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之什
文王之什
文王之什,是一组赞颂周文王、周武王以及周先王文治武功和修德敬贤的诗。计有:文王、大明、下武、灵台、皇矣、思齐、早麓、棫朴、緜、文王有声10篇。内容思想非常统一,这在杂编中是不多见的。此外,该组诗对研究西周开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文王
【原文】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1)文王,令闻不已。陈(2)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3)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4)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
商之孙子,其丽(5)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6)将于京。
厥作裸将,常服黼冔(7)。王之荩臣(8),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9)殷自天。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10)。仪刑文王,万邦作孚(11)。
【注释】
(1)亹(wěi)亹:形容勤勉不倦。
(2)陈:一再的。
(3)犹:同“猷”,谋划。
(4)缉熙:光明。
(5)丽:数目。
(6)裸(ɡuàn):古代一种祭礼,在神主前面铺白茅,把酒浇茅上,像神在饮酒。
(7)黼(fǔ):古代有白黑相间花纹的衣服。冔(xǔ):商朝的礼帽。
(8)荩(jìn)臣:忠臣。
(9)虞:审察、推度。
(10)臭:气味。
(11)孚:信服。
【译文】
文王神灵升上天,照耀天下显光明。周朝虽是老邦国,承受天命万象新。
周朝光辉真荣耀,上天意旨全遵照。文王神灵升天庭,上帝身边来侍候。
文王勤勉知进取,美名永远传人间。上帝厚赐兴周邦,子孙百代福无边。
文王子孙后裔多,世世代代蕃衍延。凡是周朝贤德卿,累世都光显荣尊。
累世都光显荣尊,深谋远虑谨恭谦。贤良优秀众人才,都在这个王国生。
王国得以长发展,他们都是栋梁臣。众多人才聚一堂,文王可以心安宁。
文王庄重而恭敬,行事光明又谨慎。伟大天命既已定,商朝子孙成周臣。
商朝子孙和后代,人数众多算不清。上帝既已降意旨,臣服周朝顺天命。
商的子孙服周朝,天命无常会改变。归顺贵族服役勤,在京祭飨作陪伴。
祼礼助祭献美酒,身穿祭服头戴冕。为王献身之忠臣,必须感念你祖先。
感念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之德行。长久来把天命循,才能求得多福分。
商未失去民心时,也能与天意相称。应该以殷为戒鉴,天命并非不会变。
天命并非不会变,自身不要绝于天。传布显扬好名声,依据天意慎恭虔。
上天行事无法测,没声没气不能辨。效法文王好榜样,天下万国信永远。
【解析】
这是《大雅》的首篇,歌颂的是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诗歌的内容表达了重大的政治主题,对西周统治阶级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全诗七章,每章八句。除了对文王功业和德行的歌颂,还以深谋远虑、富有政治经验的政治家的识见,向时王和全宗族的既得利益者,提出敬天法祖、以殷为鉴的告诫,以求得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全诗恳切叮咛,有劝勉,也有鼓励,有引导,也有启发,理正情深,充分表现了老一辈对后生晚辈的苦口婆心。
大明
【原文】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1)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2),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3)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4),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5)天之妹。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6)女维莘。
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7)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凉(8)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注释】
(1)忱:信任。
(2)适(dí):通“嫡”,嫡子。
(3)嫔:妇,指做媳妇。
(4)有身:有孕。
(5)伣(qiàn):如,好比。
(6)缵:续。
(7)会(kuài):借作“旝”,军旗。
(8)凉:辅佐。
【译文】
皇天光辉照人间,光彩卓异显于天。天命无常真难测,国王做好也很难。
天命有意立殷王,终又让他丧威严。挚国好女有太任,来自殷商诸侯国。
远嫁来到我周原,成为王季的好新娘。太任王季在一起,推行德政好主张。
太任怀孕生儿郎,生下就是周文王。伟大英明我君主,小心翼翼恭谦让。
勤勉努力奉上帝,赐我无数之福祥。德行光明又磊落,因此继承做国王。
上帝明察人世间,文王身上天命现。在他年轻的时候,给他缔结好姻缘。
文王迎亲到水北,就在渭水河岸边。文王筹备婚礼喜,殷商有位美姑娘。
殷商这位美姑娘,长得如同天仙貌。卜辞显婚姻吉祥,文王亲迎渭水旁。
造船相连渡河去,婚礼隆重显荣光。上帝有命天而降,降给这位周文王。
周原之地京都中,娶来莘国姒姑娘。长子虽然早离世,幸还生有我武王。
皇天保佑令武王,前去讨伐那殷商。殷商调来大批将,军旗繁多像树林。
武王誓师在牧野,只有我们最兴旺。上帝监视众将士,不要有二心妄想!
