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四版自序|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假如文学的创作,是由于不可遏抑的灵感,则我的作品之中, 只有这一本是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了。

这书中的对象,是我挚爱恩慈的母亲。她是最初也是最后我所恋慕的一个人,我提笔的时候,总有她的颦眉或笑脸, 涌现在我的眼前。她的爱,使我由生中求死——要担负别人的痛苦,使我由死中求生——要忘记自己的痛苦。生命中的经验,渐渐加增,我也渐渐的撷到了生命花丛中的尖刺。在一切躯壳和灵魂的美丽芬芳的诱惑之中,我受尽了情感的颠簸:而“到底为谁活着”的观念,也日益明了……

感谢上帝,在我最初一灵不昧的入世之日, 已予我以心灵永久的皈依和寄托——

我无有话说,人生就是人生!母亲付予了我以灵魂和肉体,我就以我的灵肉来探索人生。以往的试验探索的结果,使我写寄了小朋友这些书信。这书中有幼稚的欢乐,也有天真的眼泪!

年来笔下销沉多了,然而我觉得那抒写的情绪,总是不绝如缕,乙乙欲抽——记得1924年的初春, 在沙穰青山的病榻上, 背倚着楼栏痴望:正是山雨欲来时候, 湿风四起,风片中挟带着新草的浓香。黑云飞聚,压盖得楼前的层山叠嶂, 浮起了艳艳的绿光。天容如墨,而如墨的云隙中, 万缕霞光, 灿穿四射, 影满大地! 我那时神悚目夺, 瞿然惊悦,我在预觉得这场风雨后芳馨浓郁的春光!

小朋友! 朗润园池中春冰已泮, 而我怀仍结!在这如结久蕴的情怀之后,我似乎也觉着笔下来归的隐隐的春光。我在墙头小山上徐步,土湿如膏, 西望玉泉山上的塔, 和万寿山上的佛香阁、排云殿等等都隐在浓雾之中, 而浓雾却遮不住那丛树枝头嫩黄的生意,春天来了!

小朋友,冰心应许你在这一春中,再报告你们些幼稚的欢乐,天真的眼泪,虽然她也怕在生命花刺渐渐握满之后,欢笑不成,眼泪不落……

小朋友,记取,春天来了!

1927年3月20日朗润园

(原载《冰心散文集》,北新书局1932年版)

赏析 《寄小读者》是冰心的散文集,是冰心离开北平经上海赴美留学期间用书信形式写的通讯,共29篇(另有《山中杂记》10则),写于1923年至1924年。它在描写“花的生活,水的生活,云的生活”的同时,尽情地抒发了对祖国、对母亲和亲友们的深切怀念,尤其以最大的热情歌颂了母爱。文笔轻倩柔婉,语言清隽流丽,描写富有意,在广大读者中有着很大的影响。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以精炼的语言生动地说明了《寄小读者》的主要内容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态。自序中说: “这书中的对象,是我挚爱恩慈的母亲。”这是对全书主要内容的简明概括。在《寄小读者》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母亲,歌颂了母爱。例如:“只有普天下的母亲的爱,或隐或显,或出或没,不论你用斗量,用尺量,或是用心灵的度量衡来推测:我的母亲对于我,你的母亲对于你,她和他的母亲对于她和他,她们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通讯十)“这样深浓,这样沉挚,开天辟地的爱情啊!愿普天下一切有知,都来颂赞。”(通讯十二)由这些句段可以明显看出,冰心以极大热情歌颂了母爱范围的普遍和程度的深浓。冰心还在通讯中强调了母爱的巨大力量。她说:“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爱着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也更爱了天下的母亲。” “世界就是这样建造起来的!”(通讯十)她的逻辑是,天下的母亲都爱自己的儿女,并爱别人的儿女;天下的孩子都爱自己的母亲,并爱别人的母亲。这样就可以建立起人人相爱相亲的美好世界。

在自序中冰心还具体地说明了母亲的爱力在她身上发挥的作用。她说:“她的爱,使我由生中求死——要担负别人的痛苦;使我由死中求生——要忘记自己的痛苦。”“到底为谁活着”的观念,也日益明了。“母亲付予了我以灵魂和肉体,我就以我的灵肉来探索人生。”这些话的意思是,母爱使她产生关心别人同情别人的品德;母爱使她树立了为民众活着的观念;母爱使她产生了为改变苦难众生的命运而探索道路的精神。自序中说:“以往探索的结果,使我写寄了小朋友的这些书信。”《寄小读者》的中心内容是歌颂母爱的,是宣扬母爱、童真、自然三者组成的“爱的哲学”的,所以可以说,通过母爱来解除世界上一切痛苦,便是她探索的结果。冰心对人生问题积极探索精神是可贵的,她的这种探索是与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苦难众生的同情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但是,她所提倡的“爱的哲学”,是超阶级的,想通过它来解除人们的苦难命运,改造社会,是一种幻想。后来她自己曾批评自己:“一贯宣扬的超阶级的‘母爱’,是决解除不了世界上的痛苦的。”

冰心在自序中也表明了继续为小朋友写作的愿望和对未来社会的希望和信心。她说:“年来笔下销沉多了,然而我觉得那抒写的情绪,总是不绝如缕, 乙乙欲抽。”“在这如结久蕴的情怀之后,我似乎也觉得笔下来归的隐隐春光。”这些话,是冰心创作欲望和思想状态的生动写照。冰心是在1926年北伐战争的炮火声中回国的,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对她的超阶级的“爱的哲学”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她感到“爱的哲学”难以行通,但又不能放弃, 思想上无所适从。因此,在一段时间里,作品较少, “笔下销沉多了”。然而,她是不甘沉沦消沉的。在北伐战争的鼓舞和影响下,她要继续探索人生之路,要继续为小朋友们写作。她深信理想社会的春天,创作的春天的来临, 已经为期不远了,现在已经嗅到了春天的气息。

这篇序文在艺术上有着显著特点。第一,在语言方面,谈心式的语调与清新典雅的书面语句的和谐统一。它是给小朋友的书信,又好像是直接和小朋友们面对面谈心。文中多处用呼告的手法,直呼着“小朋友”展开对客观情景和主观感情的描述;有的段落虽不用呼告手法,但也借助一些口语化的句式或表达感情的虚词、标点等造成谈心的语调,如:“……我的作品之中,只有这一本是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了。”“年来笔下销沉多了。”这样的句子都像是面对读者娓娓谈心,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从另一方面看,作者所用的词语多是典雅的。如:“生命中的经验,渐渐加增,我也渐渐撷到了生命花丛中的尖刺。”“黑云飞聚,压盖得楼前的层山叠嶂,浮起了艳艳的绿光。天容如墨,而如墨的云隙中,万缕霞光,灿穿四射,影满大地!”这样的句子融进了文言词汇,典雅清新, 自然和谐。作者这样将谈心的语调与文言词汇的交融,显示出很高的语言表达功力。第二,各种表达方式的有机结合。序文对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非常灵活。在介绍《寄小读者》的内容时,主要采用说明和议论。其中有不少语句很富有哲理性,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在表明自己的写作欲望时,则主要是运用叙述和描写。作者精心营造了冬末春初的生动画面,暗示着未来的美好情景。使文章诗意葱茏,隽美动人。作者这样巧妙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变化多彩,摇曳生姿。这篇序文,堪称优美的散文,值得认真品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