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佛家之意境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第九节

中国文学的佛家之意境

佛家美学主张人摆脱尘世,摈除俗念,对宇宙和人生进行静观和禅悟,通过妙悟、顿悟以直观生命的本质,最终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因此佛家宣扬的是一种生命宇宙观。梁漱溟在《东方学术概论》中谈道:“儒家不妨谓之心学,道家不妨谓之身学,前者侧重人的社会生命,后者之所侧重则在人的个体生命。”佛家“浑括身心”,“其要在‘破二执’(我执、法执)‘断二取’(所取、能取)”,“生灭托于不生灭,世间托于出世间”或“出世间又回到世间”。刘运好在《文学鉴赏与批评论》中认为佛家美学是一种心境美学,其范畴包括“缘于心境的意境、缘于理性的直觉、缘于有限的无限”。佛家之心境是一种空境,即主体内心的空静,主体通过禅悟达到心灵的空寂,体悟生命的本质。蒲震元在《中国艺术意境论》中指出,儒家美学之主体具有“由直觉顿悟造成的对宇宙人生作超距离圆融观照的审美倾向,即在静观万象中超越社会、自然乃至逻辑思维的束缚,破二执,断二取,由空观达于圆觉,明心见性,实现以主观心灵为本体的超越,获取一种刹那中见永恒的人生体悟”。佛家美学追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空灵澄静的意境和清澈空明的境界。佛家美学思维方式具有圆融性、多义性、模糊性,它容易“造成对大宇宙生命的高度自由的体悟”,主体在“偏于静态的艺术实境中寻求空明本体,达到圆融体悟造成的意境美——一种刹那永恒的人生体悟”,是“在纷纭世态的描绘中寻求空明本体,达到圆融体悟”。唐朝诗人王维在《鹿柴》中写道: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葛晓音在《唐诗宋词十五讲》中指出,王诗“不仅再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融进了高于自然的理想美,诗人通过虚实关系的巧妙处理,将对山水形貌的精细刻画与更富于艺术想象的境界结合起来”,“让每一处景物都能表现出最美的意境,引起穷幽入微的联想”。原诗中“夕辉的暖色与青苔的冷色形成色调互补,林中的静谧与山中的人语形成动静对比,使有限的画面延伸到画外无限的空间,从而以深林中夕阳返照的一角显示出山中的空静意境”。“空山不见人”表现了佛家美学的意境:人的内心因空山而宁静空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