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遵义章·第五》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遵义章·第五

【题解】

注曰:“遵而行之者,义也。”

王氏曰:“遵者,依奉也。义者,宜也。此章之内,发明施仁、行义,赏善、罚恶,立事、成功道理。”

【释义】

张商英注:依照着去做,就是义。

王氏批注:“遵”就是依照奉行的意思。“义”,就是应该的意思。这一章里,说明了施行仁政、躬行道义、奖赏善行、惩罚罪恶、建功立业、成就功名的办法。

【原典】

以明示下者,暗。

注曰:“圣贤之道,内明外晦。惟不足于明者,以明示下,乃其所以暗也。”

王氏曰:“才学虽高,不能修于德行;逞己聪明,恣意行于奸狡,能责人之小过,不改自己之狂为,岂不暗者哉?”

【译文】

对下属表示自己过于明察的人就会愚昧不明。

张商英注:圣人贤人的统治方法,是明于内而晦于外。只有在“明”上不足的人,才把自己的明察表现给下级,这就是他愚昧不明的原因。

王氏批注:才华学识虽然高,不能在德行上有所修养;以自己的聪明逞能,肆意从事奸猾狡诈之事;责备他人小的过错,却不纠正自己过分的举动,难道不是愚昧不明吗?

【评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把别人的缺点看得很透彻、很清楚的确是聪明的,但也要给智慧不如自己的人留有余地,这对自己是一种很高的修养。对别人忍耐和宽容,这样才可以服众。否则,就会因为自己的聪明导致对别人的狭隘和过度严格的做法,反过来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是所谓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所以,做领导的千万不要显得太聪明,要懂得大智若愚,内明外晦。聪明在于内心的澄澈,而不一定表现出来,去要求下属,否则,自己就变成了孤家寡人了。

典例阐幽

明于内而憨于外

汉军和楚军在荥阳对峙,汉军的粮道屡屡被楚军袭击,致使汉军处境困难。于是,汉王先是想和项羽议和。但是,在范增的反对下,项羽没有同意。这时,有个陈平向刘邦献出了一条离间计。陈平给汉王分析说:“楚国兵力虽众、将官也很多,但是深得项羽器重的只有亚父、龙且、钟离昧、周殷等寥寥几个。范曾号称亚父,确实是一个天下奇人,智谋之精深,大有凌驾于我汉国众谋臣之上的气概,但是项羽其实在骨子里早就厌倦他很久了。我们要离间,就要把重心放在这个关系上。至于离间其他人和项羽的关系,我们不做重点谋划,要是也成功了,算是运气,没有成功,也会损害他们君臣关系的。”

汉王、吕后以及张良、萧何、曹参都表示了此计策很好。于是,陈平就向汉王讨要了三万斤黄金去打点这条计策。陈平过去在楚国的时候曾经有过贪污的记录,但是,汉王对陈平的这个要求却没有丝毫的迟疑,马上就叫萧何拿出三万斤黄金,让陈平打点楚国君臣。以后的事实证明,陈平没有从这三万斤黄金里克扣一分一毫自己享用,并且成功离间了范增和项羽的关系,致使范增离项羽而去,并且疮发死于途中。

大智若愚,内明外晦

据说,在舜未登上天子位的时候,他的异母弟弟象,为图占家业,几次要谋害他。昏聩的父亲和后母也总是偏心、纵容象。有一次,父亲和后母找舜,说谷仓顶坏了,要他爬上去修理。当舜一上到仓顶,父、母、弟弟就抽了梯子,放起一把火想要烧死他。幸亏他撑起大斗笠,乘着一阵大风往下一跳,才得脱险。

另一次,父亲和后母让舜去淘井。那井很深,刚把舜吊到井底,上面的人就收了绳子,推下几大堆泥土去,以为这一回舜死定了。象很高兴,没想到,当他来到舜的卧室时,却看见舜正坐在床上弹琴。这是咋回事?原来那井底还另有一个出口,舜是从那里脱生的。这一下,象惊呆了,他悔恨、羞惭不已,上前向哥哥道歉。舜呢,显得若无其事的样子,他微微一笑,说:“我并不计较。”

有一次,万章与孟子谈论到这个故事中的舜。万章认为,舜或者是糊涂,或者是伪善,二者避居其一。孟子则不同意这种看法。万章说:“怎么不对?两件事中,都表现出舜并不知象要害他,这岂不是糊涂?”孟子说:“怎么不知道!只不过舜对弟弟仁慈罢了。”万章说:“依您之见,舜是心里忧心忡忡,表现得却像没那么回事,这岂不是强颜为欢,是十足的伪善吗?”孟子直摇头:“不,这怎么叫伪善?既然象已承认自己错了,有悔改之意,舜又怎能不高兴?这不叫伪善,叫宽宏大度啊。”

不计前嫌得人心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骄奢淫逸,民不聊生,各路豪杰和农民起义军纷纷兴起,与王莽政权抗争。结果,王莽政权被推翻了。然而在王莽政权倾覆之后,各路豪杰为争皇位,又打得不可开交,其中就有一支由刘秀领导的队伍。刘秀用大司马的名义,召集人马,又招募了4000精兵。他的部将任光向天下宣告说:“王郎冒充刘氏宗室,诱惑人民,大逆不道。大司马刘公从东方调百万大军前来证伐。一切军民,归顺了,既往不咎;抗拒的,决;卞宽恕!”任光还派骑兵把这个通告分发到巨鹿和附近各地。老百姓看到了通告,纷纷议论,把消息越传越远。王郎手下的兵将听到了,都害怕起来,好像大祸临头似的。

刘秀亲自率领4000精兵,打下了邻近好几座县城,势力渐渐大起来。没过多少日子,又有不少地方首领,看到通告,率兵投靠刘秀,于是刘秀向巨鹿发起了攻击。

不久,刘玄也派兵来征伐王郎。两路大军联合起来,连续攻打了一个多月,仍然没有攻破巨鹿城。有几位将领对刘秀说:“咱们何必在这儿多耗时日呢?不如直接去攻打邯郸。打下了邯郸,杀了王郎,还怕巨鹿城不投降吗?”刘秀采纳了他们的意见,留下了部分兵马继续围攻巨鹿,自己带领着大军去攻打邯郸,接着连打了几个胜仗。王郎的军队支持不住,就打开城门,献城投降。刘秀率领大军进入邯郸,杀了王郎。

刘秀住进了王郎在邯郸修建的宫殿,命令他手下的人检点朝中的公文。这些公文大部分是各郡县的官吏和豪绅大户与王郎之间往来的文书,内容大多数是奉承王郎,说刘秀坏话,甚至帮助出主意剿杀刘秀的。对这样的文书,刘秀看也不看,把它们全部堆在宫前的广场上,并召集全体官吏和将士,当着他们的面,把这些文书一把火烧掉了。有人提醒刘秀说:“您怎么就这样烧掉了呢?反对咱们的人都在这里头,现在连他们的名字也查不到了。”刘秀对他们说:“我烧掉这些,就是要向所有的人说明,我不计较这些已经过去的恩恩怨怨,好让大家都安心,让更多的人拥护我们。”

劝说的人这才明白过来,刘秀不追究那些曾反对自己的人,那些人就会心安理得地服从刘秀,而不会因为害怕刘秀报复,投入反对刘秀的一方。大伙都佩服刘秀的深谋远虑和开阔的胸怀。一些过去反对刘秀的人,见了刘秀的这种举动,也愿意为刘秀效力了。

【原典】

有过不知者,蔽。

注曰:“圣人无过可知;贤人之过,造形而悟;有过不知,其愚蔽甚矣!”

王氏曰:“不行仁义,及为邪恶之非;身有大过,不能自知而不改。如隋炀帝不仁无道,杀坏忠良,苦害万民为是,执迷心意不省,天下荒乱,身丧国亡之患。”

【译文】

有过错而不能自知,一定会受到蒙蔽。

张商英注:圣人没有过失,不需要反思,贤人犯的过失,一露形迹就能觉悟。有了过失却不知道,这种愚昧蒙蔽太厉害了。

王氏批注:不做仁义的好事,却做邪恶的坏事。自己犯有大错误,自己不知道因此不能改正。隋炀帝杨广施行不仁爱又不道义的政事,杀害忠诚善良的臣子,伤害天下的百姓就是证明。他却执迷不悟,不能反省。最终天下兵荒马乱,落得性命丢失、国家灭亡的下场。

【评析】

只有圣人才没有过错,所以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在于怎样对待错误。自己有了错误不知道的叫做“蔽”,就是自己封闭自己。而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还是不改的,叫做“愎”,所谓“刚愎自用”是也。

最聪明的人是看到别人的过失,引以为鉴,主动克服自身的类似不足;比较聪明的人是自己犯了错误能自觉反省改正;至于有了错误仍执迷不悟,一错到底的,那只有失败了。改,不是终点,更不是成就,它只是一个起点,一个需要你更加倍努力的起点。

典例阐幽

过而改之未晚矣

秦汉时期,匈奴冒顿杀死了自己的父亲,顺利地登上了单于的宝位。没过多久,强盛的东胡便派使者对冒顿说,希望能得到头曼单于生前的千里马。于是冒顿就把大臣们召到一起,向他们征询意见,大臣们都说:“不能把千里马给他们,这可是匈奴的宝马。”冒顿摆了摆手说道:“和人家做邻居,怎么能舍不得一匹马呢?”冒顿就把千里马送给了东胡。

一段时间过后,东胡人以为冒顿害怕自己,就又派使者对冒顿说,希望单于献上一个阏氏。冒顿又召来了大臣,向他们说了这件事,大臣们愤怒地说道:“东胡得寸进尺,竟敢索要阏氏,请您允许我们率兵讨伐他们。”冒顿仍旧说:“和人家做邻居,怎么能吝惜一个女人呢?”就把自己所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

这样东胡就更加狂妄了,竟向西发动侵略。原来匈奴和东胡之间有一片荒芜地带,无人居住,双方各在自己的边缘地带设立守望哨所,但东胡却想独自占有它。

一天,东胡派使者对冒顿说:“匈奴和我们边界哨所相接壤的荒弃地区,匈奴人不能到达那里,我们想拥有它。”冒顿征询大臣们的意见,有的大臣说:“这块地方没有多大用处,让给他们也没有关系。”这时冒顿非常生气地说:“土地是一国之本,怎么可以随便送人呢?”接着他又把凡是说可以给东胡土地的人都杀掉了。于是冒顿上了战马,率领军队攻打东胡,并下达命令:退后者皆斩。

冒顿率兵直奔东胡,由于东胡过于骄傲而没有多加防备,因此很快就被击溃了,于是冒顿很顺利地打败东胡军队,杀死东胡王,并掠走了东胡的人民和牲畜。回国以后,又向南吞并了娄烦和白洋河南王,向西赶跑了月氏。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孙权打算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就派遣使者想和关羽结亲家。关羽大怒,说:“虎女安嫁犬子乎?”诸葛亮听说后,惊叹说:“荆州危险了!”

