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及近代散文·明代散文·徐弘祖·游雁宕山日记(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检索首页·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精讲·第二篇 散文、辞赋、骈文专卷 下册·元明清及近代散文·明代散文·徐弘祖·游雁宕山日记(前)

自初九日别台山,初十日抵黄岩,日已西,出南门三十里,宿于八岙。

十一日,二十里,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又二十里,饭大荆驿。南涉一溪,见西峰上缀圆石,奴辈指为两头陀,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五里,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 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又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自章楼二里,山半得石梁洞。洞门东向,门口一梁,自顶斜插于地,如飞虹下垂。由梁侧隙中层级而上,高敞空豁。坐顷之,下山。由右麓逾谢公岭,渡一涧,循涧西行,即灵峰道也。一转山腋,两壁峭立亘天,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如幞之欹。洞有口如卷幕者,潭有碧如澄靛者。双鸾、五老,按翼联肩。如此里许,抵灵峰寺。循寺侧登灵峰洞,峰中空,特立寺后,侧有隙可入。由隙历磴数十级,直至窝顶。则窅然平台圆敞,中有罗汉诸像。坐玩至暝色,返寺。

十二日,饭后,从灵峰右趾觅碧霄洞。返旧路,抵谢公岭下。南过响岩,五里,至净名寺路口。入觅水帘谷,乃两崖相夹,水从崖顶飘下也。山谷五里,至灵岩寺。绝壁四合,摩天劈地; 曲折而入,如另辟一寰界。寺居其中,南向,背为屏霞嶂。嶂顶齐而色紫,高数百丈,阔亦称之。嶂之最南,左为展旗峰,右为天柱峰。嶂之右胁,介于天柱者,先为龙鼻水。龙鼻之穴,从石罅直上,似灵峰洞而小。穴内石色俱黄紫,独罅口石纹一缕,青绀润泽,颇有鳞爪之状,自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此嶂右第一奇也。

西南为独秀峰,小于天柱,而高锐不相下。独秀之下为卓笔峰,高半独秀,锐亦如之。两峰南坳,轰然下泻者,小龙湫也。隔龙湫与独秀相对者,玉女峰也。顶有春花,宛然插髻。自此过双鸾,即极于天柱。双鸾止两峰并起,峰际有 “僧拜石”,袈裟伛偻,肖矣。由嶂之左胁,介于展旗者,先为安禅谷,谷即屏霞之下岩。东南为石屏风,形如屏霞,高阔各得其半,正插屏霞尽处。屏风顶有“蟾蜍石”,与嶂侧 “玉龟” 相向。屏风南去,展旗侧褶中,有径直上。磴级尽处,石阈限之。俯阈而窥,下临无地,上嵌崆峒。外有二圆穴,侧有一长穴,光自穴中射入,别有一境,是为天聪洞,则嶂左第一奇也。锐峰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 而小龙湫下流,经天柱、展旗,桥跨其上,山门临之。桥外含珠岩在天柱之麓,顶珠峰在展旗之上。此又灵岩之外观也。

十三日,出山门,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映彩。高而展者,为板嶂岩; 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峰。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岩侧,则马鞍岭横亘于前。鸟道盘折,逾坳右转,溪流汤汤,涧底石平如砥。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峰介立涧旁。剪刀之北,重岩陡起,是名连云峰。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潭上有堂,相传为诺讵那观泉之所。堂后层级直上,有亭翼然面瀑。踞坐久之,下饭庵中。雨廉纤不止。然余已神飞雁湖山顶。遂冒雨至常云峰。由峰半道松洞外,攀绝磴三里,趋白云庵。人空庵圮,一道人在草莽中,见客至,望望去。再入一里,有云静庵,乃投宿焉。道人清隐,卧床数十年,尚能与客谈笑。余见四山云雨凄凄,不能不为明晨忧也。

