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乡纪程——新俄国游记|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绪言

阴沉沉, 黑魆魆,寒风刺骨,腥秽污湿的所在,我有生以来,没见一点半点阳光,——我直到如今还不知道阳光是什么样的东西,——我在这样的地方,视觉本能几乎消失了;那里虽有香甜的食物,轻软的被褥,也只值得昏昏酣睡,醒来黑地里摸索着吃喝罢了。苦呢,说不得, 乐呢,我向来不曾觉得, 依恋着难舍难离, 固然不必, 赶快的挣扎着起来, 可是又往那里去的好呢?——我不依恋,我也不决然舍离……然而心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滋味呵!这才明白了!我住在这里我应当受,我该当。我虽然明白,我虽然知道,我“心头的奇异古怪的滋味”我总说不出来。“他”使我醒,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谜儿, 他变成了一个“阴影”朝朝暮暮的守着我。我片刻不舍他,他片刻不舍我。这个阴影呵!他总在我眼前晃着——似乎要引起我的视觉。我眼睛早已花了,晕了,我何尝看得清楚。我知我们黑甜乡里的同伴,他们或者和我一样。他们的眼前也许有这同样的“阴影”。我问我的同伴,我希望他们给我解释。谁知道他们不睬我, 不理我。我是可怜的人儿。他们呢,——或者和我一样, 或者自以为很有幸福呢。只剩得和我同病相怜的人呵, 苦得很哩!——我怎忍抛弃他们。我眼前的“阴影”不容我留恋,我又怎得不决然舍离此地。

同伴们,我亲爱的同伴们呵! 请等着, 不要慌。阴沉沉, 黑魆魆的天地间, 忽然放出一线微细的光明来了。同伴们,请等着。这就是所谓阳光,——来了。我们所看见的虽只一线, 我想他必渐渐的发扬,快照遍我们的同胞,我们的兄弟。请等着吧。

唉!怎么等了许久,还只有这微微细细的一线光明,——空教我们看着眼眩——摇荡恍惚晞微一缕呢?难道他不愿意来,抑或是我们自己挡着他?我们久久成了半盲的人, 虽有光明也领受不着?兄弟们,预备着。倘若你们不因为久处黑暗,怕他眩眼,我去拨开重障,放他进来。兄弟们应当明白了, 尽等着是不中用的, 须得自己动手。怎么样?难道你们以为我自己说, 眼前有个“阴影”见神见鬼似的,好像是一个疯子,——因此你们竟不信我么?唉!那“阴影”鬼使神差的指使着我,那“阴影”在前面引着我。他引着我,他亦是为你们呵!

灿烂庄严, 光明鲜艳, 向来没有看见的阳光,居然露出一线, 那“阴影”跟随着他, 领导着我。一线的光明! 一线的光明,血也似的红,就此一线便照遍了大千世界。遍地的红花染着战血,就放出晚霞朝雾似的红光, 鲜艳艳的耀着。宇宙虽大, 也快要被他笼罩遍了。“红”的色彩,好不使人烦恼!我想比黑暗的“黑”多少总含些生意。并且黑暗久了,骤然遇见光明,难免不眼花缭乱, 自然只能先看见红色。光明的究竟,我想决不是纯粹红光。他必定会渐渐的转过来,结果总是恢复我们视觉本能所能见的色彩。——这也许是疯话。

世界上对待疯子,无论怎么样不好, 总不算得酷虐。我既挣扎着起来,跟着我的“阴影”,舍弃了黑甜乡里的美食甘寝,想必大家都以为我是疯子了。那还有什么话可说!我知道:乌沉沉甘食美衣的所在——是黑甜乡;红艳艳光明鲜丽的所在——是你们罚疯子住的地方,这就当然是冰天雪窖饥寒交迫的去处(却还不十分酷虐), 我且叫他“饿乡”。我没有法想了。“阴影”领我去,我不得不去。你们罚我这个疯子,我不得不受罚。我决不忘记你们,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我愿去, 我不得不去。我现在挣扎起来了, 我往饿乡去了!

1920, 11, 4。哈尔滨。

( 《饿乡纪程》,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9月。)

赏析 《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为瞿秋白1920年至1923年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赴苏俄考察时所写的两部著名散文集。前者记写的是赴俄途中的“见闻经过,具体事实”和“心程中之变迁起伏”,后者记述的则是“在此赤色的莫斯科里,所闻所见所思所感”。两书在向国人宣传、介绍十月革命后的苏俄社会现实,驳斥中外反动派的谎言方面,具开拓之功。而在本序言中,作者以青年人特有的激情展示了一个筚路蓝缕,偷火给人间的殉道者、开拓者形象。

“绪言”的突出特点是对比象征手法的运用。以“黑甜乡”喻指黑暗的旧中国,与鲁迅的“黑屋子”的比喻以及郭沫若的《凤凰涅槃》、闻一多的《死水》对阴秽沉窒的旧中国的诅咒与控诉有异曲同工之妙。“饿乡”用的是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的典故,清人管异之曾称是山为“饿乡”,这里用来喻指作者的精神目标和精神追求。从“黑甜乡”到“饿乡”,从没有阳光,缺少激情和思想,只有“昏昏酣睡”的旧世界到“灿烂庄严,光明鲜艳”的新天地,对作者不啻是一次精神的历炼与提升。

作者在真实袒露面对新世界的内心惶惑的同时,也抒写了探索追求献身真理的热情与襟怀。作为出身旧家的知识分子,少年时代起作者就致力人生究竟的探索,然而陷在旧文化的汪洋中,徒然增加了厌世之思。是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使他卷入了时代漩涡,开启了他生活的新方向。但面对纷然涌入的各种主义、思潮、学说,同大多数知识者一样,这新质文化的刺激,在未完全消化领受之前,渐渐郁积为心头的“阴影”,不免有些迷乱、晕眩,可贵的是,作者始终洋溢着探索者的热情。他在《饿乡纪程》中一再表示, “担一份中国再生时代思想发展的责任”、“勉力为有系统的理论事实双方的研究”,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

绪言在写法上亦有其独到之处。黑甜乡、饿乡两个世界对比描写,情感鲜明强烈。对于“我”这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光明追求者形象刻画也是成功的,真实地写出了他和他的同时代人的困惑、欣喜、焦灼、渴望等等真实心理感受,以及献身真理和民众解放事业的热情。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这种描写、刻画更多了些含蓄蕴藉的意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