牧野地势广无边,檀木战车真鲜明,驾车驷马真雄骏。还有太师姜太公,
就像雄鹰展翅飞。辅佐伟大的武王,讨伐袭击那殷商,一朝就使天下平。
【解析】
这是周王朝贵族为歌颂自己祖先的功德、为宣扬自己王朝的开国历史而作的一首具有史诗性质的颂诗。诗八章。诗人以“天命所佑”为中心思想,以王季、文王、武王三代相继为基本线索,集中突现了周部族这三代祖先的盛德。其中,武王灭商,是本诗最集中、最突出要表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武王的三句誓师,显得十分坚强和有力。这首诗详略得当,前呼后应,给人以跌宕起伏、气势恢宏而重点突出的感觉。诗中的“小心翼翼”、“天作之合”等句也早已成为着名的成语,在如今我们使用的现代汉语中仍有很强的生命力。
绵
【原文】
緜緜瓜瓞(1)。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2)陶冗,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3)。
周原膴膴(4),堇(5)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6)以载,作庙翼翼。
捄(7)之陾陾(8),度之薨薨(9),筑之登登,削屡冯冯(10)。百堵皆兴,鼛(11)鼓弗胜。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12)。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乃立冢土(13),戎丑(14)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15)拔矣,行道兑(16)矣。混夷駾(17)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18)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注释】
(1)瓞(dié):小瓜。
(2)复:窑洞。
(3)胥:视察。宇:住地。
(4)膴(wǔ)膴:肥沃的样子。
(5)堇(jǐn):旱芹。
(6)缩版:用绳子捆束筑墙的木板。
(7)捄(jīu):盛土于筐。
(8)陾(rénɡ)陾:众多的样子。
(9)薨(hōnɡ)薨:人多嘈杂的声音。
(10)冯(pínɡ)冯:削平墙头的声音。
(11)鼛(ɡāo):大鼓。长一丈二尺。
(12)伉:高大的样子。
(13)冢:即大社,祭祀社神的地方。
(14)丑:众人。
(15)棫(yù):白桵,与柞皆丛生灌木。
(16)兑(duì):通畅。
(17)駾(tuì):突逃。
(18)蹶(ɡuì):感动。
【译文】
延绵不绝大小瓜,就像周初的民众。沮水迁徙到漾水,古公亶父始创业。
掘地挖穴筑居处,挖了窑洞来作屋。古公亶父创业初,骑马率领周民迁。
沿着西方水边走,一直来到歧山下。带着妃子姜氏女,察看选择定居处。
周土山肥地又美,堇茶苦菜甜如糖。于是谋划又商量,又灼龟壳占凶吉。
封说周原可定居,从此筑土安下家。安下心来住在此,划分左右和东西。
又分田界治土地,开沟挖渠种田地。从西一直走到东,周民忙碌建家园。
召来司空管土地,召来司徒管役工。命令周民筑家室,拉绳筑墙直又直。
捆好夹板把墙筑,建成宗庙真威严。众人忙着装泥土,一同填入夹板中。
筑墙捣土登登响.削平墙头声呼呼。百堵高墙筑起来,大鼓不敌筑墙声。
于是修建外城门,城门高高入云天。于是修建宫正门,正门高大又严整。
于是修建大神社,周民遇事把神祭。虽未断绝对敌恨,礼尚往来不间断。
拔除柞树和掝树,道路畅通无拦阻。混夷惊恐落荒逃,早已疲惫又困顿。
虞芮争端已平息,文王善政真高明。我有贤臣来依附,我有贤臣来相助。
我有贤臣为我奔,我有贤臣来御敌。
【解析】
这是周部族的史诗,追述了周王族十三世祖古公亶父自邠迁岐,定居渭河平原,振兴周族的光荣业绩。全诗共九章。首章以“緜緜瓜瓞”起兴,开首八字简洁地概括了周人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以下至第八章,全叙太王率族迁岐、建设周原的情况。全诗语言热情奔放,情景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棫朴
【原文】
芃芃棫朴(1),薪之槱(2)之。济济辟王,左右趣(3)之。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4)。奉璋峨峨,髦士(5)攸宜。
