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赵佶·眼儿媚》赵 佶
赵 佶
玉京曾忆惜繁华①。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②,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③,春梦绕胡沙④。家山何处,忍听羌笛⑤,吹彻梅花⑥。
注释 ①玉京:汴京,今河南开封。玉,形容富丽。②琼林玉殿:豪华的皇宫。③花城:靖康之变以前的汴京春色。④胡沙:指金地。⑤羌笛:古代的管乐器。因出于羌中,故名。⑥梅花:指笛曲《梅花落》。
鉴赏 本词为赵佶被掳之后所作。全篇围绕对故园的追忆,展现了今昔之别,表达了亡国之君内心复杂的感情。
历史上的汴京是一个繁华富饶的地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流传至今,展现了北宋城市的全貌,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和写照。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也曾描绘过崇宁间至北宋末年的汴京盛况,小序概括如下:“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文人眼中的京师是这般景象,在徽宗的眼中更是“玉京”“琼林”般的豪华。南唐只有三十五州,立国仅四十年,李煜尚且感叹“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而北宋建国166年,边疆虽不是最广,但却足以称之为“万里帝王家”了。作者从“曾忆”着笔,依次铺叙汴京的昔日景象,呈现的是一段北宋覆亡的心酸画卷。
开篇赵佶直接切入玉京的“繁华”,“惜”字颇耐人寻味,它除了饱含对失去的美好家国的伤感、痛惜,是否还有对自己不勤于国政,以致生灵涂炭的惋惜和自责? 而今已是阶下囚,是自己生命中最悲惨的一页,或许他内心对自己的定位应该有一个重新的思索。“万里帝王家”一句包含着一种自豪感,“琼林玉殿”不仅指皇宫的各种殿宇,更包括那些模仿杭州凤凰山的艮岳,它的面积约为七百五十亩,其间“山林岩壑日益高深,亭榭楼观不可胜记,四方花竹奇石咸萃于斯,珍禽异兽无不毕有”(明李濂《汴京遗迹志》),这是徽宗宠用蔡京、朱勔等奸佞,搜刮民脂民膏而建,也是祸国殃民之所。“朝喧”“暮列”表现了宫中不分昼夜、游乐无度,到处充斥着弦管丝竹声。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李煜的“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玉楼春》),都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反映了他们的沉湎声色和骄奢淫欲,可见,北宋的灭亡是个必然。
下片转入现实,写拘囚金地的痛苦,抒发乡关之思。“花城人去今萧索”,靖康之变以前,汴京的春天,一派花团锦簇,“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香轮暖辗,芳草如茵;骏骑骄嘶,杏花如绣。莺啼芳树,燕舞晴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自从被金兵侵占以后,这座花城变得残败不堪,到处是断壁残垣。“萧索”二字蕴涵着赵佶的深悲剧痛,靖康之难,百姓流离,生灵涂炭。如今自己已囚困胡地,丧权辱国,身不由己,但那繁华的玉京却时常萦绕梦间,久久不散。家在何方?心中问过千万遍,却终究难再见,一切愁苦只能梦中安慰。不经意间,听到了几声凄切的笛声,竟是那熟悉的《梅花落》,悲从心来,如缕不绝。梦终究是虚幻的,不能超然,现实的处境依然是拘系虏北、凌辱不堪,南望汴京,渺不可见,想到这般,满是心酸。
全词语言精致、晓畅,前后两阕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家国兴亡的悲剧。作者想借梦境重归故土,终是空幻,带给人不尽的慨叹、惋惜,也给人深深的思考与震撼。《眼儿媚》格调缠绵悱恻,荡气回肠,似赵佶的一部血书,充满沧桑之感。(张雅莉)
宫苑图 【唐】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集评 明·陈霆:“宋二帝北狩,金人徙之云州。一日,夜宿林下,时碛月微明,有胡雏吹笛,其声呜咽。太上因口占《眼儿媚》。此词少帝有和篇,意更凄怆,不欲并载。吾谓其父子至此,虽噬脐无及矣。每一披阅,为酸鼻焉。”(《渚山堂词话》)
链接 宋徽宗自创瘦金体。宋徽宗精于书画,楷书宗褚遂良、薛稷、薛曜而略变其体态,出以新意,运笔道劲挺拔,笔道瘦细峭硬,结体俊爽秀丽,有腴润洒脱之风神,遂自成一格。从徽宗传世书迹《楷书千字文》《神霄玉清万寿宫碑》《大观圣作碑》及诸书画题跋中可以领略其风格。
北宋时期汴京的形象百科图卷——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代著名宫廷画家张择端以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社会生活风俗为题材,创作了大型画卷《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卷纵24.8厘米,横528厘米,全景式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粱在清明节前后的热闹场景。画面从汴梁外城的房舍和田垄开始,一直延伸到城内,将京城中商贾云集、房屋密集、人烟如云的盛况展现在画面之中,真实全方位地描绘了北宋的都市生活。其中有许多场景可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等文史典籍互证,提供了文字无法描述的形象资料,这对了解和研究宋代城市生活和工商、交通、风俗、服饰、建筑等都极具史料价值,因而堪称北宋时期汴京的形象百科图卷。
汴京。北宋的都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而且最为繁华的城市,它的人口总数已逾百万,同时周边的乡村小镇(又名“草市镇”)也逐渐发展壮大。在这些城镇里,人潮如海,商业兴隆,市肆昌盛。此时的夜市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尤为热闹,往往活跃到夜半三更,市场交易,慷慨宏阔,动辄千万,珍奇锱铢不可胜数。北宋正是“勾栏瓦肆”盛行的时代,它们是时人说书游艺的场所,承载着文化和娱乐双重功用。汴京的中心大街叫做“御街”,街宽两百步,道路两边叫“御廊”,北宋政府允许市民在“御廊”开店设铺和沿街做买卖,所以“御廊”的店铺多达六千四百余家,真是林林总总、繁华异常。为活跃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北宋政府还放宽了宵禁,城门开得很早,关得却很晚,御街上每隔二三百步就设有一个“军巡铺”,铺中安排了“防御巡警”,他们白天维持交通秩序,疏通车马人流;夜间保卫官府商宅,防盗,防火,提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