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袁正真·长相思》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鉴赏《两宋词·袁正真·长相思》袁正真

袁正真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湖山图画中。采芙蓉。赏芙蓉。小小红船西复东。相思无路通。

注释 ①南高峰、北高峰:为西湖十景之一。

仕女图 【清】 费丹旭

鉴赏 如果我们不知道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也许很容易把它理解为一首明快的情歌:这里描述的不正是美好的江南风景与简单的少年爱情么? 在南朝乐府中,我们就与这画面相逢过:“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西州曲》)在《小长干曲》中,我们也欣赏过这风景:“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这首《长相思》,似乎与其他江南的歌谣无异。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是在写“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北两座高峰。词以地名入手,自然明朗,三句中连续三次出现“高峰”二字,丝毫不顾忌重复用词会带来的单调和乏味。如此天真执著,极似民歌中的写法。“云淡浓”三字接得极妙。以时浓时淡的流云衬托高耸对望的山峰,以柔和衬托巍峨,以灵动衬托秀美,画面便由此丰富起来。而“湖山图画中”一句,像一场孔雀开屏,五字即能引发我们对于西湖风光无限的遐想。那也许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图画吧。

下阕画面由静止的风光转为活泼的人世,“采芙蓉。赏芙蓉”。这轻快的描写带来夏日的明媚与湖风的凉爽,不仅让我们想到汉乐府“鱼戏莲叶中”(《江南》)的江南风光,更让我们联想到那些“采莲南塘秋”的江南少女。那些在湖面上架着小船,在芙蓉中穿过,在有情与无情中,交付给天地以歌声的女孩。“小小红船西复东”,在“红船”摇荡的刹那,女子的美与芙蓉的美交相辉映,一切都洋溢着轻快、活泼的气息。

最后,词的主旨出现了,“相思无路通”。在铺叙了西湖风光和乘船女子的美好之后,在描述了游荡东西的小舟之后,她说,(那些小船可以在水面上四通八达),可是我对你的相思,却无法沟通。这真像南朝民歌《子夜歌》中的隐语:“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也像鲍照曾写过的:“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两相思,两不知。”(《代春日行》)

它的主旨仅仅停止在简单的情诗上么?绝非如此。因为它的作者不是一位情窦初开的民间女子,而是一位沦为阶下囚的宋旧宫人。袁正真与王清惠、金德淑等同为宋旧宫人,德祐二年(1276),元兵攻陷临安时,她们随三宫北上大都,从此故国山河、故园亲友,一并睽隔。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当初与她们一同北上的宫廷琴师汪元量被赐准南归,袁正真以这首《长相思》送行。这词产生的场合,不是在江南的荷塘中,而是在送别汪元量南归时,“马为立踯躅,车为不转辙。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三国魏蔡琰《悲愤诗》)的情况下所作。

所以词中描写的芙蓉美景,不是眼前所见的风光,而是回忆中故都的美景。而“无路通”三字的所指,并非指痴小儿女的情爱,而是暗含着山河残破,千里迢迢,故国无路可通的悲怆。这三字,道出的是南宋灭亡之后,不忘故国的儿女心中的悲凉绝望。在这个背景下,再来看“湖山图画中”一句,便能读出这五字中其实含着对故国山河无尽的眷恋与不舍。

同样是表达对故都的追忆,有人深情绵邈地写道:“江南正自堪怜。但满眼杨花化白毡。”(刘辰翁《沁园春》)也有人直陈悲凉心绪:“泪眼东风,回首四桥烟草。”(周密《玉漏迟》)可是,这一首小词却别出心裁地借用了情歌的羽衣,采用了民歌中的简洁率真,以女性独有的柔情细腻,从另一个角度来书写她的故国深情。(黄阿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