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禹庙》唐山水诗鉴赏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杜甫于永泰元年(765)初夏离成都后,沿岷江下行,经过嘉州、泸州、戎州、渝州,在忠州住了将近两月,漫游附近名胜古迹。这首诗就是在忠州旅居时所写的。
禹庙在忠州江边,为纪念夏禹疏导江河之功而筑。杜甫到此,感而作诗。
诗的首联点地点时。庙建筑于空山中,诗人来此则正值秋风起时的傍晚。这里的寂寞空阔,可于想象得之,但也是实写,两句勾勒出这情景。颔联紧承庙内景色着墨。一“荒”字点出庙庭里久无人踪,只有桔柚树的果实垂垂。果实而无人采,更显出庙庭之荒凉。一“古”字,觉此庙建筑之早,虽历经时世之变,但庙中梁楹所画之龙蛇图案今日犹存,可推想昔岁此庙轮奂之美。颈联则推展开来,皆倒装句,言虚壁(即空谷)中浮出云气,即“云无心以出岫”之化用。江边沙石翻滚,滔滔有声。这里“江声曰走,心巧笔妙。”(王嗣奭《杜臆》卷六)实是练字之工。尾联系诗人发抒感慨。“禹之疏凿自三巴始,故云早知。”(同上,王嗣奭语)实际上这是说此地之险,控制着三巴。因其如此,所以蜀地时有割据之乱。而夏禹早知如此,则乘四载的功夫把三巴疏凿开来,使它畅流而无控扼之势,这样岂不避免很多战乱的发生吗!?本来,我们知道杜甫写山水诗,常常是扣合着时事,写景之外而夹以抒怀的,如他自秦州至同谷,自同谷至成都的众多行旅诗。而当他看到山川之险景,尤发抒出战乱之忧思,如《剑门》诗,铺写剑门之险,造成“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因此诗人要“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由于它是古诗,所以能生发开来。但《禹庙》是五律,仅四十字,不可能随意铺陈,所以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两句则极为含蓄,意在言外,是需要我们发掘的。
从结构上说,这首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而抒情之两句又系与首句相呼应。诗题即以首句之禹庙二字名篇,系沿袭三百篇之命题,尤堪玩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