关羽被杀害以后,刘备激愤交加,起兵伐吴。吴国派诸葛谨来求和,他对刘备说:“陛下认为是给关羽报仇重要呢,还是恢复先帝的江山重要?是一个荆州大,还是天下大呢?如果都重要的话,那么也应该有个先后啊!”刘备在气愤之下,根本听不进去。

蜀主刘备为报东吴杀害关羽之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劝阻,率领数十万大军顺江东下,夺峡口,攻秭归,屯兵夷陵,夹江东西两岸。第二年二月,刘备率诸将从巫峡起,连营扎寨七百里直抵猇亭。

东吴孙权任命宜都太守,年仅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抵抗刘备。陆逊兵少势弱,采用避敌锋芒、静观其变的战略,半年时间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寻找战机。蜀吴大军在猇亭相持达七、八月之久,蜀军兵疲意沮,为避暑热将营寨移至山林之中,又将水军撤至岸上,“舍船就步,处处结营”。陆逊抓住战机,命将士持茅草点燃蜀军营寨,火烧连营七百余里。蜀军土崩瓦解,死伤数万。刘备只好带领残兵败将,由猇亭退到马鞍山,又突出重围,仓皇逃归奉节白帝城,一路留下了上马墩、下马台、下马槽、赵望山、逃出冲、红血巷等10多处历史陈迹。经此一役,蜀汉元气大伤,从此无力问鼎中原。

【原典】

迷而不返者,惑。

注曰:“迷于酒者,不知其伐吾性也。迷于色者,不知其伐吾命也。迷于利者,不知其伐吾志也。人本无迷,惑者自迷之矣!”

王氏曰:“日月虽明,云雾遮而不见;君子虽贤,物欲迷而所暗。君子之道,知而必改;小人之非,迷无所知。若不点检自己所行之善恶,鉴察平日所行之是非,必然昏乱、迷惑。”

【译文】

沉迷某种嗜好而不知道改正的人,就会产生迷惑。

张商英注:沉迷于美酒之中,却不知道美酒消蚀的是我的性情。沉迷于女色之中,却不知道女色消耗的是我的生命。沉迷于财利之中,却不知道财利消减的是我的心志。人本来没有迷惑他的东西,只是迷失自己罢了。

王氏批注:太阳月亮虽然明亮,被云雾遮住以后也是看不见的。圣人君子虽然贤良,被物质欲望迷惑以后也是愚昧糊涂的。君子奉行的道理,是知道错了就马上改正。小人的过错在于,懵懵懂懂一无所知。如果不检点自己所作所为是善是恶,鉴察自己平时行为是对是错,就一定昏庸无道、心神迷乱。

【评析】

人是欲望的动物,有欲望是正常的,但必须把欲望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也就是说,人是欲望的主宰,如果反过来,被欲望所迷惑,那就本末倒置了,就失去了人的本性,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许多人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他们一味地追求玩乐,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的。当有一天青春不再时,才想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恐怕已经为时晚矣。

典例阐幽

怀与安,实败名

阖闾是春秋时代吴国的君主,他用孙武、伍员为将领,打败了楚国,孙武献计说:“出兵应该以义为号召,才师出有名,因为楚王无道,我们才打败了他。现在应该找到太子建的儿子,把他立为国君,让他主持楚的宗庙社稷。这样,楚国安定了,也感念吴国的恩德,世世代代进贡,你虽然赦免了楚国,实际上却得到了楚国。”但阖闾贪图彻底灭楚的利益,不听孙武的话。不久,楚国大臣申包胥到秦国,在朝廷上痛哭请求援助,终于求来救兵打败了吴国。

重耳是春秋时晋国公子。周襄王八年,晋国发生动乱,重耳逃到齐国,齐王把美女齐姜嫁给他,齐姜不但美丽,也很贤惠,重耳迷上了她,朝夕欢宴,一直过了七年安逸的日子,没有了当初的远大志向。他的随从都着急了,幸亏齐姜贤德,和他们一起想办法。于是,齐姜把重耳喝醉了,随从们连被子带席子一起把重耳弄了出来,走了一百多里才清醒。后来,重耳回到晋国,振兴国家,称霸诸侯——他就是晋文公。

迷于外物的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宋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也同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他兄长宋哲宗无子,死后传位于他,在位25年。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署名签字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宋徽宗刚即位时,也曾雄心壮志想要当个好皇帝。但是宋徽宗只是一个艺术家,他既没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也不懂得如何识人辨才,更不知道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宋徽宗在位的二十多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重用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竟将父亲留下的当时世界上百分制七十的财产给花光了。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后来,还爆发方腊、宋江等领导的民变。宋徽宗贪好女色,宰相王黼竟然领着皇帝去逛妓院。这样的皇帝,最终便导致了北宋时代的灭亡。

【原典】

以言取怨者,祸。

注曰:“行而言之,则机在我,而祸在人;言而不行,则机在人,而祸在我。”

王氏曰:“守法奉公,理合自宜;职居官位,名正言顺。合谏不谏,合说不说,难以成功。若事不干己,别人善恶休议论;不合说,若强说,招惹怨怪,必伤其身。”

【译文】

因为语言招致怨恨,一定会有祸患。

张商英注:行动以后再说话,那么事情的主动权就在我手中,而灾祸在别人身上了;说话以后而不去做,那么事情的主动权就在别人手中,而灾祸在我身上了。

王氏批注:遵守法律,一心为公,道义就在自己这边。身居官职,名义正当,道理才讲得通。应该劝谏却不劝谏,应该说明却不说明,是很难成就功名的。如果事情与自己无关,别人的好与坏就不要跟着议论。不该说,非要说,招惹埋怨罪责,必定伤及自身。

【评析】

俗话说:“祸从口出。”人的许多麻烦和灾祸是由于言语上太随便,不慎重。管不住自己嘴的人,不仅容易伤人,而且容易闯祸。当然,慎言不是不说话,慎言是该说话的时候就说,不该说话的时候就永远不要说。说话必须掌握一个“度”,如果越过这个“度”,信口开河,暴露出来的东西会让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吃亏受罪的是自己。所以,成大事的人,都是缄默寡言,慎行而谨言。正如《易经》所说:言语是产生祸患的台阶。

典例阐幽

言行不要太出格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因此,小时候就是与一帮穷哥们在一起玩耍。到他做了皇帝之后,那些昔日的穷哥们就自然少不了要到京城来找他。他们总是在想,自己与朱元璋是从小一起玩大的,朱元璋怎么也得念在昔日共同受罪的情分上,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吧。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现在身为一国之君,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揭他的老底,因为这样会有损于皇上的威严。

有位跟朱元璋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来见朱元璋,费了好大的周折,总算进了皇宫。一见到朱元璋,这位老兄便不顾周围还站着众多的文臣武将的情况,冲着朱元璋大叫大嚷起来:“哎呀,朱老四,如今你当了皇帝,可真是威风啊!你还认识我吗?当年咱俩可是一块儿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的面,用为瓦罐煮豆子。豆子还没煮熟呢,你就先抢了起来吃,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瓦罐撒了一地。你当时吃得太急了,豆子都卡在嗓子眼儿里了,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你不记得啦!”

这位老兄还在那继续喋喋不休地唠叨个没完,而宝座上的朱元璋却再也坐不住了。在朱元璋看来,这个人也太不知趣了,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自己的短处,而且自己现在是皇帝了,他这样说,让自己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将这个儿时的穷哥们杀了。

这位老兄就是说话不分场合,不注意听者的身份,随心所欲地说话,口无遮拦,结果将自己一步步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谨慎开口,言多必失

晋武帝司马炎是统一三国,建立晋朝的开国之君,然而一提到他的继承人皇太子司马衷,他心中总觉得不是滋味。

司马衷实在才德均差。当他在洛阳皇城中看到那些饥肠辘辘的穷人时,竟然好奇地问:“这些人为什么不吃肉呢?”由此可见这“阿斗”太子毫无社会知识,迟钝得近乎痴呆。

与太子相反,贾妃则是精明、果敢、早熟的人。她性妒忌而多权诈,太子既敬畏她,又盲目依附于她,因此,太子宫中的其他嫔妃侍御,极少有人能得到他的宠幸。然而一提到继统的这位皇太子,心中总有些不安。满朝文武大臣则都将对太子的异议藏在心底,无人敢明言。但是,在凌云台一次盛大的宴会上,功臣卫瓘忍不住了。他借酒装醉,一边摸索着靠近御座,一边酒话喃喃道:“臣想对陛下谈一件事。”晋武帝说:“卫公想说的是什么呢?”卫瓘几次欲言又止,只是用手抚摸着那御座,继续喃喃自语:“这么精美绝伦的御座,多可惜啊!”皇帝心中明白:大臣是怀疑太子资质鲁钝,将来不能亲理政事。但是,聪明的武帝只是笑着说:“卫公呀,你真的是大醉了吧!”卫瓘自知劝谏无用,也就不再进言了。

作为太子的司马衷作为太子的司马衷,对这一切毫无反应。而贾南风则因此对酒后吐真言的卫瓘恨得咬牙切齿,但她只能把这份怨恨隐藏在内心深处。因为从当时的形势上看,她还不具备抛头露面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与人角逐的实力。

司马炎一死,太子司马衷便沿例登上了皇位,贾南风利用皇后的地位想除掉卫王藿。她审时度势,周密分析各藩王之间关系的亲疏,权衡各家实力的强弱,终于选准了一个突破点:她发现司马亮与司马玮感情不和,而司马亮又与昔日借酒发过“御座可惜”的慨叹的卫瓘交往密切。于是,贾南风决定拉拢司马玮,斗倒司马亮,同时去掉卫瓘。

永平元年六月,贾南风秘密指使心腹将密诏火速送到司马玮府中,诏称司马亮与卫罐二人预谋篡夺皇位。司马玮遵照密旨率兵包围了司马亮和卫王藿府邸。司马亮被杀,卫璀及其子孙九人同时遇害。

想必卫罐至死也不明白自己的谋反之罪从何而来!他怎么能想到,这一切灾难都是因为“御座可惜”的那一句话呢?

