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灵泉寺》清、近代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陈沆《灵泉寺》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陈沆

万树结一绿,苍然成此山。

行入山际寺,树外疑无天。

我心忽荡漾,照见三灵泉。

泉性定且清,物形视所迁。

流行与坎止,外内符自然。

一杯且消渴,吾意不在禅。

灵泉寺在湖北秭归县南,此诗写于嘉庆二十年(1815)。

诗的前四句,描写灵泉寺的树色。灵泉寺座落在山际,山中万树连成一片,形成一片翠绿之色,郁郁葱葱,山地全为林海覆盖,犹如绿色的海洋,苍然一片,似乎整座山也是由林海树色组成,只见绿树,不见山石。“万树结一绿,苍然成此山”即写此种景象,这是远眺山寺的景色。三四两句,由远及近,写“行入山际寺”之后,仍然是万木萧森、古树参天,除了树之外,似乎别无天地。四句诗将山寺树色写得十分突出。

“我心忽荡漾”两句,描写在绿树丛中,发现三秀灵泉,不觉心旌摇荡,精神为之一爽。“山不在高,有泉则灵”,更何况此山寺有灵泉三处呢?灵泉向来被称为神泉,在万树之中照见山窟灵泉,更增神秘之感。

“泉性定且清”以下四句,借山水谈哲理,是插入的一段议论。意谓泉水之性本来是平静清澈的,或流为曲溪,或汇成方池,其形状完全是随外界环境而定,随物赋形,遇平地则流,遇坎洼则止,外流与内止,完全符合自然之道。《孟子·尽心》说: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注满坎洼)不行; 君子之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流行与坎止”句,即用此意。但诗中所表现的“崇任自然”的思想,又与孟子有所不同,而近于老子与庄子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庄子反对一切人为的东西,更加崇任自然。山水诗在早期的发展阶段,常常有玄言尾巴,时至清代,陈沆仍捃拾魏晋山水诗的老套,又缺乏“理趣”,这应当视为败笔。作者似乎觉得在山水诗中谈禅宗哲学,令人生厌,故结尾两句说: “一杯且消渴,吾意不在禅。”汲取一杯甘美清冽的泉水解一下渴就够了,何必谈什么禅宗哲理,我的意思并不在这里。作者在诗中寓有什么哲理,有什么弦外之音,只有留待读者去品味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