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原文】
东临碣石[1],以观沧海[2]。
水何澹澹[3],山岛竦峙[4]。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5],歌以咏志。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2]沧:通“苍”,青绿色。海:指渤海。
[3]何:多么。澹(dàn)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4]竦峙(sǒng zhì):耸立。竦:通“耸”,高。
[5]幸甚至哉:太值得庆幸了!
【赏析】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一章,也叫一解。同《龟虽寿》《短歌行》等一样,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曹操的诗,不但具有沉郁直朴、苍莽悲凉的风格,还具有直抒胸臆、博大雄伟的特点。《观沧海》就是后者的代表作之一。
《观沧海》当是曹操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凯旋时所作。这时曹操经过擒吕布,降张绣,在官渡打败了他的主要敌手袁绍;接着诛袁谭,平高干,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统一了北部中国,确立并巩固了河北根据地,正可以南征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伫立峰巅,面对大海,自然要心情激荡,浮想联翩。《观沧海》便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抒发。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和乐时加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生于世积乱离的东汉末年,有志于统一国家,救民涂炭。他现存的诗作,都是直接或间接抒发他的政治胸怀的。《观沧海》看似写景,实则述志。志在容纳,以海自比。从点题直起,至“水何澹澹”六句,铺写沧海正面,转就日月星汉,想象其包含度量。写沧海,正是写自己。正如钟惺在《古诗归》中所说的:“《观沧海》直写其胸中眼中,一段笼盖吞吐气象。”曹操的诗与一般骚人雅士的诗是不能等同的。他在政治上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在文学上表现出吞吐宇宙的气象。他的诗既有艺术的魅力,能给人以艺术享受;又有深刻含意,能鼓舞人积极进取,增强胜利信心。范文澜曾给以恰当的评价:“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特别是四言乐府,立意刚劲,造语质直,《三百篇》以后,只有曹操一人号称独步。”(《中国通史简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