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鉴赏《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②。见秋原如掌,枪
刀突出,星驰铁骑③,阵势纵横。人在油幢④,戎韬
总制⑤,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⑥,
曾系诗盟。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
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
拂拭腰间,吹毛剑在⑦,不斩楼兰心不平⑧。归来晚,
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注释】 ①张路分:姓张的路分 (生平不详)。路分,宋代一般习惯称路一级的武官都监、钤辖或总管为路分。秋阅:指秋天检阅军队。②柳营:汉朝名将周亚夫屯军细柳(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以号令严明著称。后世遂以 “柳营”称军营。③星驰铁骑:铁甲骑兵如流星疾驰。④油幢:油布帐幕。⑤戎韬:兵法。⑥山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西是出大将的地方。《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 “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⑦吹毛剑:锋利的剑。《碧岩录》: “剑刃上吹毛试之,其毛自断,乃利剑,谓之吹毛也。”⑧楼兰: 汉代西域一小国名,又称鄯善,都城在今新疆若羌县。汉昭帝时,楼兰王勾结匈奴,多次杀害汉朝使节。这里指金最高统治者。
【鉴赏】 古人用词这种形式来描写阅兵,实不多见。秋阅,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习惯。《春秋·桓公六年》载: “秋八月,壬午,大阅。”大阅,就是阅兵的意思。作者在这首词中描绘的秋阅,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即国家民族处于危亡的紧急关头,因而深蕴了特殊的情感和特别的意义。
开首一韵三句,直接切入,并无渲染陪衬,秋阅的情景直笔写来,突兀而有气势。“万马不嘶”,起句不凡! 检阅的军队有千军万马,并且万马能够做到“不嘶”,由此可以想见这支军队的训练有素和阅兵场上严肃而紧张的气氛。“一声寒角”,打破了开始时的寂静,霎时间,“令行柳营”,千军万马闻声而动,闻令而行,阅兵正式开始。短短三句,构成了一静一动的场景,文笔一抑一扬,二者相得益彰,越发见到队伍的整肃和纪律严明。随着阅兵的进行,词人的观察也更为仔细具体: “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这四句以一 “见”字总领,次第写来。先描绘阅兵场这个大环境,以 “秋” 字照应题面,用 “掌”形容平坦宽阔的原野,十分巧妙,它移入了词人的主观感觉: 秋原因千军万马而相形见小,阅兵的规模虽大却尽在掌握之中。诗人的情绪是感奋而骄傲的,大有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气概。再以 “枪刀”、“铁骑”、“阵势” 三方面概括地表现了这支队伍的强大、威武和训练有素,进一步证明词人的自豪有充分的理由。
以上从大处落笔,勾勒出雄伟壮观的秋原阅兵图。以下两韵则于细处入手,集中刻画这幅图中的中心人物,即张路分的儒将风貌。随着阅兵的推进,词人的观察亦趋细微,其注意力自然要为这次阅兵演习的指挥者所吸引:“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这一韵像一组特写,也似主角登台的 “亮相”,异常鲜明且极富魅力,主人公运筹帷幄,总制军事策略的卓越才能和从容自如,羽扇轻裘的儒雅风度和潇洒仪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此,词人用了两个典故,一是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羽扇纶巾从容指挥军事的故事,一是西晋羊祜镇守襄阳时常轻裘缓带有儒将之风,以古代著名儒将比之张路分,突出了他的英雄风采。接着词人文笔一转,以 “君知否”的设问句领起,另辟蹊径,对他的另一方面加以描写,说不仅是 “山西将种”,出于地杰人灵,而且有文情诗才,“曾系诗盟”,一个具有文韬武略的儒将形象呼之欲出。
下阕开头两句,承上而启下。“龙蛇纸上飞腾”,进一步表现张路分的文思敏捷,才华四溢。“看落笔、四筵风雨惊”,则从侧面写旁观者对他的惊叹赞佩,来证明他的才情不凡。这里既有对他挥毫走龙蛇 “淋漓醉墨” 的惊叹,还有为龙蛇飞腾中的豪情壮志所折服。通过旁人的眼光,词人的笔触开始深入到人物的精神境界,目的是要揭示张路分的爱国热忱和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这种圆转自如,不着痕迹的转折过渡十分高明。“便尘沙出塞”等四句,以假设的口吻抒发了人物的心志,意思是说即使边塞立功,封得一个万里侯,捧得一个黄金印,也未快平生之志。这几句音节短促,声情激越,写出了他渴望抗金北伐,收复失地的胸襟抱负。封侯挂印不惬意,怎样才能遂平生志呢?“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 这是何等豪壮的心声,多么令人佩服的襟怀! 人物的激昂与诗人的感奋契合在一起,发出了振金击玉的时代强音——“不斩楼兰心不平”! 这一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使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达到高潮,其精警豪壮,与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相类。最后一韵收束全词。“归来晚”,交待这次秋阅历时较长,照应篇首。“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两句,则是诗人观秋阅后总结性的感受,伴着鼓角之声,浮现在诗人脑海中的是边塞战地的金戈铁骑、戍角征鼓,是烽火硝烟、人喊马嘶,“边声” 的壮烈,挥之不去,反映了诗人渴望进行抗金北伐战争的心情,深化了全词的爱国主义主题。
在写法上,全词结构很紧密,逐层深入,由宏观到具体,由外部描绘到内心揭示,转换自然,极富逻辑性。在一首词的有限篇幅里,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场大规模的阅兵演习,并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一个儒将形象,确实难能可贵。这首词也体现了 “狂逸之中自饶俊致” (刘熙载 《艺概》) 的特点,于纵横昂扬激烈之处,不时有 “羽扇轻裘”,“龙蛇飞腾”,饶有情致,这亦是刘过词的艺术魅力之一。
文章作者:曹继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