该闭嘴之时就闭嘴

贺若敦是南北朝时期晋国大将。此人平素自以为功高才大,不甘心居于同僚们之下,看到别人做了大将军,唯独自己没有被晋升,心中十分不服气,口中多有抱怨之词,决心好好大干一场。

不久,他奉命参加讨伐平湘洲战役,打了个胜仗之后,全军凯旋。这应该算是为国家又立了一大功吧,他自以为此次必然受到封赏,不料由于种种原因,他反而被撤掉了原来的职务,为此他大为不满,对传令史大发怨言。

晋公宇文护听说之后,十分震怒,把他从中州刺史上调回来,迫使他自杀。临死之前他对儿子贺若弼说:“我有志平定江南,为国效力,而今未能实现,你一定要继承我的遗志。我是因为这舌头把命都丢了,这个教训你不能不记住呀!”说完了,便拿起锥子,刺破了儿子的舌头,想让他记住这个教训。

光阴似箭,斗转星移,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贺若弼做了隋朝的右领大将军,他没有记住父亲的教训,常常为自己的官位比他人低而怨声不断,自认为当个宰相也是应该的。不久,还不如他的杨素做了尚书右仆射,而他仍为将军,未被提拔,他气不打一处来,不满的情绪和怨言便时常流露出来。

后来,一些话传到了皇帝耳朵里,贺若弼被逮捕下狱。皇帝杨坚责备他说:“你这个人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以为是,自以为别人不是的心太猛;随口胡说、目无长官的心太猛。”因为他有功,不久也就被放了。他还不吸取教训,又对其他人夸耀他和皇太子之间的关系,说:“皇太子杨勇跟我之间,情谊亲切,连高度的机密,也都对我附耳相告,言无不尽。”

后来杨勇在隋文帝那里失势,杨广取而代之为皇太子,贺若弼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隋文帝得知他又在那里大放厥词,就把他召来说:“我用高颍、杨素为宰相,你多次在众人面前放肆地说‘这两个人只会吃饭,什么也不会干’。这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是我皇帝也是废物不成?”贺回答说:“高颍是我的老朋友,杨素是我舅舅的儿子,我了解他们,我也确实说过他们不适合担当宰相的话。”这时因他言语不慎,得罪了不少人,朝中一些公卿大臣怕受牵连,都揭发他过去说的那些对朝廷不满的话,并声称他罪当处死。

隋文帝对贺若弼说:“大臣们对你都十分的厌烦,要求严格执行法度,你自己寻思可有活命的道理?”贺若弼辩解说:“我曾凭陛下神威,率八千兵渡长江活捉了陈叔宝,希望能看在过去的功劳上,给我留条活命吧!”隋文帝说:“你将出征陈国时,对高颍说:‘陈叔宝被削平,我们这些功臣会不会飞鸟尽,良弓藏?’高颍对你说:‘我向你保证,皇上绝对不会这样。’是吧?等到消灭了陈叔宝,你就要求当内史,又要求当仆射。这一切功劳过去我已格外重赏了,何必再提呢?”贺若弼说:“我确实蒙受陛下重赏,今天还希望格外的赏我活命。”隋文帝考虑了一些日子,念他劳苦功高,只把他的官职撤了。

【原典】

令与心乖者,废。

注曰:“心以出令,令以心行。”

王氏曰:“掌兵领众,治国安民,施设威权,出一时之号令。口出之言,心不随行,人不委信,难成大事,后必废亡。”

【译文】

命令同心意相违背,那么做事就会半途而废。

张商英注:心意是用来发布命令的,命令是用来贯彻心意的。

王氏批注:掌管将士和百姓,治理国家,安定民心,设置威势和权力,临时发出一道号令,却只是随口说说,心里并没有跟随着做。自己不能够被人信赖,一定很难做成大事,过后一定被废黜、灭亡。

【评析】

法规的制定必须要代表民心、民意,而法规的执行则要出于真心实意,如果二者相悖,则万事难成。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般出于两种原因:其一是领导者不能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反而要求别人去那样做。这种领导在单位里根本没有权威可言,而他的政策、制度也没有人会认真执行。《大学》说:如果政策法令违反了百姓的愿望,他们就不会听从。

典例阐幽

锐意改革则国强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其服上褶下绔,有貂、蝉为饰的武冠,金钩为饰的具带,足上穿靴,便是骑射。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而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相传,邯郸市西的插箭岭就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训练士卒的场所。

战国时,今河套地区属赵之云中郡九原县地。杰出的社会改革家赵武灵王,曾一度君临北至阴山西达高阙塞的西北边疆地区。

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而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赵国眼看着被别国兼并。

赵国地处北边,经常与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触。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他对手下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

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可是“胡服骑射”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就遭到许多皇亲国戚的反对。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拒绝接受变法。赵武灵王驳斥他们说:“德才皆备的人做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对策的,怎样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就怎样去做。只要对富国强兵有利,何必拘泥于古人的旧法。”赵武灵王抱着以胡制胡,将西北少数民族纳入赵国版图的决心,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拦,毅然发布了“胡服骑射”的政令。赵武灵王号令全国着胡服,习骑射,并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胡服在赵国军队中装备齐全后,赵武灵王就开始训练将士,让他们学着胡人的样子,骑马射箭,转战疆场,并结合围猎活动进行实战演习。

公子成等人见赵武灵王动了真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在下面散布谣言说:“赵武灵王平素就看着我们不顺眼,这是故意做出来羞辱我们。”赵武灵王听到后,召集满朝文武大臣,当着他们的面用箭将门楼上的枕木射穿,并严厉地说:“有谁胆敢再说阻挠变法的话,我的箭就穿过他的胸膛!”公子成等人面面相觑,从此再也不敢妄发议论了。

在赵武灵王的亲自教习下,国民的生产能力和军事能力大大提高,在与北方民族及中原诸侯的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从胡服骑射的第二年起,赵国的国力就逐渐强大起来。后来不但打败了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夺取林胡、楼烦之地,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并设置云中、雁门、代郡行政区,管辖范围达到今河套地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大变革,被历代史学家传为佳话。特别是赵武灵王以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在中原王朝把少数民族看作“异类”的政治背景下,在一片“攘夷”的声浪中,力排众议,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坚决实行向夷狄学习的国策,表现了作为古代社会改革家的魄力和胆识。赵武灵王不愧是一位值得后人纪念和效法的杰出历史人物。

【原典】

后令缪前者,毁。

注曰:“号令不一,心无信而事毁弃矣!”

王氏曰:“号令行于威权,赏罚明于功罪,号令既定,众皆信惧,赏罚从公,无不悦服。所行号令,前后不一,自相违毁,人不听信,功业难成。”

【译文】

后到的命令与先到的命令不统一,那么做事就会失败。

张商英注:号令前后不一,就是心中没有信心而自我毁坏事业了。

王氏批注:命令指示由威势权利而发布,根据功劳罪过来奖赏或者惩罚,命令已经下达,大家都会崇奉惧怕。从大家利益出发奖赏或者惩罚。没有人不心悦诚服。所发布的命令前后不一,自相抵触,人们听到却不相信,功勋事业就难以做成。

【评析】

领导总是朝令夕改,变来变去,这样就会使下属无所适从,他们就会怀疑领导的权威与能力。任何制度在实行之前,一定要谨慎;公布后,除非出现致命的错误,否则一定不要变来变去。朝令夕改的领导,在心理上都是不成熟的表现,要么是太过刚愎自用,要么就是一种极度的自卑心理。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政令不统一或者朝令而夕改,都会使此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典例阐幽

诚信方能立国

晋文公攻打原国,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因此只携带了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可是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

晋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了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就失去了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晋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晋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也向晋文公投降。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原典】

怒而无威者,犯。

注曰:“文王不大声以色,四国畏之。故孔子曰:不怒而威于斧钺。”

王氏曰:“心若公正,其怒无私,事不轻为,其为难犯。为官之人,掌管法度、纲纪,不合喜休喜,不合怒休怒,喜怒不常,心无主宰;威权不立,人无惧怕之心,虽怒无威,终须违犯。”

【译文】

盛怒而没有慑服人的力量,人家就敢于触犯他。

张商英注:周文王治国脸上不动声色,四周国家都畏惧他。孔子说:“不用发怒,但其威严足以使百姓惧怕,就像惧怕斧钺等刑具的惩罚。”

王氏批注:内心如果公平正直,他的愤怒也不会有私心。做事情不轻率,他的行为就不会受到抵触。做官的人,掌管法律、秩序,不该高兴就别高兴,不该生气就别生气,喜怒无常,内心就不能够支配。威势和权力树立不起来,人民心里就不会恐惧害怕。虽然生气却不能够慑服人,终究会被冒犯。

【评析】

威严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和崇高人格的外在表现。这种内在的力量,就不怒自威。反之,表面上的虚张声势不但不能带来威严,相反,它无法掩盖内心的虚弱和苍白,这就是所谓的色厉内荏。

领导者都希望自己有威严,但威严不是发怒可以带来的效果,只有内心的公正、无私才会让人真心折服,这样才能带来真正的威严,周文王虽从不声色俱厉,但四邻国家都怕他,就是这个道理。

在企业中,虽然员工喜欢心思手软的上司,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却应该用一些有力的手段治理企业自由散漫的风气,让员工不敢小视领导的权威,这样才能有效地管好员工,管好企业。

典例阐幽

有威则可畏

周平王是中国东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姬姓,名宜臼。他是周幽王的儿子,母亲是幽王的正室申后。申后是申侯之女儿。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都城镐京经犬戎侵袭,十分残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许、鲁等诸侯拥戴,在申即位,是为平王。为避犬戎,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东迁至洛邑。

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周王朝的国力一落千丈,天子的权威也受到严重的挑战。第一个挑战天子权威的就是郑庄公。因为郑国国力强盛,周平王为了讨好郑庄公,居然主动和郑庄公互换太子为人质,以示两国永久交好。周平王死后,在郑国做人质的太子也死了。太子的儿子得以即为,就是周桓王。

周桓王血气方刚,对自己的父亲客死郑国怀恨在心,加之也非常想摆一摆天子的架子,显露一下天子的权威,因此即位不久就罢免了郑庄公在朝廷上的卿相职位郑庄公回到自己的封国,继续当诸侯国君。他不甘心,为了报复周桓王,派军队跑到洛阳边上给自己撒气,把周天子的麦子割了好几百亩,到了秋天,洛阳附近的小米也熟了,郑庄公故伎重演,又跑去洛阳抢小米,周桓王恼怒非常,但此时的周王朝国力已不及作为诸侯的郑国,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暂时忍耐了。

【原典】

好直辱人者,殃。

注曰:“己欲沽直名而置人于有过之地,取殃之道也!”

王氏曰:“言虽忠直伤人主,怨事不干己,多管有怪;不干自己勾当,他人闲事休管。逞着聪明,口能舌辩,论人善恶,说人过失,揭人短处,对众羞辱;心生怪怨,人若怪怨,恐伤人之祸殃。”

【译文】

喜好正直的名声而当面去侮辱人家,自己必会遭殃。

张商英注:自己想要博取正直的名声,从而将别人置于拥有过失的境地。这是自取灾祸的途径。

王氏批注:话虽然诚恳却冒犯了君王,不满意的事情于己无关,过分干涉就会被责备。与自己的职位不相关的闲事不要去管。倚仗自己聪明、能言善辩,谈论别人的好与坏、对与错,揭露别人的伤疤短处,当众羞辱他人,导致别人心里产生责怪怨恨的念头,别人如果责怪怨恨你,恐怕会有伤害你的祸事。

【评析】

作为领导,首要的一条是尊重别人,对犯错的属下,批评要就事论事,不要侮辱别人的人格,揭别人的疮疤和短处,嘲笑不如自己的人,以此显示自己的身份,或者以此取乐,必然召来怨恨和祸殃。

关于立身处世的道理,自古以来的先贤们都认为,应该严以律己而宽以待人。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宽以待人,则不但可以赢得尊重和友谊,还能尽量不得罪人,不为将来埋下隐患。凡是多为别人设身处地想一想,不对可以原谅的人苛求责备,既能使对方知错就改,又会对你心存感激,欲以回报。这实在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典例阐幽

朱棣乱杀无辜

方孝孺是明朝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朱棣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朱棣答应了他。南京陷落后,方孝孺闭门不出,日日为建文帝穿丧服啼哭,朱棣派人强迫他来见自己,方孝孺穿着丧服当庭大哭,虽然反复劝他归顺,不听。朱棣要拟即位诏书,大家纷纷推荐方孝孺,所以命人将他从狱中召来,方孝孺当众号啕,声彻殿庭,朱棣也颇为感动,走下殿来跟他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弼成王来了。”方孝孺反问:“成王在哪里呢?”朱棣答说:“已经自焚。”方孝孺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朱棣说:“国家要依赖年长的君王。”方孝孺又说:“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说:“这是朕的家事!”并让人把笔给方孝孺,说:“写即位诏书这件事非先生不可啊!”方孝孺奋笔疾书,写下“燕贼篡位”几个字,掷笔于地,边哭边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发怒地说:“你难道不顾全你的九族了吗?”方孝孺奋然作答:“就算株连十族又能把我怎么样!”骂得更加起劲了。