十四日,天忽晴朗,乃强清隐徒为导。清隐谓湖中草满,已成芜田,徒复有他行,但可送至峰顶。余意至顶,湖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巅。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 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然海中玉环一抹,若可俯而拾也。北瞰山坳壁立,内石笋森森,参差不一,三面翠崖环绕,更胜灵岩。但谷幽境绝,惟闻水声潺潺,莫辨何地。望四面峰峦,累累下伏如丘垤,惟东峰昂然独上,最东之常云,犹堪比肩。

导者告退,指湖在西腋一峰,尚须越三尖,余从之。及越一尖,路已绝; 再越一尖,而所登顶已在天半。自念《志》 云: “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今山势渐下,而上湫之涧,却自东高峰发脉,去此已隔二谷。遂返辙而东,望东峰之高者趋之。莲舟疲不能从,由旧路下。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 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锋撩人,至是且无锋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崖下斗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崖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飞陟。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主仆衣履俱敝,寻湖之兴衰矣。遂别而下,复至龙湫,则积雨之后,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大倍于昨。坐至暝始出。南行四里,宿能仁寺。

十五日,寺后觅方竹数握,细如枝。林中新条,大可径寸,柔不中杖,老柯斩伐殆尽矣。遂从歧度四十九盘,一路遵海而南,逾窑岙岭,往乐清。



****



本篇选自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第一册卷一。

作者游乐清雁宕山曾经有三次,游旅日记也有两篇,现在选读的是其前篇。这篇日记,是四月十日至十五日的六天游事之纪录,每天日记都有一个中心,且笔法多变。写景常以喻笔出之,从单喻到博喻,随处可见。

雁宕(dàng荡),即雁荡,简称雁山。宕,古人常与“荡”通用。它位于乐清市之东北,面临东海,与台州之温岭相邻,是我国自古以来的著名风景区。景区东西长50里,南北宽39里,面积900平方里,胜迹多达五百多处。全区有四谷:东外谷,东内谷,西外谷和西内谷。其山有奇峰一百有二、奇岩一百零三、奇石二十九、幽洞六十、胜瀑二十三、崖嶂二十一、碧潭二十二,还有九门四阙、八岭一窝、九谷八坑、七天二孔,以及九泉一井、十溪一涧等等自然景观(据明代山志)。其中以灵峰、灵岩、大小龙湫和显圣门等处,最为引人入胜。



****



这篇文章较长,为了便于解说,分为六段:

第一段(1节):别天台,抵黄岩;

第二段(2节):过谢公岭,达灵峰景区;

第三段(3-4节):入水帘谷,至灵岩景区;

第一层(3节):灵岩寺及周边名胜;

第二层(4节):经独秀峰至小龙湫;

第四段(5节):越马鞍岭到大龙湫

第五段(6-7节):寻找雁湖;

第一层(6节):行至高巅,不辨海陆;

第二层(7节):寻湖遭险,夜宿能仁。

第六段(8节):南逾窑岙,前往乐成。

以下分段略解——



第一段:别天台,抵黄岩



自初九日别台山,初十日抵黄岩,日已西,出南门三十里,宿于八岙。

一、诠词释句:

初九日别台山——台山,是指浙江天台山,为我国名山之一,位于浙江天台县境内。初九日,即农历四月初九。

黄岩与八岙——黄岩,原是今台州地区的一个县,现为台州市属区。八岙(ào熬),岙,旧作“奥”,浙闽一带称深谷中之平地为“岙”。八岙,地名,位于原黄岩县之南。

二、略述大意:

自这年农历四月初九离别了天台山,初十就到了台州黄岩县。是时,太阳快要下山了。于是,立即从县城南门出发,走了三十里,在一个名叫“八岙”的地方借宿。



第二段:过谢公岭,达灵峰景区



十一日,二十里,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又二十里,饭大荆驿。南涉一溪,见西峰上缀圆石,奴辈指为两头陀,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五里,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 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又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自章楼二里,山半得石梁洞。洞门东向,门口一梁,自顶斜插于地,如飞虹下垂。由梁侧隙中层级而上,高敞空豁。坐顷之,下山。由右麓逾谢公岭,渡一涧,循涧西行,即灵峰道也。一转山腋,两壁峭立亘天,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如幞之欹。洞有口如卷幕者,潭有碧如澄靛者。双鸾、五老,按翼联肩。如此里许,抵灵峰寺。循寺侧登灵峰洞,峰中空,特立寺后,侧有隙可入。由隙历磴数十级,直至窝顶。则窅然平台圆敞,中有罗汉诸像。坐玩至暝色,返寺。

