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刘弇·安平乐慢》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鉴赏《两宋词·刘弇·安平乐慢》刘 弇

刘 弇

细想劳生,等闲聚散,冉冉轻似秋烟。莲心暗苦,月意难圆。神京去路三千。当日风流,有妖饶枕上,软媚尊前。何计访蓬仙。断肠中、一叶晴川。到而今、追思往事,奈向梦也难到奴边。自恨不如兰灯,通宵尚照伊眠。恰道无缘。被人劝休莫瞒天。多应是、前生负你,今世使我偿填。

注释 ①神京:指北宋都城汴京。②蓬仙:古人传说海外有蓬莱仙山,上住仙人,秦始皇时曾使人寻访以求长生之药。③奴:自称的谦词。④伊: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

松阴庭院图 【宋】 佚名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这是一首怀旧思人同时又感慨劳生的词。词中表达的感情极为哀伤,可知当作于作者远官他乡之时。词中作者追忆和怀念的对象是他在汴京结识的一个女子,作者当时与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却终因各种原因而分散。

全词从作者陷入深深回忆写起,“细想”二字刻画出作者心绪之幽深细密,“劳生”二字则是他对此生劳碌奔波的叹息。之后的“等闲聚散”二句很精练地概括了这些年来词人的经历。同时,“等闲”一词又写出了他与爱人之间聚少散多的情形,对他们来说,离别已是很平常的事了。作者细想这些年来他们之间离别又相聚、相聚又离别的经历,有如梦如幻的感觉。这些往事已“冉冉轻似秋烟”,说明了此次离别时间之长。此时作者的心中自然有无限的苦楚,他用“莲心”作比,又巧妙地谐音,因为“莲心”即是“怜心”。由心中的苦楚影响到眼前的景物,仿佛月亮也格外难圆,再由景物触动心绪,想起自己目前的境况,更觉悲凉。“莲心”三句的描写有很浓的自怨自艾的味道。“去路三千”既是写两人相隔空间之远,也暗含着相会之难、所需时间之长。

接着作者开始回忆当年在“神京”发生的故事。“当日风流,有妖饶枕上,软媚尊前”三句写得艳而不冶,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两人缠绵甜蜜的恋情。可正在这“妖娆”“软媚”的氛围中,作者忽然又说出“何计访蓬仙”这样求仙问道的话来,显得突兀怪异。细细琢磨,原来他是以“无计访蓬仙”来暗指无法使感情永恒,所以两人最终不得不分离。“断肠”一句是当时分别时所见的景色,但似乎又是作者此时眼前所见的景色,两者互相交结。晴川历历而佳人不见,是何等的悲凉孤独!

下阕集中抒发作者的思念与怨恨。他追思往事,勾起无限怀念,然而却无法回到恋人的身边,即使是在梦中也难以一偿心愿,感情极为沉痛。接下来的“自恨不如兰灯,通宵尚照伊眠”二句又写得极为幽怨。作者想象,以前房中的那盏兰灯、此时一定照着他心爱的那个人,而自己却不能像它那样陪伴着她。这种“自恨”幽深而奇特,读来让人神伤。“恰道无缘”是他人劝慰作者的话,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会这样劝分离之后的恋人。然而作者又不能完全接受这些劝慰,他觉得这一段苦恋是“前生负”下的,自己注定要“今世”“偿填”。这两句词,把词人的痴情与悲苦都写绝了。

整首词以回忆与现实互相穿插,以叙事与抒情互相结合,在感情上层层推进,很好地表现了作者此时凄苦幽怨而又迷惘的心境。(姚苏杰)

链接 宋代岳镇海渎之祀。宋因唐制,五岳、五镇与四海、四渎,每年一祭,各祭于所在之州,该州长吏以次为献官。立春日祀东岳岱山(即泰山)于兖州(治今山东兖州),东镇沂山于沂州(治今山东临沂),东海于莱州(治今山东掖县),淮渎于唐州(治今河南唐河)。立夏日祀南岳衡山于衡州(治今湖南衡阳),南镇会稽山于越州(治今浙江绍兴),南海于广州(治今广东广州),江渎于成都府(治今四川成都)。立秋日祀西岳华山于华州(治今陕西华县),西镇吴山于陇州(治今陕西陇县),西海、河渎并于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西),西海乃望祭,因其不在宋朝境内。立冬日祀北岳恒山、北镇医巫闾山并于定州(治今河北定县),北海、济渎并于孟州(治今河南孟县南),北镇、北海皆望祭。季夏土王日祀中岳嵩山于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中镇霍山于晋州(治今山西临汾)。遇水旱灾害则有非时之祭。五岳,唐时封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进封为帝。五镇四渎,唐时封公,宋时先后进封为王。四海,唐时封二字王爵,宋时加封为四字王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