朱棣气急败坏,恨他嘴硬,叫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撕至耳根。方孝孺血涕纵横,仍喷血痛骂,朱棣厉声道:“怎么能让你这么快就死掉呢?应当灭十族!”朱棣一面将他关至狱中,一面搜捕其家属,押解到京城,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一杀戮。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

最终,朱棣就在九族之上又加一族,连他的学生朋友也因此而受牵连。这就是亘古未有的“灭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凌迟处死!入狱及充军流放者达数千。

刘备不忍小恶杀张裕

《三国志周群传》中说过刘备“少须眉”。在古代,胡子、眉毛稀少,被认为没有男子汉气概。

刘备刚来到西蜀时,嘲笑刘璋手下的官员张裕胡须茂盛,他说:“我老家涿县,姓毛的特别多,四面八方都是姓毛的,所以有人说:‘诸毛绕涿居’。”“涿”通“豖”,就是“猪”的意思,这是骂张裕的嘴巴是猪圈。

张裕大怒,又不便发作,一抬头,看见刘备没长胡子,脑子一转,笑眯眯地回答:“从前有个人,是上党郡潞县的县令,后来调到你们涿县去当了县令。辞官回家后,给人写信,觉得不管写‘潞君’还是‘涿君’,都体现不了自己的身份,于是落款‘潞涿君’”。“潞涿君”就是“露啄君”,这叫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潞涿”和“露啄”同音,这是嘲笑刘备嘴上无毛、下巴光光。

刘备没占到便宜,很是生气,但又不好发作,他把这口气忍住在了心里。

后来刘备赶跑了刘璋,做了西川之主,张裕成为他的下属。刘备一直对他印象恶劣,终于找了个理由,把他给治了个死罪。诸葛亮不知道张裕跟刘备的这档子事,写信给刘备求情,说张裕是个人才,杀了可惜。刘备的回答也十分幽默:“芳兰生门,不得不鉏。”这话简直是给所有“聪明人”的一声当头棒喝。没分寸感的“聪明人”,在哪里都很难有好下场,你还没法怪人家领导不识货。兰花是好东西,可是长得不是地方,挡了人家的道儿,能不给锄掉吗?

【原典】

戮辱所任者,危。

注曰:“人之云亡,危亦随之。”

王氏曰:“人有大过,加以重刑;后若任用,必生危亡。有罪之人,责罚之后,若再委用,心生疑惧。如韩信有十件大功,汉王封为齐王,信怀忧惧,身不自安;心有异志,高祖生疑,不免未央之患;高祖先谋,危于信矣。”

【译文】

对于自己任命的人杀戮侮辱,这样的统治是非常危险的。

张商英注:别人谈论他的统治灭亡时,危险也就伴随到来了。

王氏批注:臣子有大的错误,施加了严酷的刑罚,过后如果再任用,必然有灭亡的危险。犯法的人,惩处以后如果再委以重任,他心里就会产生猜疑和恐惧。比如韩信因为有大功十件,强迫刘邦封他为齐王。韩信心里怀有深深的恐惧,自身不能安宁,心里产生了叛离之心,被高祖刘邦所猜疑,因此有未央宫的悲惨结局。高祖谋划在先,使韩信感受到了不安全。

【评析】

作为一个领导,最难的事还是用人,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关键的职位。用人存疑就会带来谗言和污蔑,随之而来的则是对自己信任的属下的侮辱和迫害。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伤害了有能力的下属,也同时危及自身的安全。

典例阐幽

项羽以“疑”防“疑”

项羽进驻咸阳后,大封天下,共分封了18路诸侯,而这其中的许多受封者确是项羽不喜欢的。张良辅佐的韩王成就是其一。

原来,项羽一则恼怒张良辅佐刘邦,先于自己而进关中,张良是韩王的人,因此项羽就迁怒于韩王;再者,韩王在项羽的作战过程中,也确实毫无战功可言,特别是项羽一路西行向关中进军时,韩王成竟没有紧紧相随,这就表明韩王成对项羽不够忠心,对项羽是一种侮辱,因此项羽一定要侮辱韩王成一下。于是,在一个个诸侯被封了王,都回到自己的封地以后,项羽反而命令韩王成不必回到封地去,而是先同他一起回彭城,并且要求张良也一同前往,实际上,他是想把两人软禁在自己的身边。

项羽一度考虑废掉韩王成,而让吴县县令郑昌做韩王。多亏了张良在项羽面前千般解释、万般道理地告诫项羽,韩王成才免于被罢黜,并在被软禁一个月后,获得项羽许可,回到了韩国封地。

可是风云突变,刘邦突然起兵杀回关中,与项羽争夺天下。项羽考虑到不能让刘邦的势力继续扩大,特别是在西边的韩国,必须成为自己坚实的门户,自己需要完全掌控韩国。于是,闪念之间,他就下令立即诛杀韩王成,改立郑昌为韩王。

韩王的被杀,直接逼迫张良投靠刘邦,以后的事实证明,另立韩王,没能帮助项羽抵挡刘邦大军,而张良加入刘邦队伍却大大加速了项羽力量的消亡。

韩世忠巧计破金兵

南宋初期,高宗害怕金兵,不敢抵抗,朝中投降派得势。主战的着名将领宗泽、岳飞、韩世忠筹坚持抗击金兵,使金兵不敢轻易南下。

公元1134年,韩世忠镇守扬州。南宋朝廷派魏良臣、王绘等去金营议和。二人北上,经过扬州。韩世忠心里极不高兴,生怕二人为讨好敌人,泄露军情。可他转念一想,何不利用这两个家伙传递一些假情报。等二人经过扬州时,韩世忠故意派出一支部队开出东门。二人忙问军队去向,回答说是开去防守江口的先头部队。二人进城,见到韩世忠。忽然一再有流星庚牌送到。韩世忠故意让二人看,原来是朝廷催促韩世忠马上移营守江。

第二天,二人离开扬州,前往金营。为了讨好金军大将聂呼贝勒,他们告诉他韩世忠接到朝廷命令,已率部移营守江。金将送二人往金兀术处谈判,自己立即调兵遣将。韩世忠移营守江,扬州城内空虚,正好夺取。于是,聂呼贝勒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向扬州挺进。

韩世忠送走二人,急令“先头部队”返回,在扬州北面大仪镇(分江苏仪征东北)的二十多处设下埋仗,形成包围圈,等待金兵。金兵大军一到,韩世忠率少数兵士迎战,边战边退,把金兵引人伏击圈。只听一声炮响,宋军伏兵从四面杀出,金兵乱了阵脚,一败涂地,先锋敲擒,主帅仓皇逃命。金兀术大怒,将送假情报的两个投降派囚禁起来。

【原典】

慢其所敬者,凶。

注曰:“以长幼而言,则齿也;以朝廷而言,则爵也,以贤愚而言,则德也。三者皆可敬,而外敬则齿也、爵也,内敬则德也。”

王氏曰:“心生喜庆,常行敬重之礼;意若憎嫌,必有疏慢之情。常恭敬事上,怠慢之后,必有疑怪之心。聪明之人,见怠慢模样,疑怪动静,便可回避,免遭凶险之祸。”

【译文】

以怠慢轻侮的态度对待应该尊敬的人,这样的人必定是一个凶恶残暴的人。

张商英注:从长幼顺序来说就要尊敬年长的人,从朝廷来说就要尊敬有爵位的人,从贤愚来说就要尊敬有德的人。这三种人都值得尊敬。而在外就要尊敬年长的人、有爵位的人,在内就要尊敬有德的人。

王氏批注:心里欢喜快乐,时时施行恭敬尊重的礼仪。感情上如果憎恶嫌弃,必然会显露出疏远怠慢的表情。时时谦恭有礼地侍奉君主,如果君主淡漠、不恭敬,那一定是内心产生了猜疑责备的想法。聪明的人,见到淡漠的表情,听到猜疑的声音,那么就设法躲避,以免遭遇危险可怕的祸事。

【评析】

对从前尊重的人或者帮助过自己的人,如今对他们却慢慢懈怠了,说明这个人的雄心大志已经懈怠了,意志已经渐渐衰退了。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一些人非常有权有势,我们有求于他,那么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要尊重他,但时间长了,可能认为用不着他了,就慢慢疏远了。但危险也在这里,漫漫人生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需要人家的帮助,临时抱佛脚往往就没有用了。所以,应该经常性地保持以往的敬意,不忘记你以前曾经尊敬过的人,不管你今天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典例阐幽

项羽错杀义帝

项羽杀死义帝,给了刘邦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刘邦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讨伐项羽,使项羽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其实,刘邦要做皇帝,即使项羽不杀义帝,他也一定会除掉义帝。项羽杀义帝等于为刘邦登基扫清了一个障碍,同时又成为刘邦讨伐项羽的借口。项羽的政治幼稚于此表现得也相当充分。

项梁起兵反秦之后,主动权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但是,范增错误地总结了陈胜失败的教训,认为其失败的原因是不立楚国君王之后,要求项梁立楚王的后代为王。项梁采纳了范增的意见,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仍号称怀王。

项羽后来大封天下时,在如何处理“义帝”怀王问题上,颇费心思。最开始,项羽召集众将,告诉他们:楚怀王是我家项梁所立的。三年反秦斗争,怀王没有任何功劳,他怎么能够主持盟约呢?真正打江山的是你们大家和我。

因此,项羽把怀王排斥在了大分封名单之外,流放到江南,最后又派人偷偷杀死了他,沉尸江中。诛杀怀王,是项羽在政治上的一大败笔。

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第一次出关到达洛阳,新城三老董公建议刘邦为义帝发丧,公开讨伐项羽。刘邦接受了这个建议,为义帝发丧,还脱掉衣袖放声大哭,整整为义帝哭祭了三天,并派使者遍告天下诸侯:义帝是天下的共主,如今项羽先则流放义帝,继则将义帝杀害,这是大逆无道之举。希望天下的诸侯能够与我一道讨伐诛杀义帝的逆贼。诛杀义帝,成为项羽在政治上陷于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成为刘邦在政治上打击项羽的一面正义的旗帜。

朱元璋不念旧情除功臣

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得天下,公元1381年统一中国。战场上的硝烟还未散尽,朱元璋就对功臣发动有计划的屠杀。

1380年,“有人”告发宰相胡惟庸谋反,说他企图勾结东方大海中的日本,准备在宴会上杀掉朱元璋。朱元璋把胡惟庸剐了两千多刀(鱼鳞剐),屠灭三族。十年后朱元璋的迫害狂又犯了,宣称发现已死了的胡惟庸的新阴谋和新同党,于是展开全面逮捕,连朱元璋最尊敬的开国元老,朱无璋的儿女亲家,七十七岁的李善长也包括在内,共杀死了二万余人。朱元璋还煞有介事地为这次大屠杀编撰了一本书,名“奸党录”,附录李善长的供词,全国每个官吏人手一本,令其人人自危。

