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周紫芝·鹧鸪天》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鉴赏《两宋词·周紫芝·鹧鸪天》周紫芝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释 ①残红:将要燃尽时的暗红烛焰。②屏帏:屏风和帷帐。③“梧桐”二句:语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④拨金猊(ní):指焚香。金猊,铜制的燃香器具,呈狻猊形。猊,狻猊,即狮子。⑤鹧鸪词:原是词牌名,又称《瑞鹧鸪》《舞风娘》等,这里指歌唱男女爱情的曲子。

鉴赏 这首词旨在写离愁别绪。上阕借景抒情,残灯将烬,屏帏透寒,秋雨梧桐,点点别情。下阕写昔日的欢悦与今日的凄清,抚今追昔,悲不能胜。全词细腻婉约,意境幽远。

周紫芝善于运用色调冷暖的对比手法,来表现今昔之别。上阕写今,下阕前句怀旧,后转入现实。“残红”“秋”“屏帏”“梧桐”“雨”,依次走进视野,与“一点”“残”“欲尽”“凉”“满”“三更”“别离”点染结合,勾勒出了一幅萧瑟凄清的秋愁图。那摇曳的残焰,袭人的凉气,缠绵的秋雨,都给人的心灵划上伤感痕迹。而过去又是怎样的景致呢?“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精致的琴瑟,缥缈的烟气,恬美的歌曲,温暖而惬意,令人顿生深深的眷恋。而今,所有的美好忆记都烟消云散,空留西楼风雨。

作者巧妙地化用了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两句,来抒写自己的落寞与惆怅,这两首词都通过“雨”来烘托心绪,秋夜无寐、别离之悲,与雨滴节奏相契合,演绎出如泣如诉的离歌效果。不过,周词的感情稍内敛,没有出现“苦”等较直接的字眼,但“苦”自上心头。

词中还出现了一个典型的意象:梧桐。梧桐最早是祥瑞的象征,用以招致凤凰,后来成为爱情的代名词。梧桐多暗示着凄美的爱情,并常与“雨”搭配,借助“雨”的清冷特质,营造出一种凄幽的意境氛围。当夜幕垂下后,人们对雨的听觉十分敏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具有厚重的穿透力,直入未眠人的心里,“梧桐”与“雨”的联袂,实现了语词效果的叠加,为哀婉的感情平添了一抹色彩。

周紫芝在他的《鹧鸪天》(楼上缃桃一萼红)自注云:“予少时酷喜小晏(晏幾道)词,故其所作,时有似其体制者。”记与相识歌女“悲欢离合之事”,“感光阴之易迁”,“叹缘境之无实”(《小山词自序》),是小山词的重要主题。本篇情、境、格、调,与小山词颇为相像,但又非简单模仿,而是以灵巧的化用和幽深的情愁灌注其间,别有真意在心头。(张雅莉)

集评 清·陈廷焯:“从愁人耳中听得。”(《词则·闲情集》卷一)

宋·孙兢:“至其嬉笑之馀,溢为乐章,则清丽婉曲。”(《竹坡词序》)

链接 宋代非科举入仕之人可赐出身。宋时朝廷赐予殿试合格的正奏名、特奏名举人及其他士人的一种身份,总称赐出身。正奏名举人殿试合格的,分赐进士及第、出身或同出身。特奏名举人殿试合格的,赐同本科出身,后第一等第一名赐同进士出身,第二名、第三名赐同学究出身。非科举入仕之人,如太学上舍生,或蒙朝廷重用,或名臣之子,或材武过人,或文学优异,特敕赐进士及第、赐御前进士及第等,皆称“赐出身”。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