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李氏藏书志》序|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龚自珍曰: 目录之学,始刘子政氏。嗣是而降, 有三支:一曰朝廷官簿,荀勖《中经簿》,宋《崇文总目》、《馆阁书目》,明《国史经籍志》是也。一曰私家著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书录解题》以下是也。一曰史家著录, 则《汉艺文志》、《隋经籍志》(11)以下皆是也。三者其例不同, 颇相资为用,能以偏废。三者之中,其例又二:或惟载卷数,或兼条最书旨(12)。近世好事者则又胪注(13)某钞本,某椠(14)本, 某家藏本。兹事殊细,抑专门之业必至于是而始可谓备, 则亦未易言矣。

纯皇帝开四库,建七阁(15),海内之士毕睹官簿。大江以南,士大夫风气渊雅(16),则因官簿而踵为之,往往瑰特, 与中朝(17)之藏有出入者;而上海李氏乃藏书至四千七百种,议论胪注至三十九万言。承平之风烈(18),与鄞范氏(19),歙鲍氏(20),杭州吴氏、汪氏(21)相辉映于八九十年之间。李君犹且恨生晚, 不获遇纯皇帝朝, 亲献书。顾异日数本朝目录,必不遗李氏。吾生平话江左俊游宾从(22)之美, 则极不忘李氏。东南顾,翛翛踞天半矣哉。(23)

李君名筠嘉,议叙光禄属官衔(24), 不仕。

道光六年丙戌(25)六月,龚自珍在京师寄此叙。

( “四部丛刊”本 《定庵文集》)

注释 ①目录之学——研究图书目录的学问。整理图书,根据各书性质分类编成目录,以显示学术源流、著书情况等。②刘子政氏——汉朝刘向,字子政。汉成帝时,刘向及其子刘歆领校秘书,刘向撰《别录》,刘歆撰《七略》,开启了中国目录学的先河。对学有专长者姓名下可加“氏”字。③朝廷官簿——朝廷所藏国家图书目录。④荀勖《中经簿》——荀勖,武帝时领秘书监,官至尚书令。《中经》是皇宫内藏的经籍,亦即中秘书。荀勖因《中经》更著新簿,将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分为甲乙丙丁四部(见《隋书·经籍志》)。⑤《崇文总目》——宋王尧臣等奉勅撰。将当时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和秘阁藏的图书三万六百余卷分类编目,总成六十六卷。今存者已非完本。⑥《馆阁书目》——全名《中兴馆阁书目》,南宋陈骙撰,七十卷,序例一卷。又《中兴馆阁续书目》二十卷,南宋张攀撰。⑦《国史经籍志》——明焦竑撰,六卷。“丛抄旧目, 无所考核。不论存亡,率尔滥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⑧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晁公武,绍兴进士,久居四川任地方官,居荣州任间,始撰《郡斋读书志》 (全称《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目分经、史、子、集四类,各有“总论”一篇, 又分四十五小类,各类提要多述该类学术源流, 为我国首部附有提要的私家藏书目录。淳祐十年袁州刊本四卷, 《后志》二卷。《考异》一卷,《附志》一卷,赵希弁撰。⑨陈振孙《书录解题》——陈振孙字伯玉, 号直斋,始仕州郡,终官侍郎。《书录解题》(全名《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将历代经典分为五十三类,各详其卷帙、撰者,并品评其得失,故称“解题”。⑩《汉艺文志》——即《汉书·艺文志》。班固依照刘歆《七略》的作法将当时所存典籍汇录为一编,谓之《艺文志》,为《汉书》十志之一。其后各史多仿此例。⑾《隋经籍志》——即《隋书·经籍志》,唐李延寿等辑,魏徵删定。首创利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体系,是继《汉书·艺文志》后第二部最早的史志书。⑿条最书旨——分条总括书的要旨。最,总举。⒀胪注——胪列附记。胪(lu),陈列。⒁椠(qian)——木刻。⒂“纯皇帝”二句——纯皇帝,即清高宗,年号乾隆,“纯”为谥号。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四库全书》馆,征求天下书馆,选择缮录,经十余年而成,共三千四百六十种,分钞七份,建七阁(文渊阁、文湘阁、文津阁、文源阁、文汇阁、文崇阁、文澜阁)以贮之。⒃渊雅——渊博风雅。⒄中朝——朝廷。⒅承平之风烈——承平,相承的太平之世。风烈,俗尚。⒆鄞范氏——鄞,县名,即今浙江宁波市。范氏,指范钦, 明鄞县人, 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喜聚书,筑天一阁以藏之。⒇歙鲍氏——歙,县名,即今安徽歙县。鲍氏,指鲍廷博,清歙县人。藏书极富,四库开馆,进书六百余种。刻有《知不足斋丛书》,时称善本。(21)杭州吴氏、汪氏——杭州府海宁县吴骞藏书五万卷,筑拜经楼藏之。喜重刻宋元刊本,学者珍之。钱塘(今杭州)人汪宪至其远孙,家有四世藏书,有《振绮堂书目》。(22)江右俊游宾从——江右,长江最下游之地,即今江苏南部。俊游,胜侣, 良好的同伴。宾从,陪同一起游玩的人。(23)“东南顾”二句——意谓向东南看,李氏就像在空中了啊。翛翛(xiao xiao),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的样子。(24)“议叙”句——议叙,官员有功,交部核议,以定赏功等级。光禄属官衔,光禄寺属下的官衔,指光禄寺典簿厅典簿。(25)道光六年丙戌——公元1826年。道光,清宣宗旻宁的年号。