一、诠词释句:

登盘山岭与芙蓉插天
——前者是说爬上秀山之岭。盘山,又名秀山,位于乐清市山门乡。后者,是指攒聚着群峰,有如出水莲花,矗立碧空。芙蓉,为莲花之别名。

大荆驿与缀圆石
——前者是指大荆之驿站,在乐清东北约九十里处。后者是说西边山峰上有块浑圆石头装饰着,此处的“缀”,有装点的意思。

头陀与老僧岩——前者,是梵文音译,即僧人。后常以此称呼行脚化缘的僧人。后者,又称接客僧,其高三十八丈,立于雁荡的东外谷,下有五十八米高的石佛峰。从东西两侧看去,其状肖似老僧人,故名。

不甚肖与章家楼
——前者是说,不很像。肖,类似,相似。后者是指明人章献所建的章义楼,位于大荆驿站之南,是由东入山的必经之处。

宛然兀立与伛偻
——前者是说好似挺然地站立着。兀(wù务),高耸突出的样子。后者是说弯腰曲背。伛偻(yǔ lóu禹喽),本指驼背,此有曲身示敬之意。

石梁洞与层级而上
——前者指在石佛峰西二里处有一个山洞。其洞门东向,门前有一块巨石,沿洞下垂,约二十多丈,形似长桥,故称石梁洞。后者是说循着石级一级级地往上去。

谢公岭与灵峰——谢公岭,是指东晋诗人谢灵运曾经游览过此岭,故名。一说“谢公”,是指岭东有谢家岙之谢氏,岭必为岙人所作。前说是后人的一种附会。它位于乐清东边八十里处,上建有落屐亭。灵峰,是雁荡重要风景区之一。周边有罗汉洞、北斗洞、碧霄洞、苦竹洞、长春洞、将军洞和凤凰洞等名胜。

山腋与亘天——山腋,即山腰。腋,原指人体之胳肢窝。此指腰身。亘天,横亘于高空。亘(gèn艮),自此端直达彼端。

攒、骈笋、挺芝与笔之卓、幞之欹
——攒,聚集。骈笋,两笋并列。挺芝,挺直的灵芝。卓,直立。笔之卓,如笔杆一样的直挺挺的。幞(pú仆),古人有一种头巾,叫“幞头”。欹(qī欺),倾斜。幞欹,略呈倾斜地戴着头巾。

卷幕、澄靛与双鸾、五老
——卷幕,卷起来的帷幕。澄靛(diàn电),一种明净的青蓝色染料。双鸾、五老,是雁荡山的两座山峰。都位于东内谷。双鸾峰在天柱峰之西,状似一双青鸾起舞,五老峰在双鸾之侧。

特立与窅然——特立,挺拔耸立。窅(yǎo咬)然,所见深远的样子。

二、略述大意:

这月十一日,走了二十里,登上秀山岭,远望雁荡山攒聚着群峰,有如出水莲花,矗立于碧空,直奔人们的眼帘。又走了二十里,在雁山之东的大荆驿站用饭。向南涉过一溪,所见西峰上装点着一块浑圆的巨石,随仆指说那是两个和尚。我想这大概是老僧岩吧,但不很像。再走五里,转过章家楼,再看那座石头,才见到了老僧岩的真面目:穿着袈裟,秃着头顶,挺然地站立着,高达百尺,旁边还跟着一个小童,弯腰曲背似乎很敬重老僧的神态。但这个小和尚一直为魁梧的老僧岩所遮掩。从章家楼过去二里地,在半山腰遇见了石梁洞。这个洞,洞门朝东,门口有一道石梁,自顶上斜插于地,有如天上飞虹垂落,人们可从石梁侧旁间隙的层层石级往上爬,上面却是一片敞亮的空旷地。略坐片刻即下了山。再由右边山脚越过谢公岭,再渡过一溪涧,并沿着溪涧西行,就是去灵峰景区的道路了。转过山腰,两边峭壁横亘高空,诸多高峰杂乱相叠,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如刀切,挺挺壁立;有的如聚头互语,又有的象是双双并列的石笋和挺秀的灵芝;还有象是一支笔杆笃立,或者歪戴了头巾的寒士。有的洞穴,门口象是刚掀了帷幕,显得敞亮;又有一些碧潭,呈现着明净的靛青色,甚感幽深。那紧挨着的双鸾峰与五老峰,接翼联肩,很有些动感。如此边赏边行地走了一里多,就到达了最著名的灵峰寺。沿着寺侧登上灵峰洞,其峰中空,挺拔地矗立于寺后,侧旁有间隙可以进去,攀登石磴数十级后,就直抵洞顶。这时,所见到的是一个深邃圆敞的平台,其中塑有罗汉群像。在这里一直坐玩到天黑,才返回灵峰寺。



