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皇太极突然攻击朝鲜,而明将袁崇焕却误以为皇太极要兵分三路攻击锦州。明朝当时并未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直到朝鲜向大明求救,朝廷才意识到了局势的严重,于是严令袁崇焕自西策应,援救朝鲜。
皇太极要问鼎中原,最大的绊脚石便是明朝,对于这一点,皇太极是非常清楚的,那他为何不去攻打明都而要绕道偷袭朝鲜呢?
有史料记载皇太极在偷袭朝鲜前曾召集麾下将领开会密谋,皇太极认为明朝想通过联合朵颜、朝鲜来压制他们,而之前居然偷袭喀尔喀的蒙古兄弟部落,所以此时大金面临的局势相当恶劣。要想破坏明军的计划,必须将大金左右的两面网给收拾了。而要使明军折掉左右两只臂膀的最好办法就是攻打朝鲜,让那些高丽人为皇太极的军队生产粮食,放养牛羊。在这一次密会上,皇太极阐述了偷袭朝鲜的重要性:“辽东的袁崇焕自然不会轻易让我们女真勇士攻下朝鲜,他们应该在我们出征的时候趁机来攻。盛京是我大金之根本,本汗不容有失。所以,这一次虽看似进攻朝鲜,实际上明军才是我们对付的主力。朝鲜人不善作战,有镶黄、正白、正红三旗的精锐在,本汗相信只要速战速决,出征的勇士们很快会将朝鲜王带回盛京。”
这次站役中,袁崇焕犯了一个非常致命的战略错误——他拒绝出兵自西线攻击沈阳以救朝鲜。朝廷再次严令袁崇焕出兵,趁满兵精锐东调,“且令以关宁之师直捣虎穴”。袁上疏抗辩:“闻奴兵十万掠鲜,十万居守,何所见而妄揣夷穴之虚乎?我纵倾伍捣之,无论悬军不能深入,纵深入奚损于逸待之夷?”而事实上,当时满洲全部正规兵力也只不过8万余人,能动员的兵力不会超过l0万。关于当时后金八旗兵力的实数,孟森先生在《八旗制度考略》一文中有详细的考证。也就是说,当时的沈阳守军数量并不多。况且袁所控制的义州距离沈阳不过300余里,何来深入?后来迫于朝廷的压力,袁最终还是出兵了。三月,先派水军500名支援东江,再以“关外三军营及前锋三营,抚镇标下四营,每营选精兵九百”,合兵九千人,进逼三岔河,为捣巢之举。此后这九千兵马便一直滞留在三岔河,没有进击的具体动作。一直到4月18日,朝鲜战事结束。至此,朝鲜已在后金手上,皇太极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