淠(6)彼泾舟,烝徒楫(7)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
倬(8)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追(9)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注释】
(1)棫(yù)朴:二者均为灌木名。
(2)槱(yǒu):聚积木柴以备燃烧。
(3)趣(qū):趋向,归向。
(4)璋:即“璋瓒”,祭祀时盛酒的玉器。
(5)髦士:俊士,优秀之士。
(6)淠(pì):舟行摇荡的样子。
(7)楫:划桨。
(8)倬(zhuō):广大。
(9)追(duī):通“雕”。
【译文】
棫树朴树多茂盛,砍作木柴祭天神。周王气度无人比,群臣簇拥左右跟。
周王气度无人比,左右群臣捧璋瓒。手捧璋瓒仪容壮,国士得体是贤俊。
船行泾河波声碎,众人举桨齐划水。周王出发去远征,六军前进紧相随。
宽广银河漫无边,光带灿烂贯长天。万寿无疆我周王,培养人才谋虑全。
琢磨良材刻纹花,如金如玉品质佳。勤勉不已我周王,统治天下安四方。
【解析】
这同样也是一首赞美周王的作品,历来学者多认为赞美的对象非文王莫属。全诗五章,每章四句。首章是总述,总述周王有德,众士所归。而士分文、武,故二、三篇又分而述之,以补足深化首章之意。末二章直接赞颂文王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并且勤于政事,德行美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这首诗开合承启不着痕迹,错落有致,读之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旱麓
【原文】
瞻彼旱麓,榛楛(1)济济。岂弟君子,干(2)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3)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4)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莫莫葛藟(5),施(6)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注释】
(1)榛楛(hù):两种灌木名。
(2)干:求。
(3)鸢(yuān):鸷鸟名。即老鹰。
(4)燎:焚烧,此指燔柴祭天。
(5)葛藟(léi):葛藤。
(6)施(yì):伸展绵延。
【译文】
瞻望那边旱山底,榛树楛树多茂密。和乐平易好君子,求福和乐心欢喜。
圭瓒酒器金光闪,金勺之中酒满溢。和乐平易好君子,天降福禄人欢喜。
老鹰展翅飞上天,鱼儿摇尾在深渊。和乐平易好君子,怎能不去育贤才。
清醇甜酒已满斟,红色公牛作牺牲。用它上供来祭祀,用它求取大福分。
柞树棫树多茂盛,百姓砍来焚祭神。和乐平易好君子,神灵来把你慰问。
葛藤一片到处长,蔓延缠绕树枝干。和乐平易好君子,求福有道不邪奸。
【解析】
这是一首赞美周文王的乐歌,赞扬其善用贤人,因此备受福禄恩宠,不愧为一代贤王。本诗全篇共六章,每章四句。首章前两句以旱山山脚茂密的榛树楛树起兴,赞美文王平易近人;第二章开始写到“祭祖受福”的主题;第三章从祭祀现场转为飞鸢与跃鱼,比喻文王善于起用各种贤才;第四章继续写祭祀的隆重场面;第五章接写燔柴祭天之礼,将世人对神灵虔诚的崇敬之意、祈求之愿上达;末章则以生长茂密的葛藤在树枝树干上蔓延不绝比喻上天将永久地赐福给周邦之君民。诗歌章法结构独特,内容丰满,颇具特色。
思齐
【原文】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1),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雝雝(3)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4)亦保。
肆戎疾不殄(5),烈假(6)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7),誉髦(8)斯士。
【注释】
(1)徽音:美誉。
(2)恫(tōnɡ):哀痛。
(3)雝(yōnɡ)雝:和谐的样子。
(4)射(yè):不明显,隐蔽。