第三段:步入水帘谷,抵达灵岩景区



这段文字较长,有二层意思,即:

第一层:灵岩寺及周边名胜


十二日,饭后,从灵峰右趾觅碧霄洞。返旧路,抵谢公岭下。南过响岩,五里,至净名寺路口。入觅水帘谷,乃两崖相夹,水从崖顶飘下也。山谷五里,至灵岩寺。绝壁四合,摩天劈地; 曲折而入,如另辟一寰界。寺居其中,南向,背为屏霞嶂。嶂顶齐而色紫,高数百丈,阔亦称之。嶂之最南,左为展旗峰,右为天柱峰。嶂之右胁,介于天柱者,先为龙鼻水。龙鼻之穴,从石罅直上,似灵峰洞而小。穴内石色俱黄紫,独罅口石纹一缕,青绀润泽,颇有鳞爪之状,自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此嶂右第一奇也。

一、诠词释句:

碧霄洞与净名寺
——碧霄洞在东内谷碧霄峰麓。净名寺,是雁荡十八古刹之一,位于净名坛。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明天启四年(1624)重建。寺后有高数百丈的、是花卉之态的蓼花嶂;寺内有一小池称“魁星拜斗”的小池;寺周布满峰、谷、嶂诸多名胜。

灵岩寺——背靠灵岩,面对南天门。寺前有天柱峰、展旗峰,寺后有龙鼻洞和小龙湫碧潭。寺初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时有僧房百余间,号称东南首刹,宋真宗特赐名“灵岩禅寺”。元顺帝至正间遭兵燹,寺毁。明洪武、清雍正两次重建,规模缩小。现寺基本保持清代建筑风貌,还保留有几方明代题署石刻。

屏霞嶂与展旗峰
——前者位于灵岩,寺后背屏崖突兀,色彩杂沓,玲珑壁立,有如千层楼阁。后者于寺之左前,大小峰两座,状如大将出师,作飐动势,高约六百余尺。展旗之半,有天聪洞,峻绝不可攀,但也有使人翼之而登。

天柱峰与龙鼻穴
——天柱于寺之右方,万丈圆峰直峙,不缘诸峰,故曰“天柱”。它高达二百六十米,俨如端人正色立朝,不免肃敬,左山脚有僧拜石。天柱之侧,尚有作飞舞之势的“双鸾”和“卓笔”、“独秀”等奇峰,蔚为壮观。龙鼻之穴,即龙鼻洞,位于插龙峰之下,洞口高百余米,洞深四十余米。洞内岩石作黄紫色;洞顶有似龙的石纹一缕,自洞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龙鼻。洞内尚有自唐宋以来纪年摩崖石刻八十五处,另有各书体的碑刻十一方,传为沈括、朱熹等名人手迹。

石罅与青绀——石罅(xià夏)石缝。青绀(gān肝)天青色,深青带红的颜色。

二、略述大意:

