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范仲淹·渔家傲》范仲淹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①。衡阳雁去无留意。②四面边声连角起③。千嶂里④。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⑤。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塞(sài)下:边界险要之地,此处指西北边疆。②“衡阳”句:雁儿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荒凉的西北边区。衡阳,今湖南衡阳。旧城南有回雁峰,峰形很像雁的回旋。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此而止,不再南飞。③边声:边地的悲凉之声。如马鸣、风号之类。④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⑤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馀里,刻石勒功”而还。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蒙古国境内。
夕阳秋色图【宋】 马麟 日本根津美术馆藏
鉴赏 宋仁宗时期,西北的党项族日渐强大,其首领元昊建立夏国,史称西夏。北宋与西夏作战,屡次失败。后来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元年到三年(1041-1043)的四年间,与韩琦镇守陕西,负责西北边境的防御,一时号令严明,稳定了局势,同时也对西夏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当时边民中流传着一句俗谚:“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渔家傲》就是作于边帅任上。词中表达了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边境生活的艰苦和作者思乡的情感。
上阕描写边塞风光,用笔简练,境界苍茫悲凉。词作开篇直写边塞之秋的风景,一个“异”字概括了边塞风景与中原、江南的巨大差别。在作者笔下,显然这种差异并不是边塞风景较好,要不然为什么连大雁都视去如归、毫无留意呢? 通过对大雁南归无留意的叙述,反衬了边塞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戍边士卒的思乡盼归之情。“四面边声”三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述了边塞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军旅气氛。时已秋天,马鸣、风号、鼓角之声,似喧闹而阗寂。因为在这看似热闹的声响里,却唯独人声被掩盖了,所以称之为“边声”。群山如嶂,长烟如带,落日如轮,孤城紧闭,既写出了边塞风景的苍凉肃杀,也透露出了边区军事气氛的紧张悲壮。正如唐圭璋所云:“千嶂落日,孤城自闭,其气魄之大,正与‘风吹草低见牛羊’同妙。加之边声四起,征人闻之,愈难为怀。”(《唐宋词简释》)
下阕直接抒写戍边怀抱和思乡念亲之情。家国之情,自古是人们的一个重要的情感范畴。一方面是个人家庭的幸福,一方面是国家的安全稳定。从古至今,许多仁人志士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砥砺,守御边疆,保家卫国。常年在那样荒凉而又紧张的环境中生活,思乡念亲是难以避免的。然而家乡远在万里之外,将军征夫只好借酒浇愁,聊以自慰。作者是一个有着雄心抱负的有志男儿,“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杀敌报国、建立功勋的愿望。《宋史·范仲淹传》说他“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甚至他在庆历三年(1043)召拜参知政事后,“会边陲有警,因与枢密副使富弼请行边”,表现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保家卫国的意识。与那些“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適《燕歌行》)的腐败边疆将帅不同,范仲淹治军严谨,在那羌管悠悠、严霜满地的环境中,面对士卒思乡心切、难以入眠,作者“忧士卒之所忧”,亦深夜难眠。这里的将军不是追求“一将功成万骨枯”,而是和士兵一样,既有保家卫国的忧患意识,也有思乡念亲的情怀,更有体恤士卒、早日平定边疆、让士卒返回家乡团聚的深切愿望。所以这里的“将军白发”可以看作是将军戍边日久,两鬓生白发,更可以看作是良将那种更多承担和辛苦劳累的结果。
此词抒写悲凉怀抱,突破了词限于写男女风月的界限,表现了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李飞跃)
集评 宋·魏泰:“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亦作《渔家傲》一词以送之,其断章曰:‘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顾谓王曰:‘此真元帅之事也。’”《东轩笔录》卷一一)
唐圭璋:“羌管’一句,点出入夜景色,霜华满地,严寒透骨,此时情况,较黄昏日落之时,尤为凄悲。末句,直道将军与三军之愁苦,大笔凝重而沉痛。惟士气如此,何以克敌制胜?故欧公讥为‘穷塞主’也。”(《唐宋词简释》)
链接 《渔家傲》词牌。《渔家傲》不见于唐、五代人的词作中,《词谱》卷一四认为:“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字数、平仄相同,仄韵。
词论。人们对词的评论,谓之词论,它借鉴了至宋代发展得已经比较完整的“诗论”的部分术语和方式,又努力体现出其独有的风貌,如抓住词“别是一家”的分界,讨论其音乐文学的特征等。五代至北宋中叶,偶有“词论”之作,大都出现在“词序”之中,如五代欧阳炯《花间集序》等。中叶以后,“词序”大量增加,且在宋人的笔记和诗话中也出现了对词的评论。李清照的《词论》是最早的完整的“词论”之作。南宋以来,“词论”专著不断涌现,如王灼的《碧鸡f漫志》、张炎的《词源》、沈义父的《乐府指迷》等。清代是“词论”最为兴盛发达的时期,“词话”作为“词论”的重要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近现代以来,具有现代理论意识的专篇词学论文和专著开始出现,“词论”从此进入 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宋夏和议。西夏原为北宋属地,经李继迁、李德明父子的奠基与发展,不断为党项政权拓展了生存空间。仁宗景祐五年(1038)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建立西夏。北宋王朝大为震惊,派兵征讨,却先后在三川口(今陕西安塞东)、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与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战败。尽管西夏在军事上占了上风,但连年战争也使西夏社会经济遭受破坏,“军民死亡,创痍过半”,难以与国土辽阔的宋朝长期对抗,便提出和议。宋朝在加强西北防御的同时,也决定仿效澶渊之盟的方式,“稍易其名,顺时而抚”,同意与西夏议和。庆历四年(1044),宋夏订立和议,主要内容为:夏对宋称臣,宋册封元昊为西夏国主;每年赐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两国在沿边开设榷场,恢复互市贸易。宋夏和议确立了宋与夏的关系,使西夏成为维系宋、辽之间平衡的重要砝码,标志着宋与辽、夏鼎峙局面的最终确立,也直接影响了其后宋、金、夏的格局。宋夏和议后,双方关系处于相对和平状态,西夏虽曾多次侵扰北宋边境,但均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战争。和议对双方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和平环境与榷场贸易,是不可忽视的外部条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