公元1393年,朱元璋发动第二次屠杀。“有人”告发大将蓝玉谋反,蓝玉下狱,在酷刑下“召认”准备发动兵变。蓝玉被凌迟处死,屠灭三族。根据“口供”(在灭绝人性的酷刑下,要什么口供就有什么口供)牵引,屠杀二万余人,其中有一个公爵,十三个侯爵,两个伯爵。刑场上的鲜血大概能汇成一条小溪了。朱元璋又为这次大屠杀编撰了一本书,名“逆党录”,昭告全国。

在朱元璋统治时期,朝中人人自危,每时每刻都担心飞来横祸,官员们每天早上入朝,即跟妻子诀别,到晚上平安归来,合家才有笑容。

李善长是朱元璋的第二大谋臣和功臣,和朱元璋是儿女亲家。但朱元璋对他仍不放心,必欲去之而后快。恰好其弟李存义和胡惟庸联姻,朱元璋便借此大做文章,系指使坐罪胡惟庸案的丁斌(李善长的私亲)告发李存义曾交通胡惟庸谋反。狱吏对李存义父子施以重刑,二人熬刑不过,只好按狱吏的主意(实则是朱元璋的主意)“承认”是奉了李善长的指使,那时一班朝臣,希承意旨,联章交劾善长,统说是大逆应诛,一桩“谋反案”就此制造出来。此时朱元璋还要故作姿态,说李善长是大功臣,应法外施恩。偏偏太史又奏言星变,只说此次占象,应在大臣身上,须加罚殛,于是太祖遂下了严旨,赐善长自尽。此时李善长已七十七岁,所有家属七十余人,尽行处斩。只有一子李琪,曾尚临安公主,得蒙免死,流徙江浦。既说占象应在大臣,则善长一死足矣,何必戮及家属多至七十余人,可见都是事先安排好做戏给人看的。外如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江南侯陆聚,宜春侯黄彬,豫章侯胡美,即胡定瑞。荥阳侯郑遇春等,一并押赴刑场处斩。

【原典】

貌合心离者,孤。

王氏曰:“赏罚不分功罪,用人不择贤愚;相会其间,虽有恭敬模样,终无内敬之心。私意于人,必起离怨;身孤力寡,不相扶助,事难成就。”

【译文】

表面上关系很密切而实际上怀有二心的人,必定是非常孤立的人。

王氏批注:奖赏和惩罚不根据功劳罪过的实际情况实施,任用臣下也不分辨贤能还是愚昧。君臣相会的时候,虽然举止上有谦恭有礼的模样,却终究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之情。对人有私心,臣下就会产生怨恨和背离的念头。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没有其他人的扶持帮助,是难以做成大事情的。

【评析】

貌合神离,其势必孤,其力必散,其事必败,所以说:“三人同心,其利断金”。领导者最大的悲哀,就是他的团队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大家各有各的小算盘。这样的领导什么事也做不成。我们都知道任何不朽的工程,都是众人合作的成果,能够团结多少人,就能做多大的事情。《吕氏春秋》说:千人同心,就有千人的力量。万人异心,还不如一个人有用。

典例阐幽

同床异梦,其势必孤

楚汉相争期间,刘邦可谓得“道”多助,而项羽则失“道”寡助,本来项羽旗下,文有范增,武有英布,二人均有不世之才,项羽对此二人,却是用而不信,可谓貌合神离。范增屡屡献策,项羽多不采纳。陈平施离间之计,范增饮恨离开项羽。紧接着,刘邦又把英布游说到自己这方来。

最初,齐王田荣反楚,项羽命令手下大将英布出兵,在齐地会师合攻齐。英布称病不去,只派了四千兵去助阵。而在此之前,英布又曾在楚汉彭城大战时袖手,新仇旧怨,让项羽开始对英布不满。

刘邦知道英布和项羽貌合神离后,派出能员随何去策反英布。

随何一见到英布,就分析情势,晓以利害,英布被他说动了,暗中同意背楚投汉。

这时,刚好项羽又派使者来,催促英布发兵一起攻齐。随何听到项羽使者来,就感觉苗头不对,英布虽然和他有默契,但英布为人反复,万一在项羽的压力下生变,不但前功尽弃,自己也因为身在“敌营”而有生命之忧。事不宜迟,便立刻闯进英布营帐中,态度倨傲地对项羽使者吼道:“九江王(项羽给英布的封号)已经归顺了大汉,你们楚国凭什么向我们汉将征兵!”

这一吼,可真是神来之笔,等于把默契表面化,迫使英布的动向明朗化,让英布没有了反复的空间。

这一吼,英布当场呆住,使者也气得起身走人;趁英布还没有回过神来,随何再度逮着时机,打蛇七寸上,立刻对英布说:“事情既然爆开,得赶快杀了使者,以免他回去通报;否则把项羽大军引来,大家都麻烦!”

这时候的英布,已经没有犹疑的余地,立刻杀了使者,策反英布终于完成。项羽被彻底孤立了。

【原典】

亲谗远忠者,亡。

注曰:谗者,善揣摩人主之意而中之;而忠者,推逆人主之过而谏之。谗者合意多悦,而忠者逆意者多怨;此子胥杀而吴亡;屈原放而楚灭是也。”

王氏曰:“亲近奸邪,其国昏乱;远离忠良,不能成事。如楚平王,听信费无忌谗言,纳子妻无祥公主为后,不听上大夫伍奢苦谏,纵意狂为。亲近奸邪,疏远忠良,必有丧国、亡家之患。”

【译文】

亲近并听信谗臣、疏远并残害忠臣的君主,必定会招致国家的灭亡。

张商英注:进谗言的人善于揣测君主的意图而去迎合他的心意,进忠言的人只是抨击君主的过失而且劝谏他的过失。合于自己的心意,君主大多会高兴;违背自己的意愿,君主大多会发怒。这就是伍子胥被杀戮而吴国灭亡,屈原被放逐而楚国灭亡的原因。

王氏批注:亲近奸佞邪恶的小人,国家就昏庸混乱;远离忠臣良将,就做不成事业。比如楚平王,听信了费无忌的谗言,把原本许配给太子的秦国无祥公主纳为己有,立为王后,又不听上大夫伍奢的苦心规劝反而杀掉他,放纵欲望胡作非为。亲近奸邪小人,远离忠臣良将,一定会有国家灭亡的危险。

【评析】

谗言是小人的专利,忠言是正直者的墓碑。其实,哪一个领导都知道“亲谗远忠”的后果,可就是做不到,因为人都有爱听好话,爱被吹捧的本性,说真话,批评人难以被人接受。历史上因此而败亡的人数不胜数。今人应以史为鉴,特别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对员工有所监督,不要被五花八门的恭维之词夸晕了头,否则,受影响的是企业或管理者本人。

典例阐幽

平王听信谗言杀无辜

春秋时期,楚平王派太子少傅费无忌到秦国为太子建娶妻。费无忌发现那个秦国女子美貌非凡,为了讨好平王,他让平王把秦国女子留下,为太子另娶一个。太子建就不喜欢费无忌,自从发生此事后就更远离了费无忌,而是与太子太傅武奢关系密切。费无忌索性离开太子留在了平王身边。

他担心太子有朝一日继了位,自己的人头可能不保,便开始在平王面前诋毁太子:“因为秦女之事,太子对您心生怨恨,现在又被您派往边防驻守,更对您恨之入骨。他一面广泛结交诸侯,一面加紧练兵,时刻准备篡权夺位呢。”平王将武奢召来询问。武奢是楚庄王的大臣武举的后代,历代以直言敢谏着名。武奢知道费无忌是个祸害,他劝平王:“大王不要听信小人的挑拨,怀疑自己的亲骨肉啊!愿大王亲贤臣,远小人,发扬光大先王的事业,振兴楚国,重回霸主地位。”为此,平王没有为难太子建。

费无忌见平王没有什么动静,准备冒险一搏。他对平王撒谎说:“太子见武奢被大王召回宫中,已经准备派兵进京了!大王如果还不制止,恐怕您的王位难保了。”

平王的位子本来就得来不光彩,他最怕的就是被赶下台。听了费无忌添油加醋的一番话,平王下令:囚禁武奢,杀死太子。

费无忌又给平王出主意:用武奢作人质,引诱他的两个儿子武尚、武员回来再一起杀掉。结果,武奢和武尚遭到五马分尸,武员(就是伍子胥)艰难逃到吴国,发誓一定要灭掉楚国,以雪家耻。

十几年后,伍子胥最终帮助吴王夫差攻破郢都,挖空平王坟墓,鞭尸三日。平王遗体受辱,而楚国也被吴国占领三年之久。

忠言逆耳利于行

卫鞅做秦国的宰相,变法图强,秦孝公嘉奖他的功劳,封为侯,号商君。卫鞅很得意,自以为功劳超过了以前的五谷大夫,家臣都吹捧他向他祝贺。只有赵良劝他说:“一千个人说你好,不如一个人说真话。五谷大夫做穆公宰相的时候,三次安排晋国的君主,兼并了二十多个国家。但他自己很廉洁,夏天不张伞盖,去参加劳动也不骑马。他死的时候,老百姓就和死了爹妈一样,现在您做秦的宰相已经八年了,法令虽然得以执行,但杀戮的太多,刑罚太严苛了。人民只见到威严,见不到利益;只知道利益,不知道仁义。而且,太子和你有矛盾,为什么不推荐别的贤者代替自己而求得自己的安全呢?”卫鞅听了很不高兴,把他赶走了。五个月之后,太子即位,逮捕了卫鞅,并对他五牛分尸。

蜀汉后主刘禅在即位五年后,诸葛亮率军北上,走之前上《出师表》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他的遗志,但才能不如诸葛亮。刘禅恰恰亲近小人,不听忠言,姜维很担心,不敢进成都。不久,晋讨伐蜀国,刘禅投降。

【原典】

近色远贤者,昏。

王氏曰:“重色轻贤,必有伤危之患;好奢纵欲,难免败亡之乱。如纣王宠妲己,不重忠良,苦虐万民。贤臣比干、箕子、微子,数次苦谏不肯;听信怪恨谏说,比干剖腹、剜心,箕子入宫为奴,微子佯狂于市。损害忠良,疏远贤相,为事昏迷不改,致使国亡。”

【译文】

亲近女色、疏远贤人,必定是一个糊涂的君主。

王氏批注:喜好女色,轻视贤良大臣,就一定有灭亡的隐患。喜好奢侈放纵欲望,就难以避免失败流亡的动乱。比如商纣王宠信妲己,不重视忠良臣子,残酷压迫百姓。比干、箕子、微子几次规劝都不肯听,反倒听信责怪怨恨的话,把比干的肚子豁开,把心脏挖了出来;把箕子囚进宫廷做奴才,逼得微子在街市上假装发疯。摧残折磨忠厚诚实的人,疏远贤明的大臣,做事情昏暗糊涂不知悔改,最终使国家灭亡。

【评析】

《诗经》说:好男人能够成就一座城,漂亮的女人能够毁了一座城。我国古代由于贪恋美色而招致亡国的例子比比皆是,夏朝,周朝的灭亡便是铁证。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女色在使人快乐的同时,也消磨人的志气,使人丧失理智,失败的根源就在这里开始萌芽了。所以,对于人生男女之大欲,要适可而止,不能无止境地贪求了。

典例阐幽

近美色功业难成

东汉昭宁元年,并州牧董卓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独揽朝中大权。曹操、袁绍起兵反抗后,董卓又挟持献帝到长安,自任太师。

司徒王允对董卓的残暴专横十分不满,想除掉董卓,为民除害,但苦于无计可施。王允家有一个歌伎名叫貂蝉,貌若天仙,能歌善舞。王允平时把貂蝉当成女儿看待,貂蝉一直想报答王允的养育之恩。于是,王允和貂蝉商量了一个除掉董卓的计策。

次日,王允将一些家藏珍宝送给董卓的义子吕布。吕布非常高兴,亲自往王允府中拜谢。王允设宴招待吕布,酒过三巡之后,请貂蝉出来给吕布斟酒。吕布一看,立即惊呆了,只见貂蝉: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叶眉。分明月殿瑶池女,人间尘埃难容身。王允看出了吕布的心思,说道:“这是我的养女貂蝉。将军若不嫌弃,我送小女给将军作妾,不知将军意下如何?”吕布立刻向王允拱手说:“岳父在上,受小婿一拜!”王允慌忙把吕布扶起,说:“早晚择个吉日,我把貂蝉送到将军的府上。”吕布再三谢过王允,高兴地去了。

过了两天,王允又请董卓到家中饮酒。席间,王允请貂蝉出来跳舞。董卓是个老色鬼,他被貂蝉的美貌和舞姿给迷住了。王允乘势说:“要是太师不嫌她貌丑,就带她回去做个丫头吧!”董卓非常高兴,当夜便把貂蝉带回家。

吕布听说此事,气冲冲地找王允算帐。王允哭丧着脸说:“是太师派人把貂蝉接走的,说马上给你们成亲。将军千万别怪罪于我啊!”

