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原文与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王纪刚 【本书体例】

【原文】:

扬之水(1),不流束薪(2)。彼其之子(3),不与我戍申(4)。怀哉、怀哉(5)!曷月予还归哉(6)?

扬之水,不流束楚(7)。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8)。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9),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10)。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鉴赏】:

《诗序》曰:“《扬之水》,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往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认为是针对周平王不体恤百姓,而让其远离家乡,屯戍异域,故战士思念家乡而怨愤平王。还有人认为是抒情主人公埋怨自己的妻子不能和自己一起戌边而合聚,表达思妇之情。我们认为朱熹的说法是有道理的,《集传》云:“平王以中国近楚,数被侵伐,故遣畿内之民戍之。而戍者怨思,作此诗也。”此怨思者何?怨者,怨以周平王为代表的贵族集团只知让穷苦人子弟戍边;思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也。

全诗每章各以“扬之水,不流束薪”,“扬之水,不流束楚”,“扬之水,不流束蒲”起兴,以水不流重物引出“彼其之子,不与我戌申”等事,这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扬之水,不流束薪”,是不能,而非不为;“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是不为,而非不能。通过此,说明了特权阶层的统治地位:在位者之子不去戍边,贫苦人子弟只有远离家乡,屯戍边关。在这种极端的不平等中,又时时引发出思乡之情,无奈间,只有喟问苍天:“曷月予还归哉?”——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回去呀?!这种写法上的兴体运用以及所隐含的对比成分,对加深主题的表现力度起了很好的作用。

诗歌还采用回还往复的表现手法,反复出现同一主题:“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在这种种情况下,抒情主人公均表现出对故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因而便数次急切地追问:曷月予还归哉?反复咏叹,重叠发问,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另外,“薪”“申”、“楚”、“甫”、“蒲”“许”各自同韵,读来颇为顺畅。“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的反复咏叹,既表现出抒情主人公急切思念家乡及亲人的心情,又在结构上具有一种整饬的作用,外观上给人以协和的美感。

有人认为,“彼其之子”指戍者之妻,言因其不能与“我”同戍边,而使“我”常起怀念之情而冀盼归期。其实这是不大准确的。因为自古以来,从无女子戍边对敌,亦更无妻子陪伴丈夫一起戍边之理,所以戍边者绝不会想着自己的妻子可惜没有同来。只能是通过对等级差别、阶级差异现象的不满,抒发自己思家念归之情,这也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主题,历代咏叹而不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