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教育主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论语》的教育主张

孔子丰富的教育思想,是他的仁学、礼学和中庸学说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具体讲,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孔子在《卫灵公》中明确地提出了他的办学原则:“有教无类”。“无类”,就是没有差别,指贫富、贵贱、国籍等方面。他的弟子大多是贫贱出身,并且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有教无类,实际上是说不分等级、贵贱、地域,人人都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孔子不仅开创了私人授学的先河,而且使教育由贵族垄断转移到了平民,这都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革命性创举。孔子认为,人的天性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改造和提高。“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意思是人的天性是相近的,后天环境的不同使人的差距拉大。既然如此,那么就可以通过教育手段来影响、改变人,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所以,教书育人就成了教师的神圣义务和责任。他一再强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认为只有真诚地热爱教育事业,才可以有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德育为主,全面发展。孔子十分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内容也主要是德育。《论语》中,他对弟子谈论最多的也是德育方面的内容:“刚(刚强)、毅(正直)、木(朴实)、讷(言语谨慎),近仁。”“仁”,是他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他提出了“孝、悌、忠、信、勤;义、勇、敬、诚、恕;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等一系列的品德要求,希望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他又要求学生为人处事实行中庸之道,成为道德完善的人,做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不仅如此,他还坚持“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要求学生言行一致,通过行动来检验道德操行。

智育方面,孔子向学生传授的是经过整理修订的文献知识。主要是《诗》、《书》、《礼》、《易》、《乐》、《春秋》。除这些教材外,孔子对学生还传授一些技艺方面的知识,如被称为“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对音乐、射箭、驾驭都很精通,经常带领学生演习礼仪,外出让学生赶车。礼和乐属于美育,射、御则属于体育。这说明孔子注意学生的体育锻炼和美育陶冶,德才并重,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全面的教育。

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这是说孔子循循善诱,不采取灌输式的方法,而是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他又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教给学生某一点内容,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往下教。孔子教学常常运用讨论、问答的方式,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常用形式。老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答对了,便予以鼓励;答错了,再由老师予以启发式纠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比“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要好出很多倍。

学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是掌握知识;“思”,是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分析问题。要丰富知识,就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才能真正消化吸收。如果不学习而只是苦思冥想,这只是瞎想而已,“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人的智力高低不一,性情、兴趣也各有不同,所以就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教育引导。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意思是说对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知识;中等水平以下的,就只能传授一般的知识了。这就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授他们能够接受的内容。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对后世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师生关系方面,孔子堪称后世楷模。他倡导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学生对于孔子,“爱之如父兄,敬之如尧舜,仰之如日月”。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备尝艰辛,屡遭困顿,曾绝粮于陈蔡,被囚于匡地,但学生们始终追随不离。学生早夭,他伤心痛哭;孔子亡故,弟子们哀痛不已,有的服丧三年,子贡更是结庐墓旁守丧六年。

孔子对学生真诚坦率。他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他襟怀坦白,平易近人,对所有的学生,不论出身贫富还是贵贱,他都平等对待。颜渊家庭贫穷,子贡出身富商,他同样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一视同仁。不管是谁,有进步就鼓励,有缺点就批评。他爱护每个学生,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有亲疏厚薄,对自己的儿子也同样严格要求。

孔子主张在真理、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他要求学生不要对老师一味信从。他批评颜渊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我言无所不说(悦)。”(《先进》)尽管颜渊是他最器重的学生,但是他仍然不赞同颜渊对他的话言听计从,认为这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帮助。不仅如此,孔子还允许学生提意见,并且很重视学生的批评。《雍也》篇说:“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尽管非常漂亮,但是名声不好,孔子受南子的接见,子路很不满意,孔子就对子路说,你们的看法和我的看法不一样啊。我所否定的人,一定是罪大恶极,不但人讨厌他,就是上天也讨厌他!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平等、融洽关系及对学生的批评的重视。事实上他是把学生当成了朋友对待。

孔子在教学上提倡师生互相切磋,共同讨论,认为这样可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八佾》篇记载,子夏问《诗》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给予了回答,子夏从孔子的回答中得到启发,提出了“仁”先“礼”后的观点,孔子大加赞赏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认为子夏的回答又给了他启发和帮助。整部《论语》,基本上是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子的教学过程就是经常与学生们在一起讨论切磋的过程。

孔子与学生的师生关系,体现了平等民主的和谐精神。这种尊师爱生、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