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说》叙论|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自世界初有人类以迄今日, 国于环球上者何止千万, 问其岿然今存,能在五大洲地图占一颜色者, 几何乎?曰:百十而已矣!此百十国中,其能屹然强立,有左右世界之力,将来可以战胜于天演界者,几何乎?曰: 四、五而已! 夫同是日月, 同是山川, 同是方趾, 同是圆颅,而若者以兴,若者以亡,若者以弱,若者以强,则何以故?或曰:是在地利。然今之亚美利加犹古之亚美利加, 而盎格鲁索逊民族何以享其荣?古之罗马犹今之罗马,而拉丁民族何以坠其誉?或曰:是在英雄。然非无亚历山大而何以马其顿今已成灰尘?非无成吉思汗而何以蒙古几不保残喘?

呜呼!噫嘻!吾知其由。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藏、筋脉、血轮也。未有四肢已断,五藏已瘵(11), 筋脉已伤,血轮已涸,而身犹能存者, 则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 而国犹能立者。故欲其身之长生久视, 则摄生之术不可不明;欲其国之安富尊荣, 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

(中华书局排印本《饮冰室全集》)

注释 ①岿(kui)然——高大的样子。②天演界——指以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为规律运作着的世界。③方趾——指人足。④圆颅——指人首。⑤亚美利加——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Amerigo Vespucci,约1451—1512)航行至南美洲北部一带,确认该地为“新大陆”。后人即以其名称这块大陆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⑥盎格鲁索逊民族——即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s),原是古代日尔曼人的两个部落集团,在7至10世纪结合成一个民族,后再与其他部落、民族融合逐渐形成近代英吉利民族。近代常用本词泛指英吉利人、苏格兰人以及他们在北美、澳大利亚、南非等地的移民。⑦拉丁民族——拉丁人(Latini)原是公元前1000年分布在意大利半岛阿尔巴山(Albanus)高原地区形成的民族,前2世纪定居拉丁姆地区,居民点以罗马最重要。后泛指受拉丁语及罗马文化影响较大、操印欧语系罗马语族语言的地中海北岸各民族。⑧亚历山大——即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ros,前356-前323),马其顿国王(前336-前323)。即位后大举远征,建立了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的亚历山大帝国,死后帝国迅速瓦解。⑨马其顿——指古代马其顿王国,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势力日盛,一度成为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但不久分裂而亡。⑩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铁木真(1162-1227),蒙古首领,军事家、政治家。12世纪末13世纪初先后统一蒙古诸部,公元1206年被推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灭金、西夏。元朝建立后追尊为元太祖。⑾瘵(zhai)——生病。

赏析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庶民百姓作为金字塔式社会建构的最底层,始终处于被压抑的地位。尽管开明统治者意识到“载舟覆舟”的道理,但他们对“民本”思想片面理解、消极运用,无一不采取愚民统治以求长治久安。直至近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敏锐地嗅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蓝色文明气息,才将“民为贵”的思想正确地加以阐释和运用。作为一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深刻地认识到“民众”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强烈地感受到提高国民素质的紧迫性。“新民”,成为他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民”一语出自《大学》,意即“使民自新”。梁启超痛感“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创办了《新民丛报》,撰写了长篇论文《新民说》,为“新民”大声疾呼。这则短文是《新民说》的叙论部分,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层层分析,环环相扣,通过雄辩的推理与贴切的博喻精彩地阐释了“新民”的重要意义,颇具诱导性与说服力。

文章落笔于人类历史总进程,在极为广阔的视野中纵横驰骋,一环紧扣一环地提出了三个问题:自古迄今千万国家存者几何?今之存者强者几何?因何而强?从而将古今以来众多国家烟消云散并且今之存者少、强者更少这一事实摆出来,启发读者思考国家强盛的原因。这里,作者拟答为“在地利”与“在英雄”,这也是读者可能作出的回答。针对这些论调,作者以历史事实反诘,三言两语将其驳倒,留待读者静听空谷足音。

接下来,作者以一组博喻立论,从正面回答了“新民”与强国的关系的问题。在第一层面上,作者将“民”与“国”的关系比作“四肢、五藏、筋脉、血轮”对于“身”的关系;在第二层面上, “民”之“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自然就如“四肢已断,五藏已瘵,筋脉已伤,血轮已涸”,而相应地“国之亡”即如“身之坏”;在第三层面上, “欲其身之长生久视,则摄生之术不可不明”,那么, “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这一组博喻收到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效果,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与形象性。

梁启超是散文大家,且为政论高手。立论高屋建瓴,气度不凡;文笔汪洋恣肆,雄辩有力,极富鼓动性与感召力。这篇叙论以问答成文,以博喻达义,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由这篇叙论即可窥见其人其文的仪态与风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