(5)殄:残害,灭绝。
(6)烈假:指害人的疾病。
(7)斁(yì):厌倦。
(8)髦(máo):俊,优秀。
【译文】
仪态端庄的太任,就是文王之贤母。德高敬重的太姜,做了王室的主妇。
太姒继承好名声,养育子孙王室兴。
文王孝望先祖宗,神灵不把他怨恨,从此不使他伤痛,为了家人做表率。
自己兄弟也守法,以此治理国和家。
文王在家很和睦,宗庙祭祀也恭敬。国家大事亲视察,隐微小事不懈怠。
古今大难已断绝,大病灾难不再有。听到善言就采用,下臣进谏常采纳。
故今成人德高尚,年纪虽小有作为。文王诲人永不倦,乐于选拔好人才。
【解析】
这是首赞美诗,颂扬了周文王修身、齐家、治国的美好德行。诗五章。首章是全诗的引子,通过赞扬文王家有贤妻良母来表明他的圣德是家族的优良传统;二章赞美文王善于齐家治国;三章以文王在家庭与在宗庙为典型环境,言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四章说文王能够从谏如流,保育国民远离灾难;末章则赞扬文王勤于培养人才,使周人有所建树。这首诗全方位的赞扬了周文王的圣德,正如学者薛瑄所云:“《思齐》一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备焉。”
皇矣
【原文】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
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1)之,憎其式廓(2)。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3)。修之平之,其灌其栵(4)。启之辟之,其柽(5)其椐。
攘之剔之,其檿(6)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7)。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
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8)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
王(9)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10),施于孙子。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11)无然歆羡(12),诞先登于岸。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
以笃于周祜(13),以对于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冈,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
度其鲜(14)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15)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帝谓文王:訽(16)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17)。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18)安安。
是类是禡(19),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
临冲茀茀(20),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注释】
(1)耆:考察。
(2)式廓:规模。
(3)翳:通“殪”,指死而仆倒的树木。
(4)栵(lì):斩而复生的枝杈。
(5)柽(chēnɡ):木名,俗名西河柳。
(6)檿(yǎn):木名,俗名山桑。
(7)路:通“露”,败。
(8)貊(mò):传布。
(9)王(wànɡ):称王,统治。
(10)帝祉(zhǐ):上帝赐予之福。
(11)畔援:犹“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
(12)歆羡:犹言“觊觎”,非分的希望和企图。
(13)祜(hù):福。
(14)鲜(xiǎn):犹“巘”,小山。
