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秋风亭
位于“上联巫夔,下通荆郢”的巴东县城西边的高岗上。背倚风光如画的金字山,面对蜿蜒如银带的长江水。秋风亭为木质结构,双层飞檐阁楼,内外有四根两人合抱的红柱支撑,飞檐的四角有精雕细刻四条金龙,龙口含珠,双目圆睁,须角欲动,似吐水之状。亭高十余米,直插云天,极为壮观。“古亭秋月”成为巴东一大胜景。秋风亭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宋朝名相寇准19岁任巴东县令时在江北旧县城建秋风亭、白云亭。自宋以来,历代文人皆有诗记,“斯人不复见,亭上秋风悲”、“惟有巴山头上月,年年依旧伴秋风”等。白云亭紧靠秋风亭,为其姊妹亭。陆游《入蜀记》记载,“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占木森然”,“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秋风亭周围自然风景优美,有“巴山夜雨”、“烟寺晓钟”、“凤山夕照”、“鹿洞晴云”、“仙洞灵泉”、“溪遗迹”等景。城西临江有一古渡,当年寇准曾作《春日登楼怀归》五律一首:“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平川。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谓,沉思忽自惊。”如今这里成“野渡舟横”一大胜景。
〔古诗文赏析〕 秋风亭拜寇莱公遗像 南宋·陆游
江上秋风宋玉悲,长官手自葺茅茨。
人生穷达谁能料? 蜡泪成堆又一时。
南宋乾道六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赴任夔州途中,于农历十月二十一日夜抵达巴东县。在一个彤云密布,秋风萧瑟,初雪微起的日子里,他拜谒了寇莱公祠堂,并登上城中的秋风亭。秋风一阵阵从江面吹来,寒气袭人。时年已是四十五岁的陆游,对此景此情,感慨万千,写下了两首《秋风亭拜寇莱公遗像》的诗。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凭吊古人遗迹,往往从眼前所见所感景象入手,再转入怀念、凭吊古人,最后借此抒写自己的感慨的思想。本诗也不例外。首句“江上秋风宋玉悲”,由景入手,写“秋风亭上临秋风”的感受,点明了诗人登亭时的环境气氛。既凝炼地点出了登秋风亭时的环境气氛:秋风的萧瑟、落叶的飘零、草树的枯败……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自已因力主抗金而罢官,赋闲四年,现在迫于生计而讨得一官半职,却又被发派到穷乡僻壤的夔州去,任一个小小的通判。年龄已近半百,渐见老衰,而抗金报国的壮志何时才能实现呢?
秋风烈烈,也许是不能忍受那冷入肺腑的寒气罢,诗人转头走入亭中,面对寇莱公遗像,不禁因景怀人,自然想起秋风亭的建造者、北宋名相莱国公寇准。寇准少年英才,二十岁时因皇帝不喜欢年轻人而发派到巴东做县令,但他并未消沉失望,决心治理好巴东。“长官手自葺茅茨”,茅茨:茅草,葺茅茨:喻艰苦创业,寇准一面轻徭薄赋,一面发展农、林业生产,短短几年,巴东便“无旷土,无野地”。为美化山城,他还亲自动手,和百姓一起修建了秋风、白云二亭。寇准在穷途逆境中带领百姓艰苦创业、改造巴东的奋斗精神,对今日登临秋风亭的诗人是多么有启发啊。
“人生穷达谁能料,蜡泪成堆又一时”,是的,诗人现在正处在最困难的境遇里,自己的理想抱负不得施展。宏图大略难以实现,但谁又能逆料将来呢?难道就再也没有重返朝廷、实现理想的那一天了吗?“蜡泪成堆”源于《宋史·寇准传》,说他因少年富贵,做大官后即不爱点油灯,而专用贵重的邓州蜡烛,且通宵达旦,致使烛泪成堆。诗人借曾穷途困顿的寇准日后的显达富贵激励自己,他坚信:那强劲的秋风终将吹散漫天乌云,湛蓝的天空必将重现,自己重返朝廷、报效祖国的雄心终将实现,而神州光复、天下太平的日子必定到来!
全诗由“风”入手,因景“悲”情,又借人抒怀,表达了自己雄图犹在、壮心不已的
爱国情怀。诸君若登临秋风亭,拜读放翁诗,放眼祖国壮丽河山,胸中又怎能不激起万丈豪情呢?!
