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把有才华的青少年称为千里驹,意即他们的前途无量,他们的才华足以使他们奔驰千里,去追求那美好的明天。中国古代又有个伯乐相马的故事,说春秋时期有个善于相马的能人,名叫孙阳,又名伯乐。有一天,伯乐乘车路过一个叫虞坂(今山西平陆一带)的地方,见到有一匹外表并不怎么起眼的马,伏在一辆盐车之下。它一见伯乐,就咻咻长鸣。伯乐认出这是一匹千里良驹,为它仅仅被用来拉盐车而惋惜,竟下车为之哭泣起来。这个故事实际是以伯乐与千里驹的关系来比喻人际关系,意即一个有才华的人,并非人人都能赏识,必须遇到个慧眼识英雄的人,才会把他从人群之中识别出来,加以提拔重用。如果千里驹遇不上伯乐,就像有才华的人遇不上能识别人才的人,那也可能会长期埋没,甚至在不得志的忧愤中默默地死去。千里驹遇伯乐的故事,看起来似乎有点机会主义的味道,即强调了人的机缘,忽略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可是,事实上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机缘对于一个人的能否成才确是有一定关系的。正确的做法是个人既要不断努力,使自己具备成才的基本条件,同时也要恰如其分地向人表露自己的能力,为群众做点好事,以便于遇上能从人群中识别出自己而加以提拔重用的人。
中国历史上千里驹遇伯乐的实际例子,最为人所熟悉的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韩信年轻时家里很穷,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只好东求西告地向人讨吃。有个在河边漂洗绵絮的老婆婆,认定韩信是个落难公子,将来定会有出息,经常拿饭给他吃。但是在韩信的出路问题上,老婆婆帮不上忙。而另有一个无赖汉,却不断地来欺侮韩信,叫韩信从他的裤裆底下爬过去,以此取乐。事实上韩信胸怀大志,并且还有一身的本领,只是生不逢时,没有人赏识他,一时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已。项梁起兵的时候,韩信带着自己仅有的一把宝剑去投奔,当了一名小卒。项梁战死后,韩信又跟着项羽做了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计献策,既为项羽着想,也希望自己能得到重用。可是项羽根本没有识别人才的能力,并没有重用他。韩信一气之下,投奔了刘邦。可是刘邦也不是伯乐,识别不了韩信这匹千里驹,他只是叫韩信做了个治粟都尉①,负责经办粮草。刘邦手下的萧何却是个能够认识千里驹的伯乐。他与韩信谈过几次话以后,就认定韩信是位将才。当韩信由于得不到刘邦的重用而愤然离去的时候,萧何乘着月色连夜追赶,终于把韩信追了回来,并向刘邦再三推荐,使韩信终于被拜为大将,在楚汉之争中立了大功,帮助刘邦建立起了汉朝。青年韩信胸有韬略,这是他足以成才的内在因素,是别人无法与之相比的,而他的真正成才,则靠了萧何慧眼识英雄,把他从治粟都尉这个普通的职位中识别出来,并建议刘邦加以重用这个机缘。
东汉时期的班固能够修成《汉书》,有赖于汉明帝对他的赏识。班固自幼聪明,九岁就能写文章、诵诗赋。长大后被送到京师洛阳入太学读书,由于他刻苦用功,很快就成为一位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的青年学者。23岁那年,班固的父亲班彪去世。班固为了继承父亲正在编修《史记后传》的事业,接着在家编修,结果被人告发私作国史而下狱。幸亏他的弟弟班超到皇帝跟前伏阙上书,才得以释放。当时汉明帝无意中读了几篇从班固家中没收来的史书初稿,竟被吸引住了。他发现班固确实是个编修史书的人才,就决定任命其为兰台令史①,令其一面点校皇家收藏的秘籍,一面继续编修国史。班固从27岁起,正式从事编修史书的工作,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完成了不朽巨著《汉书》。如果不是得到汉明帝的赏识,令班固以史官的身份公开编修史书,那么,一则他在家偷偷摸摸地私作国史未必能最终写成,二则在他被捕下狱、书稿被没收以后,也就根本无法再继续编修了。班固的机缘是汉明帝偶尔亲自阅读了他的书稿,从而得到赏识,得以荣膺编修国史的重任。由此可见,班固有编修史书的能力是他成才的内因,而得到汉明帝赏识是他成才的外因。内因与外因相结合,他才有了成才的可能。
三国时期蜀汉的蒋琬,官至丞相,在诸葛亮死后支撑残局多年,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他是在得到诸葛亮的赏识后才能够出人头地的。原来,青年时代的蒋琬早就在刘备手下做事,因为刘备没有发现他是个人才,在入蜀之前,只让他做个缮写文书的小吏。入蜀之后,虽然政权初建,到处都需要人才,但是刘备也只是任命蒋琬为小小的广都(今四川双流)县令。胸怀大志的蒋琬,当然不会满足于做一个小小的县令,县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用个把时辰就能全部办完,空闲的时间他就喝酒解闷,等待着施展抱负的机会。有一次,刘备因事到广都去,看到蒋琬不但不来迎接他,竟喝醉了酒在家里睡大觉,就不由得龙颜大怒,下令要把蒋琬处以死刑。后来经人说情,虽然免除死罪,但是还是被撤掉了县令的官职。可是诸葛亮具有伯乐的眼力,他认定蒋琬是匹千里良驹,重新把蒋琬提拔起来做官,担任尚书郎和东曹掾的职务。后来当诸葛亮自己出师北伐之际,还进一步重用蒋琬,任命他和张裔一起担任代理丞相的职务。从此,蒋琬这匹千里良驹终于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他尽心竭力地在后方筹集粮草,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解除了诸葛亮的后顾之忧,使他能竭尽全力在战场上与老对手司马懿斗智斗勇。当诸葛亮感到自己年老力衰,将要不久于人世的时候,他多次上书后主刘禅,建议在自己死后由蒋琬接替他的职位,所以后来蒋琬终于成了支撑蜀汉政局的出色人物。要是没有诸葛亮这位伯乐,识别出蒋琬是匹千里良驹,则蒋琬可能永无作为。由此可见,蒋琬自己的才干是他能够成才的内因,而诸葛亮对他的赏识则是蒋琬得以成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外因。
