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爷是个地道的农民,性格豁达开朗,一生劳作不辍,把一个农民的本分做到了淋漓尽致。七十八岁划上人生的句号,长埋在他热爱的青山,至今,村里还流传着他爱地护山的故事。
我记事起,四爷爷就是生产队长,他带的生产六队,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队”,他本人也被评为“模范队长”。皆因他带的生产队每年收成都比别的队高。小麦每亩多收一百多斤,秋地瓜又多出二百多斤。
公社领导组织其他村的生产队长来学习,生产队长们背着手把全队六十多亩地走了个遍,也没发现什么蹊跷。当时有人就嘀咕:“浮夸风又来了!”有人还不服气地找到四爷爷,要求说个明白。
四爷爷气定神闲地抽着旱烟,面对一头雾水的伙计们,微笑着说了句:“跟我来。”四爷爷把大伙领到了生产六队的田间地头,用手一指堤堰下倾斜不平的一块块小梯田,打开了话匣子。
“你们来生产六队的路上没看见其他队的堤堰下是什么?棘草丛生,小石头成堆。再看我们六队。”四爷爷用手指着堤堰下的小梯田说:“我充分利用了每块地的坡脚、地边,动员本队壮劳力加班加点把这荒坡垦成薄地,有人笑话我这是在捡芝麻丢西瓜,不在好地上下功夫,寻求歪门邪道。”
“可是你们想啊,每块地的堤堰下都或大或小的有一片棘草丛生的荒坡,如果下点力气整理出来,虽然是贫瘠的薄地,收不了多少粮食,可是全队那么多荒角坡,加起来就是积少成多啊!”
一席话说得大家频频点头。四爷爷的这种做法被公社推广后,在全公社迅速掀起了一股开荒种地的热潮。
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的农民爱惜土地就像爱惜自己的孩子一样,经年累月地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劳作着。已过花甲之年的四爷爷更是视土地如命。
有一年汛期雨水大,一次大暴雨把四爷爷的堤堰冲塌了。四爷爷风餐露宿地蹲在堤堰边干了五天,有人看见四爷爷把被雨水冲刷下来的土,最后一点点地用手捧起来,放到刚垒好的梯田里。那场大暴雨虽冲垮了堤堰,但没流失一捧土,重新筑好的堤堰比家里盖房子打的地基都坚固。
这件事过去几天后,又有人看见四爷爷没事就背着手,在全村人家的堤堰边走来走去,半个月后,村里的老少爷们儿明白了,原来四爷爷是在查看各家的堤堰坚固情况。如果发现谁家堤堰不坚固,随时会被大雨冲塌,四爷爷就会带上镢头、锤子,默默地把堤堰拆了重新垒好。
四爷爷的这个举动在全村引起的轰动,不亚于当年他当生产队长时,带领社员开荒种地。老少爷们儿说啥的都有,有说四爷爷傻的,当队长当傻了,现在什么年代了,都是个人的地了,还操这些心干啥;当然也有说四爷爷是好人的,说他心疼土地才这么做的。
不管别人怎么说,四爷爷每次听到这些议论,总是一笑了之。据说有一次四爷爷喝醉了酒,刚走出家门准备上山,听到有人在街上议论他垒堤堰的事,四爷爷说话了,声音高得如大队的喇叭:“咱们祖祖辈辈靠土地生活着,一捧土就好比一个白花花的大馒头,雨水冲走的是我们的口粮啊!三年自然灾害饿死多少人啊!”说完竟抹着眼泪走向了山坡。从此,再没听到有人议论四爷爷拆堰垒堰的事。
七十岁那年,一向身体硬朗的四爷爷突然得了一场大病,病后痊愈的四爷爷身体大不如前,已基本干不动农活了。为了不让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荒了,四爷爷忍痛割爱把自己爱了一辈子的土地,分给了三个儿子,自己却承包了大队北山的那个“巨石崖”山头。
这个山头是当年日本鬼子进村扫荡前,从飞机上投下一颗炸弹,本想炸毁村子,没想到偏离了方向,炸弹落到了北山上,炸出了一块很大的巨石,这块巨石的平面上能站三十多人,后来被炸的这个山头就叫“巨石崖”了。
四爷爷承包巨石崖山头的事,立刻在村里炸了锅,四爷爷又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这次几乎没有说四爷爷好的,都说四爷爷一场大病带出三分痴来。谁都知道巨石崖山头整年寸草不生,光秃秃的,除了碎石就是深埋地下的巨石,人们在私下调侃:“这糊涂老头图啥呢?难道还想开荒种地,再让乡长组织全乡大队来学习?说完都哈哈大笑。”
两年后,巨石崖山头“脱胎换骨”“改头换面”,从远处望去,昔日那光秃秃的山头竟有了一抹绿色,近处瞧全是易生长能拖秧的爬山虎、常春藤等攀缘植物。四爷爷逢人就说,这叫“养山”。
“第一年我清理了碎石,只要有石头松动的地方,我就设法开出一条水沟来,让雨水滋润进去,再想办法搞点土来灌进去,从别处山上收集点易生长能拖秧的绿色草种子,撒到每条石头缝里,这样石头缝里有了种子和土,就等下场雨了,不愁长不出绿色植物来。”
五年后,巨石崖山头不但长出了大片大片的绿色植物,四爷爷还在条件好的地方种植了槐树、小松树、小白杨等树苗,这些小树苗在四爷爷的精心培育下,成活率竟达到70%以上。
当夏天的雨恣意飘洒在巨石崖山头时,人们看到的不再是山洪倾泻爆发的景象,而是成片的小树林在风雨的洗礼下,青翠欲滴。这时的村民说起七十五岁的四爷爷,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这个老头不简单!”
四爷爷最终累倒在了这片绿色的山上,七十八歲的四爷爷临终时就说了一句话:“死后要埋在巨石崖山上,不要占用土地。”
四爷爷一生不识字,一辈子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更不懂得什么新时代、新思想,但他却懂得,作为一个农民,要珍惜每寸土地,爱惜每片荒山。他怀着对土地的热爱,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我们及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座青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