十二日饭后,从灵峰右侧山脚寻找碧霄洞。又返走旧路抵达谢公岭下。经过南边的响岩,走五里到净名寺路口。进去找到了水帘谷,两崖夹峙,水从崖顶飘落而下。出谷五里,即至著名的灵岩寺。这里,绝壁四合,摩天劈地,一条通幽曲径将你带入另外开辟的一个世界。寺居其中,坐北朝南,背靠屏霞嶂。嶂顶整齐而呈紫色,其高数百丈,其阔也相当。此嶂之最南边,左为展旗峰,高约五六百尺,定睛而视,有动势;右为天柱峰,圆峰矗峙。此嶂之右胁介于天柱之间,先见到的是龙鼻水,接着就是比较奇特的龙鼻洞。这个洞从石缝直上,有如灵峰洞,但较它为小。洞内石色,全是黄紫色,唯有洞口有龙鳞般的石纹一缕,却是天青色,略带红晕,很有点像龙爪那样,自洞顶贯穿于洞底,垂下一端似龙鼻。鼻孔仅容一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此洞,就是嶂右之第一奇。

第二层:经独秀峰至小龙湫


西南为独秀峰,小于天柱,而高锐不相下。独秀之下为卓笔峰,高半独秀,锐亦如之。两峰南坳,轰然下泻者,小龙湫也。隔龙湫与独秀相对者,玉女峰也。顶有春花,宛然插髻。自此过双鸾,即极于天柱。双鸾止两峰并起,峰际有“僧拜石”,袈裟伛偻,肖矣。由嶂之左胁,介于展旗者,先为安禅谷,谷即屏霞之下岩。东南为石屏风,形如屏霞,高阔各得其半,正插屏霞尽处。屏风顶有 “蟾蜍石”,与嶂侧 “玉龟” 相向。屏风南去,展旗侧褶中,有径直上。磴级尽处,石阈限之。俯阈而窥,下临无地,上嵌崆峒。外有二圆穴,侧有一长穴,光自穴中射入,别有一境,是为天聪洞,则嶂左第一奇也。锐峰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 而小龙湫下流,经天柱、展旗,桥跨其上,山门临之。桥外含珠岩在天柱之麓,顶珠峰在展旗之上。此又灵岩之外观也。

一、诠词释句:

独秀峰与卓笔峰
——独秀峰,位于雁荡山东内谷,又名倚天峰。它瘦削无依,宛然清风可掬,故名“独秀”。卓笔峰,于独秀下方,高约四百余尺,仅独秀峰之一半。状如倒立的毛笔。峰下有栖贤谷。

小龙湫与安禅谷
——前者位于灵岩寺后,卷图峰下,瀑水紧贴岩溜倾泻而下,直捣湫潭形成湍流,即为卧龙溪。周围奇峰林立。安禅谷,位于灵岩,宋代高僧行亮、神昭曾于此修行。

石屏风与蟾蜍石
——前者位于雁荡山东谷,又名石碑峰,形似屏霞。后者为一石景,状如虾蟆。

侧褶、石阈、无地、崆峒
——褶(zhě者),原指衣服上的折迭。此借指峰侧岩石连接折叠之处。石阈(yù域),即石门槛。无地,犹言无垠,深不见底,即极深之山谷。崆峒(kōng tóng空同),原为山名,此借指极高之处。

天聪洞与山门——天聪洞,又名天窗洞,于展旗峰之半腰。据明人王献芝所记,此洞所以称“天聪”,是由于“峻绝不可攀,使人翼之而登。……其高空通百尺,最上有石级,飞挽而登,中有限若阈,光自下去,其中深不可测,削磅无驻足处,以石投之,声堕许时,依限观洞外,有二孔如目,又一孔如口,故曰天聪。”(《游雁山记》)山门,即雁荡山之南天门。于展旗峰与天柱峰之中间。两峰均约高二百五六十米,相距二百余米,形成一道自然的“天门”。如今在两峰巅处系悬一条缆索,雁山人在此表演“灵岩飞渡”,惊险迭出。

含珠岩与顶珠峰
——两景点均位于雁荡山之西内谷。由两石壁对峙而立,中央夹一大圆石而称“含珠岩”;顶珠峰,位于灵岩寺左上方,因峰顶置以一白色大圆石,因而得名。

二、略述大意:

