的因素” (布勒东语) 也有很大的关系。超现实主义者这群“精神的反叛者”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带来的衰败景象而对资本主义的文明感到失望: 科学上的发明用于战争和毁灭,流行哲学对此作出辩护和解释,艺术又加以粉饰。他们进而对现存的一切都加以斥责,“我们共同协力于资产阶级的毁灭,它的财产和美的毁灭”。这一特点也注定了他们与政治联系的密切。不仅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参加了法国共产党,而且他们还曾考虑过要将《超现实主义革命》杂志和法共主办的刊物《光明》合并,出版过《为革命服务的超现实主义》 ( 1930—1933)、《无头》(1936—1939) 杂志。不过不久这些人就退党了,他们毕竟不是彻底的共产主义者。之后几年,超现实主义阵营发生了分裂,等到1930年布勒东发表第二篇《超现实主义宣言》时,阿拉贡和艾吕雅这些代表人物也都与布勒东分道扬镳了。1966年布勒东的逝世使这一流派告一段落。

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所谓“自动写作”,主张写作应当是无意识地记录思想,“排除一切美学和道德的考虑”,只需要把头脑里一刹那间涌现出来的东西快速记下来,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全靠一种“偶然的结合”。如果一下子没有现存的词汇,甚至可以随意用某个字母代替,即使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文理不通,谁也不懂,也有其实在的价值,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活动。布勒东的《可溶解的鱼》就是这种自动写作法的产品,它把作者脑子里涌现出来的意象象水一样泻到纸上,毫无联系的词被组合到一起,完全不顾思维逻辑和语法规范,不讲前因后果、时态、修辞。二是对幻觉和梦境的记述,把梦幻中看到或体验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写出来。超现实主义者还提出追求“神奇”、“奇特”的艺术效果,他们的创作富于各种不同的令人意料不到的形象比喻,如布勒东的《永远作为第一次…》这首爱情诗,为了表达对于爱情的感受,作者自由罗列了很多客观的具体形象来比喻地描写,产生出了优美奇妙的诗句:“门帘不知不觉地卷起/所有的花朵乱哄哄地进来”。当然,很多时候由于比喻过于庞杂,想象过于离奇,又往往导致怪诞、晦涩和不可理解。

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有菲利普·苏波和安德列·布勒东合著的《磁场》、布勒东的诗体小说《娜嘉》和他的随笔集《可溶解的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