东晋十六国前秦的王猛,因为秦王苻坚赏识他的能力,才做到辅国将军职位的,王猛年轻时家里很穷,靠卖畚箕〔ben ji本机〕维持生活。他人穷志不短,刻苦学习,广读兵书,希望将来能做一名将军,可是没有人能赏识王猛。人们总以为这个破衣烂衫满身虱子卖畚箕的小伙子,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一年,东晋的大将桓温带兵北伐,到了关中,屯兵霸上。王猛认为出头的机会来了,就去拜见桓温。他见了桓温,一面捉着身上的虱子,一面侃侃而谈,分析当时的形势,表示自己对政局的看法。然而桓温并非伯乐,他对这个古怪的青年人的谈论将信将疑,认不清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匹千里良驹,正在那里咻咻长鸣。他听完王猛的谈话以后,没有收留贤才的意思,而是把王猛打发走了。后来桓温班师南归时,虽然曾经打算把王猛带走,可是王猛已经认清了桓温的真面目,认为他不是自己所应投靠的人,所以没有跟着走,而是依旧留下来卖他的畚箕,等待着真正赏识他的人。秦王苻坚听人介绍了王猛的情况以后,认为这是一颗被埋没在草丛中的珍珠,赶快派人去把王猛请来面谈。这一次,情况不同了,王猛侃侃而谈,苻坚侧耳静听,还一边听,一边不断地点头表示赞同。一席话使苻坚认定王猛是匹千里良驹,立刻决定予以重用。先任命王猛为中书侍郎①,不久提升为中书令②兼京兆尹③,后来又派他做吏部尚书④,拜为辅国将军。一年之中,把王猛的官职提升了五次,那年王猛才36岁。从此,王猛脱去了长满虱子的破衣烂衫,扔下了他赖以口的畚箕,帮助苻坚大刀阔斧地革新政治,尽其所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前秦拥有了王猛这样的人才,国势从此蒸蒸日上,很快成了北方的一个强国。
南宋初年富有改革精神的学者汪应辰,如果没有被他家乡玉山县(今江西玉山)的县尉喻樗〔chu出〕发现是个英才少年,决成就不了他后来的一番事业。汪应辰是信州玉山人,自幼凝重老练,五岁就知道用功读书,与人应对常常出语惊人,并且多识奇字,为人们所称道。他父亲是玉山县衙的弓箭手,既没有社会地位,也没有多少文化修养,家里又很穷,晚上买不起灯油照明。汪应辰想多读点书,只好自己上山去拾些干枯的树枝来,晚上点燃了当作灯火照着读书。他在家乡私塾里读了两年以后,塾师已没有能力再教他,而他的家庭实在无力供他到县学里去读书。当时正巧有位叫喻樗的学问家被派到玉山县任县尉。他到任后,发现玉山县很闭塞,文化落后,于是就大力扩充县学,培养人才。他听说县衙有个弓箭手的儿子叫汪应辰,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就叫去当面考试。一见面,喻樗见汪应辰英俊而有灵气,十分高兴,就出了个“马蹄踏破青青草”的上联,叫汪应辰对个下联。汪应辰立即脱口而出:“龙爪拿开白白云”。小小的孩子一出口居然就是象征皇帝的龙,使喻樗感到十分惊异,认定汪应辰长大了必定是国家栋梁,就留他在县学里读书,免收学费,还供给食宿。过了两年,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汪应辰18岁那年,喻樗叫他到京城临安(今杭州市)去参加进士考试。汪应辰在试卷中提出了“为治之要,应以至诚为本”的名言,使宋高宗看了大受感动,御笔亲点他为头名状元。从此,玉山县弓箭手的儿子一步登天,成了全国闻名的新科状元,开始走上了做官的道路。后来汪应辰先后做过吏部郎官、秘书少监、代理吏部尚书等官,还被派到四川去做制置使①兼成都知府,最高官职一直做到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读学士②。他每到一处,都要进行澄清吏治、节省开支的改革,颇得人心。后来汪应辰受到奸臣排挤,被贬官。他回到家乡,开馆授徒,为发展家乡的文化教育贡献力量。人们对汪应辰的成长深有感慨地说:一个弓箭手的儿子,如果没有县尉兼岳父喻樗的大力提携,是决不能出人头地的。当然,他自己的刻苦努力,也是他能成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讲了许多千里驹遇伯乐的故事,最后仍然要回过头来强调一下前面说过的话,这就是:千里驹首先必须自己具有能千里奔驰的能力,这是依靠自己努力刻苦锻炼而成的,这是内因。伯乐相马,把千里驹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使之得以受到重用,撒蹄奔腾,这是机缘,只是一种外因。一匹货真价实的千里驹,一时遇不上伯乐,甚至一辈子遇不上伯乐,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大多数出类拔萃的千里驹,早晚总会有伯乐赏识,把它挑选出来,使之能千里奔驰的。一匹又懒又笨的驽马,是决不可能遇到伯乐式的人物,硬是把它拉来充当千里驹的,因为它根本不具备千里奔驰的能力,最后必然会倒毙在路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