(15)夏:夏楚,刑具。
(16)訽:商议。
(17)崇:古国名,在今陕西西安、户县一带。墉:城墙。
(18)馘(ɡuó):古代战争时将所杀之敌割取左耳以计数献功,称“馘”。
(19)禡(mà):师祭,至所征之地举行的祭祀;或谓祭马神。
(20)茀茀:强盛的样子。
【译文】
上帝伟大又辉煌,洞察人间慧目明。监察观照国四方,发现民间疾苦灾。
唯独殷商这国家,朝政实不符民望。想到天下诸侯国,认真研究细思量。
上帝经过慎考察,憎恶殷商作恶多。怀着宠爱向西望,就把岐山赐周王。
砍伐山林清杂树,去掉立卧枯草木。将它修齐剪平整,灌木丛丛枝杈簇。
将它挖去将它芟,柽木椐木都除尽。将它排除将它剔,桑黄桑杂生四处。
上帝迁来明德君,彻底打败犬戎族。皇天给他选佳偶,受命于天国稳固。
上帝省视周岐山,柞树棫树都砍完,苍松翠柏种山间。
上帝为周兴疆域,太伯王季将功建。就是王季这祖先,顺从父亲爱兄弟。
友爱他两位兄长,致使福庆不断添,上帝赐予大荣光。
承受福禄永不减,天下四方我占全。
就是王季这祖宗,上帝度其心胸广,将他美名广传扬。
他的品德真端正,是非类别分得清,师长国君一身兼。
统领如此泱泱国,万民亲附百姓从。到了文王依如此,他的德行永光荣。
已经受到帝赐福,延及子孙福无穷。
上帝亲对文王说:“不要徘徊莫动摇,也不要去非分想,渡河要先登上岸上。”
密国之人不恭敬,对抗大国太狂傲,侵阮伐共气焰嚣。
文王对此勃然怒,整顿军队奋勇剿,痛击敌人把国保。
大大增加周国福,天下四方乐陶陶。
密人凭借地势险,出自阮国侵我疆,登临我国高山上。
“不要陈兵在丘陵,那是我国之山冈;不要饮用那泉水,那是我国之山泉。”
文王审察那山野,占据岐山南边地,就在那渭水之旁。
他是万国之榜样,他是人民好君王。
上帝告知周文王:“你的德行我欣赏。不要疾言和厉色,莫将刑具来依仗。
要做到不声不响,上帝意旨莫要忘。”
上帝还对文王道:“要与盟国好商量,联合同姓常来往。
用你那些爬城梯,和你那些攻城车,讨伐攻破崇国墙。”
临阵战车轰隆出,崇国城墙高高耸。抓来俘虏结成队,割取敌耳表战功。
祭祀天神求胜利,招降崇国抚民心,四方不敢侵我国。
临阵冲车多强盛,哪怕崇国墙高耸。
坚决打击坚决攻,把那顽敌杀一空,四方不敢抗我威。
【解析】
这是周朝多篇开国史诗之一。它先写西周为天命所归及古公亶父(太王)经营岐山、打退昆夷的情况,再写王季的继续发展和他的德行,最后重点描述了文王伐密、灭崇的事迹和武功。全诗八章,章十二句。内容丰富,气魄宏大,笔力遒劲,条理分明。前四章重点写太王,后四章写文王,将一部周部族的周原创业史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灵台
【原文】
经始灵台,经(1)之营之。庶民攻(2)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3),麀鹿(4)攸伏。麀鹿濯濯(5),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6)业维枞(7),贲(8)鼓维镛(9)。于论鼓钟,于乐辟雍(10)。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鼍(11)鼓逢逢。矇瞍(12)奏公。
【注释】
(1)经:测量规划。
(2)攻:建造。
(3)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
(4)麀(yōu)鹿:母鹿。
(5)濯濯:肥壮的样子。
(6)虡(jù):悬钟的木架。
(7)枞(cōnɡ):崇牙,即虡上的载钉,用以悬钟。
(8)贲(fén):借为“鼖”,大鼓。
(9)镛:一种大钟。
(10)辟雍(bì yōnɡ):离宫名。
(11)鼍(tuó):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
(12)矇、瞍:古代对盲人的两种称呼。当时乐官乐工常由盲人担任。
【译文】
开始计划造灵台,先来测量后来造。庶民百姓齐努力,不多几天就建成。
开始计划本不急,百姓如子齐出力。文王亲临灵囿中,母鹿安静躺伏着。
母鹿毛色多润泽,白鸟洁净羽毛白。文王来到灵池旁,鱼儿满池欢蹦跳。
钟鼓支架崇牙耸,挂着大鼓和大钟。依次轮流击钟鼓,君民同乐在辟廱。
依次轮流击钟鼓,君民同乐在辟廱。鳄皮大鼓声和谐,盲人乐师把歌奏。
【解析】
