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亚新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酩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刘细君
这首诗原载《汉书·西域传》。《传》云:“武帝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乌孙王昆莫。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昆莫年艺,言语不通,公主悲,乃自作歌。”原诗无标题,后人或题作《乌孙公主歌》,或题作《悲愁歌》。
首二句叙远嫁之事。“吾家”,实指武帝刘彻。“乌孙”,西域国名,在今新疆温宿以北、伊宁以南一带。先以“天一方”极言其远,后以“乌孙”坐实所在,平平展叙中,已暗透悲凉之意。次二句描述在乌孙的日常生活。“穹庐”,即蒙古包之类。“旃”,通毡。穹庐圆顶,以青毡通围四周,如墙,故云“旃为墙”。“酪”,用马、牛、羊的乳汁所作的饮料。前言所居,后言所食,无不与中原迥异,公主的极不习惯与苦不堪言自在不言之中。还有那荒凉的环境、那恶劣的气候……一言难尽,这里只以居食之事尽之,有包举其余之妙。末二句,以“居”字绾上启下,将叙事化为抒情。“居常土思”,《玉台新咏》作“常思汉土”。“土思”,即怀乡之意。由于生活环境的种种不习惯,公主产生了许多悲愁,怀念故土和亲人的感情也油然而生。望着那一队队南飞的大雁,她希望自己也能变成一只健飞的黄鹄(即天鹅),飞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去。以想象自慰自解,实际上更深刻地展示了内心无法摆脱的悲愁和痛苦。
公主的悲愁是多方面的、沉重的。但在当时情况下,她远嫁乌孙在政治上又是必要的。武帝时,来自北边匈奴的威胁十分严重。为了对付匈奴,武帝采纳张骞“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派张骞出使乌孙,欲与约结,共击匈奴。乌孙果与汉朝修好,匈奴怨之,曾欲进击。公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远嫁到乌孙的,在她的肩头上,实际担负着神圣的使命。一个弱女子被派去承担如此沉重的使命,宜乎有些悲愁,宜乎想回故土。但她最终还是接受了命运的挑战,服从了国家利益的需要,为国家利益作出了最大的个人牺牲,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女性。
诗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叙事与抒情相结合,音韵悠长,声口宛然,将一腔哀怨之情表达出来,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