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仲蔚蓬蒿宅②,宣城诗句中③。
人贤忘巷陋,境胜失途穷。
寒菹书万卷④,零乱刚直胸。
偃蹇勋业外⑤,啸歌山水重。
晨鸡催不起,拥被听松风。
【注释】
①宛陵:古县名,宋时名宣城县,为宣州治所,今属安徽省。
②仲蔚:指东汉张仲蔚,隐居不仕,“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皇甫谧《高士传》)。
③宣城:指南齐诗人谢朓,他曾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
④寒菹(zū):冷的腌菜。
⑤偃(yǎn)蹇(jiǎn):高蹈遗世。勋业:功名事业。
【译文】
东汉隐士张仲蔚的住处蓬蒿没人,原来他是在闭门养性;南齐的谢宣城经常在别人的诗句中被提及。
只要有贤能的人,就会忘记巷里的简陋,如果身居胜境,那也不会有穷途末路的悲哀。
只有那简单的饭食与万卷藏书占据你的心中。
张待举不追求功名与事业,高蹈遗世,徜徉于山水林泉,长啸而歌。
你高卧在床,那早晨的阵阵鸣叫不能把你叫起,你只管拥被而卧,听那阵阵松风。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时黄庭坚监德州德平镇。这首诗是一首题咏亭子的诗,但咏亭实为咏人。
既是咏亭,则离不开写物,然此诗却并不黏着于景物,而是脱略其形迹,以人形物。前四句尚是人与境合写,但境只是由人带出,诗中写到四位古人,由其人其事烘托出居处的朴拙古雅,如“人贤”一联谓有贤者在就忘却了巷陌的陋穷,居于胜境也就不会有穷途的悲叹,人格为穷巷增色,景色又替人排忧,人与境交相映照。
随后写他心中不以功名事业为念,唯有简单的饭食与万卷书籍,从而写出了其安贫乐道,专一读书。“啸歌山水重”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徜徉山水林泉之间的隐士的品格,即超尘出世。随后两句“晨鸡催不起,拥被听松风”很传神地刻画了一个拥被高卧,聆听窗外阵阵松风的隐士形象。因为人有此种品格,那么所居之处、所建的亭子自然也就具有了这种品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