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诗词《张松之死》原文|译文|赏析
一览无遗世所稀①,谁知书信泄天机②。
未观玄德兴王业,先向成都血染衣③。
【释词】
①稀:少。
②天机:天之机密的意思。《三国志·孙权传》:“君临万国,秉统天机。”
③血染衣:这里比喻被砍头。
【赏析】
“谁知书信泄天机”,张松迎刘备入成都的密信失落在地上,被其兄广汉太守张肃得到。张肃怕祸连自己,连夜见刘璋,“具言弟张松与刘备同谋,欲献西川”。刘璋大怒,将张松全家,尽斩于市张松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才出现,到第六十二回已被开刀问斩,其言其行不过千把字,是一个典型的过场人物。小说家对张松性格刻画得十分传神,在他身上折射出了历史潮流的趋向,代表了人才“择明主而事”的流向,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推波助澜之功,虽一发而有千钧之力。
张松出川,欲结曹操。正值曹操刚战胜马超,骄心正盛,又见张松其貌不扬,出语不逊,结果将其“乱棒打出”。而刘备正思取益州,窥视西川,闻得张松由许都转赴荆州,才行至郢州界口,便派大将赵子龙热情接待,来到荆州界首馆驿时,关云长又带领人马早已在门前恭候;当张松到达荆州城下时,刘备引着诸葛亮、庞统出城迎接。这使得刚在许都饱受曹操冷落和欺辱的张松受宠若惊,感激涕零。“自此一连留张松饮宴三日,并不提起川中之事。”张松临别,刘备于十里长亭设宴送行。此时张松自思:“玄德如此宽仁爱士,安可舍之?不如说之,令取西川。”于是有意向刘备试探:“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智能之士,久慕皇叔之德。若起荆襄之众,长驱西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刘备回答:“备安敢当此?刘益州亦帝室宗亲,恩泽布蜀中久矣。他人岂可得而动摇乎?”张松说:
某非卖主求荣;今遇明公,不敢不披沥肝胆:刘季玉虽有益州之地,禀性暗弱,不能任贤用能;加之张鲁在北,时思侵犯;人心离散,思得明主。松此一行,专欲纳款于曹;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明公先取西川为基,然后北图汉中,收取中原,匡正天朝,名垂青史,功莫大焉。明公果有取西川之意,松愿施犬马之劳,以为内应。
至此,张松把心中的话全盘托出,一片赤诚毫无隐瞒,足见其择明主而事之心的急切,也表现出一个封建知识分子性格的直露。他虽聪颖过人,但不善权术。刘备准确地把握了张松性格和思想,才使自恃其才的张松为刘备所折服。临别,“松于袖中取出一图,递与玄德曰:‘松感明公盛德,敢献此图。但看此图,便知蜀中道路矣。’玄德略展视之,上面尽写着地理行程,远近阔狭,山川险要,府库钱粮,一一俱载明白。松曰:‘明公可速图之。松有心腹契友二人:法正、孟达。此二人必能相助。如二人到荆州时,可以心事共议。’”张松回到成都,力谏刘璋结纳刘备,并举荐法正、孟达二人持刘璋书信,迎接刘备入川。
“未观玄德兴王业,先向成都血染衣。”正当刘备夺涪城、取成都,变革西川大事垂成之际,张松被刘璋斩了。诗的作者很为张松此时夭折而叹惋。张松是一位勇于变革的智能之士,他的主观动机和行为适应了历史的契机,成为刘备“隆中路线”由蓝图变为实践的铺路石。其实,刘备得到荆州以后,思取益州,进取西川之心已昭然若揭。而益州在当时犹如群狼争食的肥肉,虎视眈眈者不乏其人。曹操已欲取汉中,而后下西川;孙权图谋荆州,进而取西川,竟长江所极,划江而治;张鲁时犯西川,拒曹称王……但只有刘备成功了。
遗憾的是,张松没有看到刘备“兴王业”,自领益州牧,继而成为蜀汉皇帝。他不仅没有看到这一切,就是他与刘备相聚的日子里,连刘备“兴王业”之心也没有看透。试想,假如刘备在荆州城外刚一见到张松,劈头就问如何才能取得西川;或者在酒宴上,酒过三巡便索要西川地图,那么刘备的形象必然会在张松心中黯然失色,陡然矮小起来,决不会有“如此宽仁爱士”的好感。有政治眼光的统治者,常常主张“心服”之术,而弃“力服”之策。刘备深知此中三味,口口声声不忍夺“帝室宗亲”之土,而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开拓进取,既不露痕迹,又仁义天下。张松没有看透这些,所以当刘备略施小计,向刘璋推说“欲勒兵回荆州,与孙权会同破曹操”,张松便信以为真。急忙修书,欲令人送与刘备,结果因信失落,导致杀身之祸。从这个意义上讲,张松也是“未观玄德兴王业”。知识分子毕竟不是玩弄权术的人,何况是在善于韬光养晦、以柔克刚的刘备面前。可叹! “一览无遗世所稀”,聪明而外露的张松,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