第二天,吕布在太师府的后花园见到了貂蝉。貂蝉说:“我生是将军的人,死是将军的鬼,望将军早日救我出虎口。”两个人抱头痛哭。正在这时,董卓来了。吕布吓得扔下貂蝉就跑,董卓抄起画戟直追,眼看追不上,便将画戟掷了过去。吕布拨开飞来的画戟,飞也似地跑出园门。貂蝉扑到董卓的怀里,哭泣地说:“我在后花园看花,吕布突然来调戏我,太师可得为我做主啊!”从此,董卓开始怨恨吕布。

吕布受了董卓的欺侮,忿忿不平。王允对他说:“天下竟有如此寡廉鲜耻的人!董卓糟蹋我的女儿,夺走将军的妻子。我乃文官,只好忍气吞声,将军乃盖世英雄,怎能咽下这口气呢?”吕布叹了一口气说:“我与他有父子名分,杀了他怕别人议论。”王允反驳道:“将军姓吕,他姓董,本来就不是一家。再说他掷戟时,艰道念及了父子之情吗?”吕布对天起誓,愿听王允的吩咐。

这天,董卓入宫时,被王允派去的刺客刺伤。董卓高叫:“奉先在哪里?”吕布露面后不仅没救董卓,反而一戟扎穿了董卓的咽喉。吕布向众人宣布:“皇上有诏只诛奸臣董卓,别人一概不问。”

赵立因色丢皇位

赵立,本名赵贵和,是燕王德昭的九世孙,沂王之子。因宁宗无后,故收胞弟沂王的儿子赵立为养子,虽未正式立为太子,但因皇子仅他一人,所以也是当然的皇位继承者。

史弥远内结杨皇后,外树党徒,权倾朝野,随心所欲。朝中大臣大都附和,虽有个把人不满,却也无力构成威胁,史弥远全不放在心中,但假若赵立不满就非同小可了。为了弄清赵立的底细,史弥远想了一计。

赵立平日并无其他喜好,只爱鼓琴,有好琴或善操琴者,必趋之若鹜。史弥远投其所好,物色了一个琴艺高超又风流俊俏的绝色女子,送给赵立,让她暗中窥伺赵立的动静,并及时报告。赵立得到这美人,非常宠爱,视为知音,虽知史弥远送美人必有所图,却并未防范。那女子又聪颖黠慧,善解人意,让赵立事事开心。因此赵立有什么机密并不避她,反而将她视为红颜知己,无所不谈。一天,赵立将杨皇后和史弥远的罪恶写成条款,逐条批驳,然后对那女子说:“如此罪恶,必须发配八千里。”不过几天,又指着宫墙上挂着的地图说:“等我将来做了皇帝,将流放史弥远到这里。”那美人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一丝不漏地报告给史弥远。史弥远一听,顿时出了一身冷汗,连着几晚睡不安稳,深感此患不除,自己死无葬身之地,因此决心废掉赵立。

史弥远知道沂王的养子也有可能成为王位继承者,因此,很热心地为沂王物色养子,最终选宋太祖第十世孙赵与莒为沂王养子。赵与莒凝重沉稳,少年老成,深得宫中好评。史弥远又专门聘请高师教育,赵与莒更是言语合宜,举止得体。后来宁宗病重,史弥远假传圣旨,将赵与莒封为成国公,授武宁军节度使,赐名为昀。

这边史弥远“偷梁换柱”的工作紧锣密鼓,那边赵立还被蒙在鼓里,尽做将来登基的美梦。

宁宗驾崩,史弥远立即委派杨皇后的侄子杨谷石活动杨皇后,要废赵立立赵昀。这主意来得突然,杨皇后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并且她从未见过赵昀,不知赵昀底细,因此坚持不准。史弥远便一夜七次派杨谷石去找杨皇后,一面讲赵立怎样对皇后不满,一面夸赵昀如何是国之大器。因为杨谷石巧舌如簧,杨皇后实在耐不住这份烦,便敷衍地说:“你先将赵昀领来让我看看。”史弥远大喜,立即将赵昀引进。杨皇后一见,赵昀仪表非凡,温和恭谨,自然非常喜欢;又加上二人均非皇上亲生,立谁不立谁本无太大区别,乐得送个人情。于是这场废赵立、立赵昀的阴谋便划上了个圆满的句号。

赵立听说宁宗驾崩,满心喜悦地在家等着即位。可等他进朝时,才知皇位与自己无缘。后来史弥远又借他行为不轨,假传圣旨,将他赐死。

【原典】

女谒公行者,乱。

注曰:“如太平公主,韦庶人之祸是也。”

王氏曰:“后妃之亲,不可加于权势;内外相连,不行公正。如汉平帝,权势归于王莽,国事不委大臣。王莽乃平帝之皇丈,倚势挟权,谋害忠良,杀君篡位,侵夺天下。此为女谒公行者,招祸乱之患。”

【译文】

女子干涉大政,一定会有动乱。

张商英注:太平公主、韦庶人发动的祸乱,就是这样的事情。

王氏批注:后宫妃子的亲属,不可以授予他们权力、势力;如果授予了,朝廷内外相互勾结,就不会做公平正义的事情。比如汉平帝时期,权势全掌握在王莽手里,国家政事不委托给大臣。王莽是汉平帝的岳父,他倚仗势力掌握权力,设计谋害忠良臣子,杀死皇帝篡夺帝位,夺取了天下。这就是女子干涉国家朝政的例子,引来了变乱的祸患。

【评析】

枕边风起,天下必然大乱!这样的例子中国古代太多了。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后宫干政,皇帝大权旁落,导致国家权利失去控制,实际行使权力者名不正言不顺,难以服人,难以治理国家,必然酿出灾难。

典例阐幽

吕后当权酿祸端

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皇后。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将其嫁与刘邦。刘邦称帝后,被封为皇后。生子刘盈、女鲁元公主。她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中第一个把持朝政的女性,也开了外戚专权的先河。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吕后便做了太后。因为惠帝软弱,吕后掌握了朝廷权力。吕太后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在采取“无为而治”,巩固西汉政权的同时,首先打击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对派,重用其宠臣审食其。然后布置党羽,大封诸吕及所爱后宫美人之子为王侯。随后杀掉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封诸吕为王的政策,坚持高祖与大臣的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吕太后不高兴,就让他担任皇帝的太傅,夺了他的丞相职权。王陵只得告病回家。吕后又让审食其为左丞相,居中用事。陈平、周勃虽然不服,也只好顺从。审食其不处理左丞相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专门监督管理宫中的事务,像个郎中令,吕太后常与他决断大事,公卿大臣处理事务都要通过审食其才能决定。吕后这些做法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激烈反对。

吕太后追封他已故的两个哥哥,大哥周吕侯吕泽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以此作封立诸吕为王的开端。吕后元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将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封刘章为朱虚侯,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吕后二年,吕正吕台去世,谥号肃王,封其子吕嘉代吕台为吕王。吕后四年,又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

高后八年,吕后病重,她临终前仍没有忘记巩固吕氏天下。在她病危之时,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产统领南军。并且告诫他们:“高帝平定天下以后,与大臣订立盟约:‘不是刘氏宗族称王的,天下共诛之。’现在吕氏称王,刘氏和大臣愤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轻,大臣们可能发生兵变。所以你们要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吕后崩后留下诏赐给各诸侯黄金千斤,将、相、列侯、郎、吏都按官阶赐给黄金。大赦天下。让吕王吕产担任相国。让吕禄的女儿做皇后。由于吕后在政时期培植起一个吕氏外戚集团,从而加剧了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因此在她死后,马上就酿成了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流血斗争。

【原典】

私人以官者,浮。

注曰:“浅浮者,不足以胜名器,如牛仙客为宰相之类是也。”

王氏曰:“心里爱喜的人,多赏则物不可任;于官位委用之时,误国废事,虚浮不重,事业难成。”

【译文】

私下将官职授于人,此人必定是浮浅的人。

张商英注:随波逐流的浮浅之人,不足以担负重大职务,像牛仙客担任宰相之类就是这样的事情。

王氏批注:打心里喜欢的人,如果用器物宝贝赏赐它,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喜欢。如果授予他官职,则误了国家误了政事,浮而不实,做不成大事。

【评析】

设官任职,必须出于公心,这样才能网罗天下人才,共同完成大业。如果一个朝代出现任人唯亲,那就是走向下坡的开始,整个事业的根基就出了问题,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就会随之而来。

从历史上讲,“私人以官”的现象在中国是很普遍的,普天之下,既然莫非王土,那么官职也自然是皇家的专属品。除了正常的任命之外,还有很大的通融余地,想给谁就给谁。再加上中国人重情,当官的一动感情,就会把官职当礼品送给别人,而不考虑这个人是否是块当官的料。

《韩非子》说:不要给老虎插上翅膀,有了翅膀的老虎就会飞到城市里去找人吃,而让那些没有品德的小人做官,就等于给了他们势力,就是给老虎插上了翅膀。

典例阐幽

任人唯私,误国废事

东汉末年,“十常侍”一度掌握实权。“十常侍”指的是桓、灵时期12个宦官,他们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他们组成了宦官集团。

