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谔谔之臣孙嘉淦》清朝历史事件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孙嘉淦 (1683—1753年),山西兴县人,字锡公,号懿斋。家贫,日采樵山中,夜读书,少行侠义。康熙朝进士。

雍正皇帝即位,命诸臣上封事,孙嘉淦上疏陈三事: 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这三事都有极强针对性。皇帝说: “翰林院乃容得此狂生耶?” 大学士朱轼回答: “嘉淦诚狂,然臣服其胆。” 皇帝也笑着说: “朕亦且服其胆。” 擢国子监司业。

乾隆皇帝即位,孙嘉淦被迁都察院左都御史,仍兼吏部侍郎。上 《三习一弊疏》: 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 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 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三心既成,乃生一弊: 喜小人而厌君子。“三习一弊” 是针对皇帝少年气盛而发。乾隆皇帝高兴地接受了,宣示中外,迁刑部尚书,总理国子监事。后兼管刑部吏部,授直隶总督,兼管河工。又调湖广总督,授宗人府府丞,迁左副都御史,直上书房,授兵部侍郎,擢工部尚书,署翰林院掌院学士,进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孙嘉淦因敢于上疏,而官职连升,在清朝大臣中是一个典型。

乾隆十六年 (1751年),盛传孙嘉淦又向皇帝上疏: 失德有五不可解、十六过。皇帝下令寻求这一上疏的来源,转相连染,历六省,更三岁,方始查清。原来是江西卫千总卢鲁生所伪造。卢鲁生被处死,乾隆皇帝对孙嘉淦眷遇不衰。孙嘉淦对自己也严格要求。他居官有八约: 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

孙嘉淦所作所为,大为时人所重,成为清代著名的直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