赏析 上海藏书家李筠嘉把它收藏的4700种书编为书目——《上海李氏藏书志》,对各书的卷数、作者、内容等加以记载和评述。龚自珍为这部藏书志所写的这篇序文表达了他对目录之学的厚爱。

序文首先简要地说明我国书目的种类和编法:刘向创目录学以来, 目录之书有三支:(一)朝廷官簿, (二)私家著录, (三)史家著录。目录的写法则有两类:(一)书名下仅记卷数, (二)除记卷数外,并论书之大旨。然后,谈到李氏和江南几位有名的藏书家。他称赞江南士大夫藏书目录所载之书,往往有四库之外者,而上海李氏藏书极富,其藏书志论胪注至39万言。数列清代书目,必然涉及李氏。最后记下李氏的名字、官衔以及他的这篇序文写成的时间。

读这篇文章,可以增长一些目录学方面的知识。中国传统目录学,诚如龚自珍所言,始于西汉刘向的《别录》和刘歆的《七略》。清章学诚在《校雠通义》中说,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为传统目录学奠定了基础。此后,魏《中经》,晋《中经新簿》,隋《开皇四部目录》、《大业正御书目录》,唐《群书目录》,宋《崇文总目》、《中兴馆阁书目》, 明《文渊阁书目》,清《四库全书总目》,可谓源远流长。这是“朝廷官簿”——官修目录。“私家著录”——私人藏书家所编的目录,始于南朝宋王俭的《七志》和梁阮章绪的《七录》。隋唐续有所作,宋元以来,直至明清,私家藏书日盛,流传下来的目录很多。据叶昌炽《藏书纪事》统计,仅自宋至明藏书家达11000多家。家目录也非常可观,如宋代的《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遂初堂书目》,明代的《百川书志》、《万卷楼书目》、《宝文堂书目》。清代私家目录最多,仅龚自珍在序文中提及的就有鲍氏的《知不足斋丛书》、汪氏的《振绮堂书目》、李氏的《上海李氏藏书志》。此外,还有《绛云楼书目》、《也是园书目》、《传是楼书目》、《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千顷堂书目》等。史家著录——史志目录,主要见于历朝修史时编纂的《艺文志》、《经籍志》,以及政书中的目录书,如郑樵的《通志·艺文略》、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等。

龚自珍热情地为《上海李氏藏书志》写序,在序中简明地描述了我国目录学的历史,这表明了他对目录学的重视和熟悉。目录之学值得重视,在于它能帮助我们检索文献,了解典籍概貌,洞察古籍情况,指导治学门径。历代学者,特别是清代学者对目录学的重要性十分强调。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一中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现代目录学家姚名达在其《目录学》一书中说:“目录是开放人类知识结晶的钥匙,假说没有钥匙,吾人就不容易得门而入。”在学术研究中,必须掌握图书的分类沿革、目录的编制体例、目录的种类和索引的使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泛舟书海,达到目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