因为他们手中有权,所以就自相封赏,随意授官。他们的亲属、子弟、宾客布满天下,外则为郡守县令,内则任尚书九卿,甚至一些贿赂他们的地痞无赖,也得到一些官职。这些人横行乡里,贪如饕餮。张让有两个弟弟,一叫张舆,一叫张朔,分别担任了阳翟县和野王县的县令,在地方上贪赃枉法,滥杀无辜,张朔曾残杀孕妇。张让有一家奴,依仗其权势,为非作歹,富商孟佗竟然贿赂他,这个家奴问孟佗想要什么,孟佗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只要你在众人面前拜我一拜。”家奴说这太好办了。一天,贿赂张让、要求他举荐的人填塞街巷,等在张让府前,孟佗故意来迟,这个家奴带领众奴前来接他,两旁宾客见此非常吃惊,以为孟佗与张让关系非同一般,纷纷用珍宝贿赂孟佗,以求举荐。孟佗将其受贿所得分送张让,张让荐他做了凉州刺史。赵忠的弟弟赵延,任京城守门校尉,和赵忠内外呼应,控制京师。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物到极时终必反,多行不义必自毙,祸国殃民的“十常侍”绝不会永久得逞。灵帝死后,外戚何进独揽大权,他要尽杀宦官,遂紧急部署,这期间终因麻痹,走露风声,何进被张让等所杀。而何进暗中调动的人马闻知何进被杀,蜂拥入城,大杀宦官,坏事做尽的“十常侍”终于得到了毙命的下场,东汉王朝也随之灭亡了。

【原典】

凌下取胜者,侵。

王氏曰:恃己之勇,妄取强胜之名;轻欺于人,必受凶危之害。心量不宽,事业难成;功利自取,人心不伏。霸王不用贤能,倚自强能之势,赢了汉王七十二阵,后中韩信埋伏之计,败于九里山前,丧于乌江岸上。此是强势相争,凌下取胜,返受侵夺之患。”

【译文】

欺凌下属而获得胜利的,自己也一定会受到下属的侵犯。

王氏批注:仗恃自己的勇敢,狂妄地赢取强者美名;轻慢欺辱他人,必然受到凶险的危害。度量不够宽宏,事业难以成功。功名利益自己获得,人心不会屈服。项羽不任用贤臣能人,依靠自己的精明能干,取得了与刘邦交战的七十二次胜利,却在最后中了韩信的埋伏,九里山前打了败仗,最终死于乌江岸上。这就是过分地争取美名,依靠欺压臣属而取胜,却反过来遭遇被侵犯的祸患。

【评析】

在自然界中,由于地势的不同,会形成一个水压差,造成水向下流。在社会中,由于地位的不同,会形成职位上的差别,造成上级不好的情绪向下宣泄,这就是以势压人,以权欺人。如果遇到这样的领导,下属肯定会怀恨在心。诚如《孟子》里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典例阐幽

宽容对待下属

魏徵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有一次,魏徵和唐太宗因讨论问题发生了争执,魏徵毫不客气地顶撞了唐太宗,唐太宗气得当场退朝。回宫后,唐太宗余怒未消地对皇后说:“迟早我要杀掉这个乡下佬!”

长孙皇后忙问问:“要杀谁?”

唐太宗说:“魏徵竟敢当众说我的不是,常常当面顶撞我,使我下不了台,有损帝王的尊严。”

长孙皇后听说后就退出去穿上礼服再进来,向唐太宗道贺道:“君主圣明,臣下才敢直言进谏,魏徵敢于当面顶撞陛下,说明陛下是圣明之君,臣妾怎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唐太宗听了皇后委婉的批评和规劝,努气顿消,清醒地认识到虚心纳谏对于天下兴亡的重要性。

由于魏徵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不过事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徵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徵二百多次批评规劝。

魏徵常常顶撞太宗,可太宗还是很喜欢他、尊重他,因为太宗知道魏徵实际是为他好,是为江山社稷的长远利益考虑。如果魏徵顶撞的是隋炀帝,他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雍正皇帝常对他的臣下说:凡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人,因为他们有才识有主见而敢于顶撞,难以驾驭,这些人也有恃才傲物不拘小节的毛病,但治理国家最终要靠这样的人,对他们应当爱惜、教诲,而绝不能因为见解不同就抛弃不用,甚至加以迫害摧残。

【原典】

名不胜实者,耗。

注曰:“陆贽曰‘名近于虚,于教为重;利近于实,于义为轻。’然则,实者所以致名,名者所以符实。名实相资,则不耗匮矣。”

王氏曰:“心实奸狡,假仁义而取虚名;内务贪饕,外恭勤而惑于众。朦胧上下,钓誉沽名;虽有名禄,不能久远;名不胜实,后必败亡。”

【译文】

所享受的名声超过自己的实际才能,精力很快就会耗竭。

张商英注:唐朝宰相陆贽说:“名声接近于空虚,对于教化来说是重要的;利益接近于实际,对于道义来说是次要的。既然这样,那么实际就是获得名声的办法,名声就是符合实际的称呼。名声与实际相符合,那么力量就不会耗竭了。

王氏批注:心术狡猾狡诈,假借仁义而给自己赢得虚名;对内处理事物时候,贪婪索取,对外摆出一副恭敬勤劳的样子以迷惑众人。欺瞒君主,蒙蔽下属,沽名钓誉。虽然现在有美名、有俸禄,一定不能长久。名声超过实际才能,过后一定失败灭亡。

【评析】

历史上名气和实际的才能不相符合的人很多,有的名气很大,但才能不够;有的没有名气,但很有本事。后者一般往往能取得大的成就,而那些名不符实的人,即使得到了显赫的头衔和很大的名声,也是不祥之兆,最后必然导致灭亡。

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要想谋求事业,真才实学是前提,有了真才实学才能保证谋求心仪的职位;才能保证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才华;才能保证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即使得到了显赫的地位和令人羡慕的名声,最终必然得到恶果。因为他的能力担负不起他的地位所应该担负的重任,只能为名所累,害人害己。

典例阐幽

名过其实的诸葛瞻

三国时期,魏国派大将邓艾偷袭蜀军,蜀汉刘禅拜诸葛瞻为将,统领七万大军拒敌。诸葛瞻为诸葛亮的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蜀国上下对诸葛瞻的期望非常高。可惜,诸葛瞻的七万人马在与邓艾的三万魏军大战三次后,就彻底失败了,诸葛瞻父子也以身殉国。这次失败使成都空虚,后主刘禅不得不出城投降,蜀汉随之灭亡。

诸葛瞻虽是诸葛亮的独子,却是在诸葛亮四十七岁那年才出生的。此后几年,诸葛亮一直在紧张的攻魏战争中奔走驱驰,呕心沥血,无暇过问诸葛瞻的学业。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时,诸葛瞻年仅八岁。虽说他“聪慧可爱”,但毕竟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还来不及继承父亲的文韬武略。不久,其母黄夫人也撒手人寰,给予他的指导也很有限。此后,诸葛瞻一直在功德盖世的父亲的巨大福荫之下,生活在特别优裕的环境之中。后主刘禅因为尊崇诸葛亮,在他十七岁时,把公主许配给他,拜他为骑都尉,并不断升迁,屡加重任,直至官居行都护;蜀中百姓因为怀念诸葛亮,也对他特别抱有好感,把朝廷的每一善政佳事都算上他一份功劳。这就使得他“美声溢誉,有过其实。”而事实上,他本身学识不足,而且既缺乏处理政务的锻炼,也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远远不能望其父之项背。所以,到了关键时刻,他实在无法支撑危局。

赵括徒有虚名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原典】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

王氏曰:“功归自己,罪责他人;上无公正之明,下无信惧之意。赞己不能为能,毁人之善为不善。功归自己,众不能治;罪责于人,事业难成。”

【译文】

宽于律己却严于律人的人,必然不会治理好国家。

王氏批注:功劳归于自己,过失让他人承担。居高位的人没有公平正直的睿智,居低位的人就没有信服惧怕的心思。夸耀自己算不上能耐,诋毁他人称不上好事。功劳独有,就不能治理他们,推脱责任,就做不成大事。

【评析】

贪功委过的领导最让下级看不起。单位里一旦出了问题,领导会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而对别人的问题,会拿放大镜去看。遇上这样的领导,还是走为上策,因为这个单位是搞不好的。

领导者主动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是明智而勇敢的表现,这样做不但能融洽人际关系、创造和谐氛围,而且能提高自己的威望、增进下属的信任。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罪己术”。

典例阐幽

一视同仁

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吴国隐居的孙武。阖闾为检验孙武的带兵才能就下令将宫中美女180名召到宫后的练兵场,交给孙武去演练。

孙武把180名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让他们带领宫女进行操练,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

分派已定,孙武站在指挥台上,认真宣讲操练要领。他问道:“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后背和左右手吧?向前,就是目视前方;向左,视左手;向右,视右手;向后,视后背。一切行动,都以鼓声为准。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宫女们回答:“听明白了。”安排就绪,孙武便击鼓发令,然而尽管孙武三令五申,宫女们口中应答,内心却感到新奇、好玩,她们不听号令,捧腹大笑,队形大乱。孙武便召集军吏,根据兵法,斩两位队长。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已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人侍候,寡人吃饭也没有味道。请赦免她们。”孙武毫不留情地说:“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孙武执意杀掉了两位队长,任命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

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前后左右,进退回旋,跪爬滚起,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孙武传人请阖闾检阅,阖闾因为失去爱姬,心中不快,便托辞不来,孙武便亲见阖闾。他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一番解释,吴王阖闾怒气消散,便拜孙武为将军。

【原典】

自厚而薄人者,弃之。

注曰:“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自厚者,自满也。非仲尼所谓:‘躬自厚’之‘厚’也。自厚而薄人,则人才将弃废矣。”

王氏曰:“功名自取,财利己用;疏慢贤能,不任忠良,事岂能行?如吕布受困于下邳,谋将陈宫谏曰:‘外有大兵,内无粮草;黄河泛涨,倘若城陷,如之奈何?’吕布言曰:‘吾马力负千斤,过水如过平地,与妻貂蝉同骑渡河有何忧哉?’侧有手将侯成听言之后,盗吕布马投于关公,军士皆散。吕布被曹操所擒,斩于白门。此是只顾自己,不顾众人,不能成功,后有丧国,败身之患。”

【译文】

对自己宽厚,对别人刻薄的,一定被众人遗弃。

张商英注:圣人常常善于救助别人而不抛弃别人,常常善于救助万物而不抛弃万物。自厚,就是自我满足。并不是孔子所说的“从厚责备自己”的“厚”。自我满足而且薄待别人,那么别人就将抛弃你了。

王氏批注:功名自己占据,财力自己享用;疏远怠慢贤能臣子,不信任忠厚诚实的人,事业怎么能够成功呢?比如吕布被困下邳的时候,谋士陈宫对他说:“现在情况很不好,外面有大军围困,城内又无粮草,如今黄河水又在猛涨。城破之日该怎么办呢?”吕布说:“我的赤兔马,驮上千斤过河如履平地,我和妻子貂蝉骑马渡河而去,有什么发愁的?”吕布身旁一个供差遣的小将侯成听到了这句话,就偷走了赤兔马投奔了关羽,其他的人一听这话,一哄而散。吕布被曹操所擒获,白门斩首。这是说,只顾及自己,不顾及他人,注定不能够成功,最后还有国家灭亡、名誉丧失的危险。

【评析】

对待自己或者自己的亲属很宽容,但对下属或者别人就很刻薄、很吝啬,对自己的缺点过失千方百计找理由辩解,而对别人的小过错却不加体谅,这样的领导,迟早要被孤立的,也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作为领导必须以身作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样才能得到下属的尊敬和爱戴。如果本末倒置享受在前,吃苦在后,视下属的利益于不顾,这样做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领导的高工资,高待遇,都是与下属息息相关的。所以,善待下属等于善待自己。

典例阐幽

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田单是齐国的一位大将军,有一次,他决定率领部队去攻打狄国,临行前,去向鲁仲子请教对这次战争的看法。

田单问鲁仲子:“我准备带兵去攻打狄国,先生认为此行的结果会怎么样?”

