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悲悼》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西方文学·《悲悼》

美国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之一。它被认为是迄今最杰出的美国“现代心理戏剧”,也是奥尼尔剧作中悲剧色彩最浓郁的一部。

此剧是以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亚》 为基础的悲剧“三部曲”,共16幕。推动整个剧情向前发展的原始动力是“伊狄普斯情结”,即性本能。在这个三部曲中,奥尼尔大胆套用了古希腊悲剧家们常常采用的“奥列斯特主题” (Orestcan theme,奥列斯特是迈锡尼亚阿加门农之子,曾杀母为父报仇),以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的新英格兰为背景(剧中以南北战争替代特洛亚战争) 来平行描写1865年后的美国的世态炎凉,在意义上开辟了另一种境界。曼农将军 (类似《悲悼》中的阿加门农) 从战场上归来,得知他的妻子克里斯蒂已不再忠实于他,并同他的情敌布兰特船长发生奸情。曼农到家第一晚,就被她用布兰特弄来的毒药杀死 (第一部)。曼农的女儿拉维妮亚 (类似希腊悲剧家笔下的伊莱克托) 和儿子奥宁 (类似奥列斯特) 出于对父母的爱,合谋杀死了布兰特。然而母亲克里斯蒂却闻讯自杀 (第二部)。尽管奥宁没有亲手杀死母亲,但强烈的负罪感使他开始神经错乱了。他对妹妹拉维妮亚怀有一种特殊的依赖感,因此当她要嫁给一个叫彼德的小伙子时,他害怕得要命,惟恐曼农家以怨相报的悲剧永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并写信于自己的情人——彼德之妹,详述自己家的悲剧来由; 不料书信落入自己的妹妹手中,于是希斯底里中开枪自杀。这些接二连三的打击使拉维妮亚抛弃了所有追求幸福的幻想,将自己的身躯与灵魂永远地囚禁于曼农家的别墅中,直到死去 (第三部)。《悲悼》的悲剧意义远不止对希腊悲剧原型的图解。相反,奥尼尔的目的是,从更深的层次上将这种悲剧命运涂上浓郁的现代色彩——即对自己笔下的现代人的悲剧命运作心理学的诠释,他把男女之问隐匿的情欲与性变态心理看作是悲剧的根本原因; 他们无一不受“伊狄普斯情结”的支配。由于他们心理上一种疯狂无度的欲望同现实生活中某种神秘的力量发生激烈的冲突,受压抑且永远得不到满足,因而悲剧产生了。在西方评论界看来,奥尼尔笔下的是些受“弗洛伊德和生理上的幽灵”纠缠不休,不可自拔的人物; 他们的悲剧是现代意义上的清教禁欲主义同弗洛伊德激情主义殊死搏斗的悲剧。这也正是奥尼尔赋予美国大陆上发生的“新的希腊悲剧”的高超意味。《悲悼》中那个新英格兰,像一潭发臭的死水,上面游荡着面目狰狞的“清教意识”,就像在美国屈死的冤魂 (如曼农将军),他们在伺机吞噬那些明目张胆的“伊狄普斯”。由于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那么由此而招致的悲剧也是无止境且无法摆脱的。这也许是奥尼尔的 《悲悼》想要告诉人们的。《悲悼》是奥尼尔将弗洛伊德主义这一现代心理分析的手法成功运用在戏剧中的典范。不过由于他的人物——“那些被鬼缠住的英雄”——不够分量,他所着意肯定的东西就不大能令人信服。正如奥尼尔自己所感到的,剧中也有缺点。从语言角度来讲,这部心理悲剧的语言过于散文化。尤其是奥尼尔对乱伦关系的过分渲染,招来了不少非议和责难,起先大多是来自英国,后来整个美国评论界也群起而攻之。最严厉的要算美国戏剧史学家厄劳狄斯·尼克尔的定论了,他说:“与其说《悲悼》是部悲剧力作的话,倒不如说它是一出演技高超的案例分析剧。”虽然尼克尔道出了奥尼尔剧中的某些不足,但仍然不能抹煞 《悲悼》的重要地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