(孙光耀 韩伟)
〔现代散文〕 金秋十月,我乘轮船进长江三峡,声声汽笛把我送到巴东城。鄂西的巴东是三峡名城之一。与峡中别的城市不同,独位于大江南岸,巴东“上连巫夔,下通荆郢”;背依雄伟的“金字山”,面对迤逦的“飞龙山”,“背山为城,面水为地”,山上山下,层林碧绿,状如一条翡翠的玉带。在万绿丛中的半山腰,有一亭阁耸立,那就是颇负盛名的寇准遗迹“秋风亭”。
第二天清晨,我便慕名前去瞻仰秋风亭。秋风亭座落在“金字山”的山腰,前滨长江,后依高峰,上有新屋,下有大楼,四周古木葱郁,灿烂的朝霞映照古亭,给古亭增添不少生气,光彩夺目。
巴东(又称巴邑)是“寇莱公之旧治也,流风善政,数百年来,父亲子弟,讴歌颂祷,迄今弗替……”(《秋风亭碑记》)我走进亭内,手抚红柱,思古之幽情不禁涌上了心头。“秋风亭中秋风起”,“临风怀想构亭人”……
相传寇准十几岁时就有胆有识,才能出众,抱负远大,贤德、刚直。后人因寇准没有子女,就赠他“莱国公”称号。巴东秋风亭,就是黎民百姓祭祀寇莱公而修建的。故址在旧县城内,距今巴东城二十里。几经变迁兴废,直到清代,才迁移到现在的位置,成为历届新上任县官的临时寓所,等到原任县官离职后,新县官才从秋风亭搬进衙里。当年的建筑规模是宏伟壮观的。
又一批前来瞻仰的游人,把我从久远的回忆中惊醒了过来,眼前的秋风亭,是一座双层飞檐的亭阁,里外八根圆柱,全系本质结构,抬头看,画梁雕栋,仍清晰可见,工艺精巧,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美,尚可领略一二。但因年久失修,亭阁也有些破落,于是便从内心发生惊叹:“将相勋名垂宋史”,为何落得“风散荒草咽江水”呢?!象寇准这样的“良吏”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千百年来,黎民百姓所以为他建亭树碑,正因为他的丰功和政绩。大凡为老百姓办过一些好事的,群众中决不会忘记他们的。这个哲理的思想光辉,将永远启示着历史的后来者。当年的百姓怀念历代的“良吏”、“清官”,今天的人民群众又多么需要更多的“人民公仆”啊!
“惟有巴山头上月,年年依旧伴秋风”。我凝望阳光下的秋风亭,心情似滚滚江涛,久久难以平静。
(李华章)
〔民间文学〕 说起秋风亭,还有一个白鹿报信的故事呢。
宋朝真宗皇帝坐龙庭的时候,有个著名的宰相叫寇准。就是这位寇准,十九岁便中了进士,从河南开封来到西陵峡中的巴东县担任县令。那时候巴东县城还在大江北岸。寇准虽然年轻,到任后倒能请教三老,体察民情,鼓励农业生产,做了许多对百姓有利的好事。他闲暇时,也常过江到凉水寺去烧香拜佛,游山观景。说来也怪,他每次过江,凉水寺的当家长老,总是带着一班小和尚,很早在山门前恭候当地“父母官”的到来,而且把道路清扫了,香烛备齐了,连斋饭也办好了。一次、二次、三次。寇准也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心想:莫非这位长老果真有知过去未来的本事么?
这一天寇准又过江来,他一不坐轿,二不带随从,上岸后便沿着石蹬小路上山。当他来到凉水寺一看,嗨,长老又在那儿站着呢!他赶紧上前行礼,接着便是到大殿烧香,然后到方丈拜茶。这时,寇准心里再也憋不住,便拱手问道:
“学生每过江到宝刹上香,从未敢事先惊动长老,莫非长老能未卜先知?”
长老连忙合掌回答:“贫僧哪能未卜先知?实不敢相瞒,这全靠白鹿报信哩!”
寇准忙又问道:“什么白鹿报信,学生倒要请教。”
长老稍停片刻,这才缓缓说道:“这凉水寺后有个白鹿洞,里面住两只白鹿,平时不出来鸣叫,一叫必定有贵人前来上香。每次大人要来,白鹿一清早便呦呦鸣叫,故而贫僧知晓。”
寇准站起来拱拱手说:“学生年轻,也算不上什么贵人,惭愧得很!如果长老允许,学生倒很想见见这对灵异的白鹿。”
长老忙说:“哎呀,这可是件难事!贫僧平时也只是听到鹿鸣,难见鹿身。若大人一定要看,贫僧理当引路,说不定大人和白鹿有什么机缘也未可知。”
于是,长老在前,寇准紧紧相随,走至庙门后,果然看到山坡边一丛绿树里,遮掩着一个很幽深的岩洞。这时,两只白鹿,正站在洞口的白岩上张望。一见寇准到来,便点头鸣叫。寇准正要上前抚摸,白鹿却长鸣一声,突然蹦蹦跳跳跑出了洞口,一只往洞下跑,直向大江奔去;一只往山上跑,跑一了山岭,一霎时都跑得无影无踪了。
长老与寇准,一时都愣在那里。过了一会,长老才点着头叹息说:“唉,这对白鹿,往日只鸣叫报信,如今一见大人便跑出洞去,莫非大人不久就要升迁,故而来向大人告别不成?”
寇准连忙说:“长老取笑了!百里小县,学生都治理不好,还能升到哪里去?”他边说边拱手告辞,回到县衙。没多久,他果然召进京城升了官。
如今,秋风亭下通到江边的巷口叫白鹿口,据说就是当年白鹿下河的地方。县城后山数十里,有个小村镇叫马鹿池,据说另一只白鹿曾在这里的一个池塘饮过水。巴东人由这两个地名,往往会想起“白鹿报信”的故事,也会想起九百多年前的寇准。(陈补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