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晞露集》序|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崇群的《晞露集》就要出版了,然而他却又因为父亲的故去,环境陡然起了变化。他的刚刚调养得有了起色的身体,在差不多快到两月了的一个黄昏,他同广湘来看我的时候,我觉得似乎又有些衰弱了。自从那天他同广湘走后, 我有时总不免于耽心他的病的, 然而他所处的环境至于这样的可怕,我却还不曾想像得到。据他最近的来信说,他已经因为家庭的纠纷, 作了两个人的被告了, “世间的黑暗,真是怕人,使人气绝, 痛绝!”所以,他说他又要“如前次那样离开这里”!

啊,说到崇群前次的离开北平,这已经是三四年以前的事了。他为甚么忽然那样匆忙地去到一个并不适宜于他的地方的原因,我是不大知道的,但是因为他的走, 我当时却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悲哀与怅惘。

我同崇群的认识, 完全是偶然的遇合, 而且见面的机会是那样的少的。不过, 在我一篇一篇读到他的,就是这本集子内的文章时, 想到他的生活的孤独与心情的寂寞时,总觉得他是那样地令人爱慕。我是总有一种偏见的, 觉得人与文章就不能分开。尤其对于同时代的人, 无论他的文章是怎样的自以为高明罢, 而其人既根本无足取, 那就使人更加讨厌而已。而且,我以为文章应该完全是内心的真实的表现,所以,随处都是个人的自传与自白的,夸张自然无聊,遮掩也有失本色;所谓天才,应该不是生来就会舞文弄墨,拈起笔来,五花八门,而是天性的纯厚,有所谓真情的, 固然因为历练与经验的关系,有的不免失之于露骨,有的则浑然不著形迹。所以,就是向来不肯动笔的人,我也很有把握似地相信他一定能以写好文章, 只要有了方便, 有了相当的练习。历来, 所谓纯真的或者可以说是真正天才的艺术家, 只是相向默然, 了然于怀, 不曾留下甚么, 而因此湮没无闻以终其生的,一定很多。至于具备了这样的根本条件了, 不但人是可以爱慕,一旦著为文章了,就更令人感到一种真实的喜悦与悲哀。我认为崇群的人与文章就是属于这一种的。在这一册薄薄的集子里,从《红菊》,《童年之友》,以至于《野村君》, 《守岁烛》,篇篇都是那样地令人喜欢, 甚至于表现作者短处的地方都是可爱的。读起来, 有时使人凄楚,有时使人悲怆,随处都是一种酸辛的滋味,然而却仿佛衔着青果一般,使人觉得这样的作者的心情与性格,这样的一去不返的童年,这样一丝丝一缕缕带着伤痕与血迹的过去,都是回甘一般的使人于凄楚中感到一种慰安,于寂寞中感到一种充实了的。假使生活真像是露水的话, 而作者的过去的生活并不曾像露水一般地晞去了,反如露珠一般在这里存在着,这好像一枝经雨的梨花罢, 在凉宵淡月下,于迹扫情留之余,疏影正自风流呢!这中间是没有高山与长江的,而空谷幽兰一般地孤芳自赏,远胜于招风惹草者的浪费笔墨多了。这也许是不合时宜的迂腐话罢,我却是牢牢地这样认定着。执着一枝彩笔,在生活里,任意涂上颜色,绘成花样的,这只是热闹一时而已, 等到事过境迁, 头脑并不昏沉的时候,稍一回想, 实在不如于寂寞中领略一点人生的真味, 于凄苦中认识一下自己的面目为更有意义。像崇群这样于飘来飘去的不安定的生活中,在凄楚与孤独的心情下,而且他的体质是那样地不耐风霜,有时候是完全在呕着心血地,一篇一篇地写着他的文章,这真正是值得爱慕的呢。而且也只有像这样,丢开了人世的享乐,抛弃了物质的追求,认定了自己,将心血完全涂在纸上的,这才是现下所最需要的真正的艺术的道路。像莎士比亚那样, 驾着一叶扁舟,在人生的海里,无论是甚样的惊涛骇浪,无论是怎样地委婉曲折,始终唱着凯歌的,这正是所谓海上的仙山, 可望而不可及了。近因重读崇群的文章, 并且感念他的生活与心情,聊书所见如此。

1932年1月

(《晞露集》, 星云堂书店1933年2月版)

赏析 《晞露集》是现代作家缪崇群的第一个散文集,出版于1933年,也是缪崇群前期创作的主要代表作。收入此集中的作品,多写女性,或追忆亡母,或怀恋昔日情人,或感念异邦的浮萍之交。其基调沉郁、伤感,交错着作者对人生的探求与怅惘。

缪崇群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都颇感陌生。但在3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他却独现异彩。1945年,年仅38岁的缪崇群病逝时,报上刊载噩耗,用了“一代散文成绝响”的标题,足见一斑。这位被今人忽视的作家,在不到20年的创作生涯里,留下了7本散文集,约几十万的文字。1930年,缪崇群在南京担任《文艺月刊》的编辑工作,其时认识了杨晦、巴金。《晞露集》就是在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下出版的,杨晦还为集子写了序。

序文一开头,作者就替朋友耽起心来: “他所处的环境至于这样的可怕。”这叫不熟悉缪崇群的人也在想,到底是怎样可怕的境地呢?从文中我们知道,缪父刚刚故去, 自身又虚弱有病,还出了家庭纠纷,以至于给朋友的信中, 用了“气绝,痛绝”的字样。在现代作家中,缪崇群独显与众不同,这和其特殊的生活境况与性情不无关系。他自幼家庭不睦,性格孤僻,曾经两次离家远走。一生贫病交加,又善想多思,拙于表达。这位被命运的大手无情地按住头颅的艺术家,虽然在生活的重压下低着头,却是拼命地向前,这种精神着实令人感慨、敬佩。

感念于此,杨晦写道:人与文章是分不开的。他认为,文章是内心真实思想的反映。所谓的天才,应该首先具备真情,其次是一定的练习。杨晦将缪崇群归于此类。他说到,《晞露集》“使人于凄楚中感到一种慰安,于寂寞中感到一种充实”。正像阳光下晞去的露珠一样,虽然不曾留下痕迹,但自有情韵。他作为评论者兼诗人的朋友,深入到了诗人生活和感情的内部,并对此体味、理解、赏叹,以客观的评价准确评论了缪文。另一方面,他又饱含感情色彩地叙述着缪崇群这样一位世俗生活的不幸者,虽凄楚孤独,却在艺术的世界里顽强不屈地寻找和领略着人生的真实况味。并且,因他世俗生活的这种不幸,他在艺术上所做出的努力才更加感人,更加悲壮。

全文质朴平易,从结构上看,看不出有什么特意的安排,言辞也是从内心深处自然流出的,间或有精妙字句,也是作者才情所至,绝无雕琢之嫌。更主要的是,此文情理俱佳,所剖所析,叫人信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