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鉴赏《于右任·过台湾海峡远望》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激浪如闻诉不平,何人切齿复谈兵。①
云埋台岛遗民泪,雨湿神州故国情。
地运百年随世转,帆船一叶与天争。②
当年壮志今安在? 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释】 ①切齿:形容愤恨到极点。②地运:指台湾的命运。
【鉴赏】 此诗作于1923年。当时作者在陕西任靖国军总司令失利,东下上海创办上海大学,因事出洋,舟过台湾海峡,触景生情,有感而作。台湾海峡在福建和台湾两省之间,自东北到西南长约三百公里,东西宽一百九十公里,最狭处一百三十公里。作者在此远望云雾笼罩着的台湾,眼看祖国的宝岛被帝国主义侵占,感慨万端,愤怒不已,写下此诗。
首联: “激浪如闻诉不平,何人切齿复谈兵。”作者将海浪的怒吼声,作为对天下不平事的控诉,抒发其愤怒情绪。“复谈兵”有两层含意: 其一,明末郑成功率兵收复了台湾,现今又由谁来率兵收复?其二,作者本人曾是十万大军的统帅,解甲后是否还要东山再起,重率大军驱逐入侵者,收复失地?
颔联: “云埋台岛遗民泪,雨湿神州故国情。” 台岛,即台湾岛,与福建隔海相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三万五千七百九十八平方公里,岛西玉山为我国东部最高峰,海拔三千九百九十七米。台湾自古为中国的一部分,古名夷州,随称琉球,明朝年间荷兰与西班牙入侵,由郑成功收复。清置台湾府,属福建省,后改为行省,光绪二十一年 (1895) 为日本侵占。“遗民泪”,指台湾人民遭受侵略者的残酷蹂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神州”,战国时齐人邹衍称中国为 “赤县神州”,后世即用作中国的代称。“故国”,即祖国。台湾同胞的灾难,也是祖国人民的灾难,同是炎黄子孙,作者在此对台湾同胞的遭遇表现了深厚的骨肉之情。
颈联: “地运百年随世转,帆船一叶与天争。” 台湾现在被日本侵占,但随着世事转移,时代变迁,她也会有不同的命运——自有解放翻身之日。“帆船一叶与天争”,既写景,作者所乘之船,与海天融为一体; 更寓意,台湾哪怕只是一只小船,也会不屈地与日寇抗争。
尾联: “当年壮志今安在? 白发新添四五茎!”作者早年参加同盟会,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更曾是手握十万兵的总司令,原以为可以一展抱负,谁想天不遂人愿。又在这台湾海峡上想到至今蒙辱的台湾,不禁惆怅满怀,白发新生,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思跃然纸上。
全诗从景出发,情景交融,内含丰富,意境鲜明,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写出了对台湾的思念,构想了台湾的未来,结合作者的特定身份,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惆怅,有余思袅袅之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文章作者:李萱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