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书幽芳亭》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黄庭坚 栏目:黄庭坚诗集 2022-03-28 11:16:40

书幽芳亭

【原文】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①。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②,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③。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④。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⑤。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⑥,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注释】

①楚之逐臣:指屈原。屈原在《离骚》里以“兰”来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

②薄丛:指贫瘠的丛林。

③不见:不为人所知。

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⑤贵(贵兰):以……为贵。

⑥芳(不为无人而不芳):发出芳香。

【译文】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华品德都能超越其他士人,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称为一名国士;如果一位女子的相貌都能超过其他女子,那么,这个女子就会被称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赛过了其他所有的花,那么这株兰花就可以被称为国香。我们知道,兰花是十分珍贵的植物,并不是因为它被屈原赞美过,才会被大家所珍视。植物中的兰花和人中的君子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兰花即使生长在深山老林或者是土地贫瘠的丛林,也不会因为没有人赏识而就不散发出迷人的香味;人中的君子即使遭受到风霜雨雪的严酷摧残,也绝不会改变自己的根本与秉性。他们能够真正做到避世隐居而内心没有忧愁,就算一直得不到任用也不会怨天尤人。兰花的香味形状都十分的美好,它们平时一点都不张扬,可一旦有清风吹过,它们的香气一定会飘到很远的地方,人们一定会发现它们的存在,它们是如此的浓郁芬芳,这才真是“善藏”,它们懂得“以待时机、施展自己”的深刻道理。

就品德和才能而言,兰和蕙并不相同,只可惜世间很少有人能分辨出来。我长期到处流浪,因此才知道兰和蕙的区别。兰花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兰,《离骚》中说:“我已经培植兰花九畹,又种下蕙百亩。”《招魂》说:“爱花的风俗离开蕙,普遍崇尚兰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楚人轻视蕙而重视兰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兰和蕙在什么条件下都能生长,即使环境恶劣的砂石之地也能枝繁叶茂,如果用热茶水浇灌它们就香气芬芳,这是兰和蕙的相同之处。到开花之时,一根花枝上就一朵花而异香扑鼻的一定是兰花,一根花枝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明显的一定是蕙。即使蕙远远比不上兰花,但是与椒相比却不知胜了多少倍,椒竟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这不是太奇怪了吗?因此,必须除掉当权者,因为这就是那些德才兼备的隐士都选择远离当局而不愿返回的根本所在啊!

【赏析】

“芳草美人”的比喻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本文中黄庭坚则是要建立起“兰”与“君子”的类比关系。

文章一开头作者就连用三个类比:国士、国色、国香,将兰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接着黄庭坚指出“兰”与“君子”的相似之处:“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君子就像兰花,从不吹嘘自己,经受摧残,也不改变本性。接下来,作者又比较了兰与蕙的不同之处,指出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同时作者在文中也寄予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感叹。

黄庭坚对兰的推崇,是在当时北宋推崇君子气节的大环境下有感而发的,作者学识广博,善用典故,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引经据典,随手引用《易经》《离骚》里的名句,也为本文增色不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