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元宵放火》注释,意译与解说
田登①作郡, 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②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 “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老学庵笔记》
【注释】
①田登: 宋时人。曾作郡守。②上元: 阴历正月十五日。夜晚称“元宵节”。
【意译】
宋时有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要人们避讳他的名字,如有人触犯,必定大发脾气,不少吏卒为此而被当众鞭笞毒打。于是,全州人都把与“登”同音的“灯”,改说成“火”。正月十五元宵节要放花灯,允许百姓到城里游览观赏,官吏就写了一个公告贴在街上,写道:“本州按照习惯放火三日。”
【解说】
古人是非常讲究尊卑等级的,所谓“三纲”,体现的就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尊卑等级关系。除此而外那种尊卑观念几乎无处不在,甚至渗透进日常生活的微言琐行之中,譬如避讳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古人不敢直呼君主或尊长的名字,似乎尊贵的名字在贱口中说出,便要掉价似的,甚至或许会冲了尊者的好运。于是凡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甚至声音相同相近的字面,都要用种种手法来加以回避,结果便闹出了许多滑稽的事情。譬如为了避开唐代皇帝李世民的“民”字,柳宗元就在《捕蛇者说》中把“民风”写成“人风”。更有甚者,那些取了与尊者相同名字的人,也必须被强行改名换姓,如汉武帝时当过会稽太守的庄助,在汉明帝时为避刘庄的名,就被改成了严助,而春秋时的田恒,在汉文帝刘恒时,则被改成田常。如此等等,实在是叫现代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因为,经过“批四旧,立四新”,许多人都把取伟人的名字,作为一种表示仰慕的时髦做法,文革期间,中国大地上曾出现过不可胜数叫“东”或“彪”的人,恰恰正好与古人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过虽然形式完全相反了,而实质却似乎并无多大改观。根深蒂固的尊卑观念,一直像幽灵一样困扰着人们。所以,田登当了州官,不准人说与“登”音近的字,看似十分霸道,却是有其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的。不过,任何高自位置,貌似自尊的人,都是蠢人,他们只能霸道一时,到头来都会成为历史的小丑。因为百姓照样是要“点灯”的,光明无法用黑布去扑灭。人们的心里都有一杆公平的秤,是重是轻,不以权势官位为转移。而田登之流的“放火”之举,只会遗笑千年。
【相关名言】
世上强欺弱,人间醉胜醒。
——白居易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关汉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