这是一首记述周文王建成灵台和游赏奏乐的诗,表现出了周文王与民同乐、深得民心的美好德行。全诗共四章。第一章写建造灵台;第二章写灵囿、灵沼;第三章、第四章写君民同乐在辟廱。诗歌充满了游乐的欢快气氛和对君王的赞美之情。此外,《灵台》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提到园林的作品之一,对于今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下武
【原文】
下武(1)维周,世有哲王(2)。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3)。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4)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5)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注释】
(1)武:继承。
(2)哲王:贤明智慧的君主。
(3)孚:使人信服。
(4)媚:爱戴。
(5)绳:承。
【译文】
后能继前惟周邦,世代都有圣明君。三位先王灵在天,武王配天居镐京。
武王配天居镐京,德行能够匹先祖。上应天命真长久,成王也能令人服。
成王也能令人服,实为人间好榜样。孝顺祖宗德泽长,德泽长久法先王。
爱戴天子这一人,能将美德来承应。孝顺祖宗德泽长,光明显耀后世人。
光明显耀后世人,遵循祖先之足迹。周室兴旺千万年,天赐洪福无限享。
天赐洪福无限享,四方诸侯来祝贺。周室兴旺千万年,何愁没人来辅佐。
【解析】
这是一首祭祀宗庙,赞美武王的颂歌。全诗共六章。第一章先说周朝世代有明主,武王继承了先辈的祖业;二章上二句赞颂武王,下二句赞颂成王;第三章赞颂成王能效法先人,继承祖先美德;第四、第五章赞颂康王能继承祖德,第六章以四方诸侯来贺作结,表明周朝世代不乏贤人辅弼之臣。本诗篇章结构非常严谨,层层递进,修辞手法高明,让人眼前一亮。
文王有声
【原文】
文王有声,遹(1)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2)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3)。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4),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5),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6)。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7)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8),武王岂不仕?诒(9)厥孙谋,以燕(10)翼子。武王烝哉!
【注释】
(1)遹(yù):语助词。
(2)烝(zhēnɡ):美。
(3)武功:征伐之功。
(4)淢淢(xù):通为“洫”,即护城河。
(5)濯:本义是洗涤,引申有“光大”义。
(6)翰:主心骨。
(7)龟:指龟兆。
(8)芑(qǐ):同“杞”。芑、杞都是己声字,古音同部,故杞为本字,芑是假借字,释为杞柳。
(9)诒:遗留。
(10)燕:安定。
【译文】
文王声望传四方,如雷贯耳大名享。但求天下能安宁,终见功成国运昌。文王真个是明王!
受命于天我文王,建功赫赫气势旺。举兵攻克那崇国,又建丰邑真漂亮。文王真个是明王!
挖好城壕筑城墙,作邑般配实在棒。不贪私欲品行正,用心尽孝为周邦。君王真个是明王!
文王功绩自昭彰,犹如丰邑那垣墙。四方诸侯来依附,君王主干是栋梁。君王真个是明王!
丰水奔流向东方,大禹功绩不可忘。四方诸侯来依附,大王树立好榜样。大王真个是明王!
落成离宫镐京旁,从那西方到东方,又从南面到北面,没人不服我周邦。大王真个是明王!
占卜我王求吉祥,定都镐京好地方。依靠神龟定工程,武王完成堪颂扬。武王真个是明王!
丰水边上杞柳壮,武王任重岂不忙?留下治国好策略,庇荫子孙把福享。武王真个是明王!
【解析】
这是一首赞颂文王、武王迁都功德的诗歌。全诗共八章。前四章主要赞颂文王作都丰邑的历史功绩,并强调建都继承了祖先的遗烈;后四章颂美武王营建镐京的功绩,点明他对子孙后代所做的贡献。诗歌运用叙事与抒情结合的修辞手法,加强诗的形象感染力,使之成为歌功颂德的一篇杰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