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五代词·毛文锡·临江仙》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毛文锡·临江仙》毛文锡

毛文锡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黄陵庙侧水茫茫。楚江红树,烟雨隔高唐。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注释 ①银蟾:指月亮。传说中月亮上有蟾蜍,故称。白居易《中秋月》:“照他几许人断肠,玉兔银蟾远不知。”②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洞庭湖畔。传说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追舜至洞庭湖边,闻帝死之讯,投湘江而死,后来当地的老百姓为纪念她们而建造的祠庙,称为黄陵庙。③高唐:用“朝云暮雨”典故见第68页李珣《河传》注②。④飐(zhǎn):因风的吹拂而摇曳动荡。⑤白蘋:水中浮草。 南朝梁柳恽《江南曲》:“汀州采白蘋,日落江南春。”⑥“灵娥鼓瑟”一句:典出《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湘灵”,即湘水女神,传说是舜的妃子。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

秋景山水图 【清】 吴历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鉴赏 此词借湘江女神和高唐神女之传说表达了希慕追求却不可得的伤感之意,此词一扫花间浓厚的脂粉气息,全词充满着疏朗古朴的韵味,可谓耳目一新。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两句首先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此时正是深秋,时间由一开始的黄昏到月上柳梢头,月光洒满整个湘江,江面上一片平静。“暮蝉”二字言明此时正是秋天。在迷蒙的月色下,词人远远望去,只见黄陵庙旁的水面上烟气茫茫。此处写黄陵庙,与前面写湘水都是为了追思舜之二妃,已有隐约的追慕不得的伤感之意。“楚江红树”,词人的思维从湘水转向了长江,此时的长江应是秋风吹过,红叶铺满道路,隐然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的意味。楚江就是现在的长江。楚国本处长江流域上的湖北、湖南地区,之后一直东进,至战国相继灭了长江流域各国,占据了整个长江流域,故古人亦称长江为楚江。“烟雨隔高唐”,以楚襄王梦遇神女不得的神话传说来传达希慕追求却不可得的感伤。高唐是战国时楚国台观名,在云梦泽中。传说楚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幸之而去。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此处的楚襄王追慕神女而不得与前面舜之二妃追舜不得是一致的,词人连用两个传说,本意并不在说故事本身,都是为了表达一种追慕不得的感伤。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江上渔火点点,风乍起,吹皱一江秋水,倒映在江面上的渔火影像也被那秋风吹碎,词人也不禁迷离在那阵阵涟漪中。 空气中散发着白蘋的香气,在这寂静的夜晚,这香气也愈发地撩人心弦。本已迷乱不已,在这迷蒙的景色中,又怎能不浮想联翩呢?那希慕追求的神女又在何方呢?“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灵娥弹起那凄清苍凉的古音,然而曲终人散,空中只有那鼓瑟之音袅袅不绝,而灵娥却不知在何方,正如那天际的云朵散尽只留下无尽的天空一样。灵娥这里代指上片所云的舜之二妃与高唐神女。最后的结句曲折婉约地表现了追慕不得的伤感之意,可谓妙笔,正如清陈廷焯所云:“结超越。”(《词则·别调集》)(肖巧红)

集评 俞陛云:“五代词多哀感顽艳之作。此调则清商弹湘瑟哀弦,夜月访黄陵遗庙,扬舲楚泽,泠然有疏越之音,与谪仙之‘白云明月吊湘娥’同其逸兴。”(《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