鲁仲子摇了摇头说道:“恕我直言,此次出击,不会顺利。”

田单听到此话,虽然心中不快,却依然心平气和地问道:“此话怎讲?”

鲁仲子说:“将军此番一定不能攻克城池。”

田单反问道:“上次攻打即墨,那么大的一个城池,我用的都是一些老弱残兵,尚且能打败千军万马的燕国,收复了齐国的失地。这一次攻打如此小的一个狄国有什么难的呢?”说完,也不向鲁仲子告辞,拂袖而去。

田单率兵出发攻打狄国,一连苦苦战斗了三个多月,谁赢谁输仍然不见分晓。而此时田单的队伍已经是人困马乏,精神萎靡,士气低落。

有一天,田单坐在军帐内,心中无比烦闷,突然听到帐外传来孩子们唱的童谣。他仔细听来,虽然没有听清全部的歌词,但歌词的大意却听明白了:“田单的军队,装备很整齐,打仗却不行,长枪如同烧火棍,士兵无用像狗熊……”

田单听了这首歌,心里很纳闷为什么孩子们会这么唱,他越想越是坐立不安,在帐子里踱过来踱过去,最后决定还是去请教一下鲁仲子。

田单想起当初鲁仲子曾说过一定攻不下狄城的预见,心里对鲁仲子明确的判断惊异不已。因此,他诚心诚意地对鲁仲子说:“先生,请原谅我上次的无礼,您的预见果然不错,出征直到现在有三个月了,我军还是没有获胜,而且军马劳顿,请指教这究竟是为什么?”

鲁仲子说:“上次攻打燕国,是为收复家园而背水一战,你和士兵们都是士气高昂。此次出征却已不同于以往,你现在金钱封地样样俱全,已经习惯高高在上做大将军,如何带动上兵冲锋陷阵?”田单听了鲁仲予的话心服口服,回到军营后,和士兵同甘共苦,鼓舞士兵,果然很快攻就下了城池,打败了狄国。

李嗣源以身作则

五代时期,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率30万大军包围了晋国的北方军事重镇幽州。晋王李存勖派大将李嗣源统率7万人马增援幽州,解幽州之围。

李嗣源与诸将商议进军之计,说:“敌人多是骑兵,人数众多,又已先处战地,外出游骑没有辎重之忧,而我军多是步兵,人数又少,还必须有粮草随军而行。如果在平原上与敌人相遇,敌军只需把我军粮草截走,我军就会不战自溃,更不用说用骑兵来冲击我们了!”

对这种不利情况,李嗣源从易州出发,不是走东北直奔幽州,而是先向正北,越过大房岭,然后沿着山涧向东走。

李嗣源率大军餐风饮露,日夜兼程,一直行进到距幽州只剩下60里远的地方,突然与一支契丹骑兵遭遇,契丹人才发现晋军派来了救兵。契丹兵大吃一惊,慌忙向后撤退,李嗣源与养子李从珂率领3000骑兵紧随契丹人的身后,晋军大部队则紧紧跟随在李嗣源的骑兵后面。不同的是,契丹骑兵行走在山上,晋军行走在山涧中。

行至山口,契丹万余骑兵挡住了去路。李嗣源知道成败在此一举,摘掉头盔,用契丹语向敌人喊道:“你们无故侵犯我国,晋王命我率百万之众,直捣两楼(契丹首府),将你们全部消灭!”说完,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斩杀契丹酋长一名。众将士见主帅身先士卒,群情激奋,斗志倍增,纷纷杀入敌阵。契丹骑兵被迫向后退却,晋军的大部队乘机走出山口。

出山之后即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由于失去山地的保护,极易遭受骑兵攻击,李嗣源命令步兵砍伐树枝作为鹿砦,人手一枝,每当部队停下来或遭到契丹骑兵攻击时,即用树枝筑成寨子,契丹骑兵只能环寨而行,而晋军乘机放箭,契丹人马死伤惨重。

逼近幽州时,晋军拖后的步兵拖着草把、树枝行进,一时间,烟尘滚滚,契丹兵不知虚实,以为晋军援兵甚多,未战先怯。等到决战来临,李嗣源率骑兵在前、步兵随后,有组织地掩杀过来。契丹兵斗志皆无,丢弃了大量的车帐、牲畜,狼狈逃去。至此,幽州重镇得以保全。

【原典】

以过弃功者,损。

王氏曰:“曾立功业,委之重权;勿以责于小过,恐有惟失;抚之以政,切莫弃于大功,以小弃大。否则,验功恕过,则可求其小过而弃大功,人心不服,必损其身。”

【译文】

因为小过失便忽略别人功劳的,一定会遭受损失。

王氏批注:对于曾经建立丰功伟绩,被分配给重大权力的人,不要苛责他小的过失,唯恐有误解、过失。授予人职位,不要忽略人大的功劳,以小失大。否则,检验功劳大小来抵消一部分过错,就会设法找到人小的过失而忽略大的功劳。人心不服,必然会损害自身。

【评析】

做领导的要有一定要有过人的度量,当别人犯了无关痛痒的小过失,小错误时,应该宽容他们,不能因为一个细小的错误就否定他们的全部。不仅要赦免个人的小过,而且要帮助教育其改正,这才是真正爱护人才的做法。在使用人才时,要识大体、看主流,苛求小过,有时无异于打击人的积极性,而赦免小过,实际上是一种最起码的激励方法,是对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最根本的肯定和认可。

典例阐幽

士会大义救荀林

春秋时代,中原大国晋国和南方大国楚国一直是争霸的主角。

公元前632年,楚国和晋国激烈交锋,发生了春秋时代最大的一场战役——城濮之战,结果楚国大败,楚将子玉被楚成王赐死。此后晋国实现了称霸中原的宏图大愿,而楚国则几十年都抬不起头来。

到了公元前597年,为报城濮一战的耻辱,楚庄王率领大军攻打晋国的属国郑国,晋国派兵救郑。在邲地和楚国发生了一次大战。晋国遭遇百年未有之大败。楚军退后,晋国的残兵败将也在当年秋天回到了绛都。晋军的统帅荀林的父亲没有推卸责任,而是老实地向晋景公承认了错误,并请求对自己处以死罪,晋景公没有多作考虑就答应了。

荀林的父亲被治罪最大的受益人就是士会,士会在战场上表现优异,荀林的父亲死后,他极有可能会被提拔上来接替晋国执政的位子。可是士会作为晋国的一代贤臣,并没有为了个人利益而落井下石,而是出人意料地为荀林的父亲求情,他举了城濮之战楚王逼死成得臣的例子,说明杀掉重臣只会增加敌国的胜利,并说:“荀林的父亲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是能捍卫国家的人,主公怎么能杀他呢?他这次失败,就如同日食月食,怎么会损害日月的光明呢?”一席话,让景公不但赦免了荀林的父亲,还让他官复原职,戴罪立功。

得饶人处且饶人

三国时“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中的张飞,有万夫不挡之勇,战功显赫,是一代名将。

张飞脾气暴躁。在阆中镇守,闻知关公被害,旦夕号泣,血泪衣襟。诸位将领以酒劝解,张飞酒醉后,怒气更大。帐上帐下,只要有过失士兵就鞭打他们,以至于多有被鞭打至死的。刘备知道后,就劝他,你鞭打士兵,还让这些士兵随你左右,早晚都要被祸的。对待士兵,平常应该宽容。

有一天,张飞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入帐告诉张飞:“白旗白甲,一时无可措置,须宽限才可以。”张飞大怒,喝道:“我急着想报仇,恨不得明日便到逆贼之境,你们怎么敢违抗我作为将帅的命令!”就让武士把二人绑在树上,每人在背上鞭打五十下。

打完之后,用手指着二人说:“明天一定要全部完备!如果违了期限,就杀你们两个人示众!”打得二人满口出血。二人回到营中商议。范疆说:“今日受了刑责,让我们怎么能够筹办?这个人性暴如火,如果明天置办不齐,你我都会被杀啊!”张达说:“他杀我,不如我杀他!”范疆说:“只是没有办法走近他。”张达说:“我两个如果不应当死,那么他就醉在床上,如果应当死,那么他就不醉好了。”二人商议停当。张飞这天夜里又喝得大醉,卧在帐中。范疆、张达二人探知消息,初更时分,各怀利刀密入帐中,就把张飞给杀了。当夜,拿着张飞的首级,逃到东吴去了。张飞就是这样死去的。

【原典】

群下外异者沦。

注曰:“措置失宜,群情隔息;阿谀并进,私欲并行。人人异心。求不沦亡,不可得也。”

王氏曰:“君以名禄进其人,臣以忠正报其主。有才不加其官,能守诚者,不赐其禄;恩德爱于外权,怨结于内;群下心离,必然败乱。”

【译文】

朝野官吏与人民如果投靠外国、怀有二心,国家就会沦亡。

张商英注:措施不符合实际情况,众人的愿望被阻塞隔绝,阿谀奉承的人一并得到重用,中饱私囊的人充斥朝廷。人人怀有二心,想要国家不沦亡,是不可能做到的。

王氏批注:君王把名爵俸禄赏赐给理当受赏的人,臣子用忠诚正义回报君主。如果有才能却不能封官晋爵,能够忠诚不二的人得不到赏赐,却把恩惠慈爱施舍给本国以外的人,结怨与本国之内的人,群众百姓就会有叛离的心志,国家必然崩溃危亡。

【评析】

上下离心离德,内外同床异梦,群众的意见反映不上来,上下不能有效的沟通,采取的政令法规必然不能对症下药,政令法规实行起来也会困难重重,结果没有不失败的。《淮南子》说:众人相助,虽弱必强;众人相去,虽大必亡。

在企业里,领导如果对职工的意见和想法视而不见,职工就会产生不满情绪,他们怀着这样的心情向外宣泄,甚至到处散播谣言,那么这个企业的处境就危险了。如果职工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企业早晚会倒闭的。

典例阐幽

军心散则业难成

楚汉战争时期,楚王项羽原本占有优势,可他分封的诸侯纷纷背叛他而投向汉王刘邦,直接导致了楚汉势力对比的变化。先是彭越投向刘邦,在广武对峙时期,彭越频频袭击项羽的粮道,使项羽在前线和后方之间奔波,大大牵制了项羽的进攻势头,缓解了刘邦的战争压力。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项羽部队。

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以酒解忧,自己吟了一首,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数阙,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低着头一同哭泣。

此时,韩信实施“四面楚歌”的离心之计,楚军将士以为楚地已经沦丧,楚军必败,纷纷逃离战场,就连钟离昧、季步这些向来与项羽同生死、不言二志的人,也情不自禁地走了。最后只剩下项羽从江东带过来的八百子弟默默坚守着军营。项羽的失败已经无可挽回了。

苏代“点火”退秦兵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下韩国十七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雎,对范雎说:“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呀!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这个人不好相处啊。”苏代巧舌如簧,说得应侯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范雎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应侯范雎的建议,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这次出兵,恐难取胜。”秦王又派范雎去动员白起,两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装病不答应。秦王说:“除了白起,难道秦国无将了吗?”于是又派王陵攻邯郸,五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挂帅,白起伪称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职,赶出咸阳。这时范雎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肯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一听,急派人赐剑白起,令其自刎。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落到这个下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