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祖是宋国贵族,因避乱迁居鲁国。孔子幼年时,其父叔梁纥去世,家境随之中落。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鲁国内乱,孔子来到齐国,但却不为齐景公所用,不久又返回鲁国。鲁定公时期,曾任鲁国司寇。为了宣传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曾周游至卫、陈、宋、蔡、楚等国,但政治抱负始终没有实现。晚年回到鲁国,从事着述和讲学,整理了《诗经》、《书经》等古代典籍,并根据鲁史编纂修订《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病逝于家中。其言行由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成《论语》。

孔子一生虽然政治抱负未能充分施展,但他在思想、教育领域所建立的功勋却标榜后世,影响深远。他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开始了最早的私人聚徒讲学。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弟子号称三千,成为一时的显学。他所建立的伦理、教育、等级、秩序等一整套思想体系成为了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其身后,被历代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论语》也被奉为儒家的经典,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孔子的思想是以“仁”、“礼”为核心的伦理政治思想,这体现为“中庸”的立身处世之道、“畏天命”的自然观、“学而知之”的知识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仁”的主要内容体现为“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不仅把“仁”当做一般士人遵循的准则,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也要求统治者做到“仁”,“节用爱人,使民以时”,“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仁矣”。孔子把“仁”和“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克己复礼为仁”。

“礼”是一种行为规范和仪式典制,旨在维护等级制度。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他认为礼是十分重要的,是立身、立国之本。他以发展的眼光对待“礼”,认为周礼是夏商二代的集大成者,是最为完美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指出“礼”的维护,必须从“正名”开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反对破坏“礼”的行为,认为“礼乐征罚自诸侯出”是“天下无道”,对于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他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立身处事方面,孔子以“中庸”作为最高标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主张“过犹不及”。在教育弟子的时候,他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有的“进之”,有的“退之”。

孔子所谓的“天命”事实上既是自然规律,又是社会规律,它们决定着人的生死和社会的治乱兴衰。他说,君子“畏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强调遵守天命的同时,还要积极顺应天命,主张“为仁由己”。与这种天命观相适应,孔子对未知的超自然现象,诸如鬼神,聪明地采取了敬而远之的回避态度。季路问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强调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虽然他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学”四类,但主要关注中间两类,强调后天努力学习的重要性。他还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