位于西南方向的是独秀峰,比天柱峰要小,但其高其锐不相上下,独秀之下有座卓笔峰,只有独秀的一半高,但峰锐相仿。从两峰间南坳下泻的溪水就成了“小龙湫”。与龙湫相隔,同独秀相对的是玉女峰。峰顶有春花绽放,宛如插髻,真玉女也! 由此经过双鸾峰,就达到了天柱峰的尽头。双鸾,是由两峰并起而得名的,峰际还有“僧拜石”之景,袈裟曲背,真像啊! 从屏霞嶂左胁,介于展旗之间,有处安禅谷,此谷正是屏霞之下岩。东南诸峰中,还有一道“石屏风”,其状同屏霞嶂相仿,但高阔各得其半,插在屏霞之尽头。屏风顶上有一形如虾蟆的“蟾蜍石”,正与嶂侧的“玉龟”相对。屏风往南,在展旗峰侧褶之中,有一径可以直登其上,石磴的尽处有一条石门槛挡住。如俯槛窥视,下临见不到底的深谷,上望又有更高的峰峦。展旗半腰有一洞,洞外有两个圆穴,旁边又有一长穴,光亮来自洞中,甚为奇特,别一境界,人称“天聪洞”。这是屏霞嶂左边的第一奇景。锐峰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可称为天下奇观哪! 小龙湫往下流,经过天柱、展旗等峰,有一道桥正跨于溪上,就到了南天门。石桥外还有妙景,即天柱峰麓的含珠岩和展旗峰上的顶珠峰。这就是灵岩景区之外的奇观了。



第四段:越马鞍岭,到大龙湫



十三日,出山门,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映彩。高而展者,为板嶂岩; 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峰。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岩侧,则马鞍岭横亘于前。鸟道盘折,逾坳右转,溪流汤汤,涧底石平如砥。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峰介立涧旁。剪刀之北,重岩陡起,是名连云峰。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潭上有堂,相传为诺讵那观泉之所。堂后层级直上,有亭翼然面瀑。踞坐久之,下饭庵中。雨廉纤不止。然余已神飞雁湖山顶。遂冒雨至常云峰。由峰半道松洞外,攀绝磴三里,趋白云庵。人空庵圮,一道人在草莽中,见客至,望望去。再入一里,有云静庵,乃投宿焉。道人清隐,卧床数十年,尚能与客谈笑。余见四山云雨凄凄,不能不为明晨忧也。

一、诠词释句:

板嶂岩与观音岩
——前者位于灵岩寺右上方,峙者壁立,嶂高且方展如屏。后者,又名观音峰,位于上灵岩开阔地带,与玉屏峰、百冈尖诸峰齐峙于此。观音峰云髻高耸,其高约八百米,下有莲台嶂,于云雾中望去,宛如观音坐莲台驾云而去。

马鞍岭——距观音岩数里处,其状如马鞍而得名。攀登此岭,一步一折,宛如蛇径,其高峻比前述数岭均过之,异状绝态,不可尽述。

鸟道、汤汤、砥
——鸟道,喻山路艰险狭窄,唯鸟可飞越。汤汤(shāng商),言水之滔滔浩大之势。砥(dǐ底),即磨刀之石。

常云峰与大剪刀峰
——前者,又名灵府山,位于灵岩寺之南四里处。其峰势高接天,常见蒸蒸白云缭绕,原旁有古塔寺,已废。后者,又名一帆峰,位于能仁寺西北五里处。由于视角不同,其状其名各异:侧看,状如分开之剪刀;后看,又如张开之舟帆;由谷中观看,又如一支石柱,故又名小天柱峰。

连云峰——又名连云嶂,于天冠之南边,大龙湫瀑布即由此嶂飞泻而下。峰顶有犀牛望月峰,左侧还有斗鸡、猫眼、朝天鲤鱼诸峰。

龙湫之瀑与诺讵那
——龙湫之瀑,即大龙湫瀑布。瀑布高达一百九十余米,是我国单级落差最高的大瀑布。它气势壮阔,并随季节、风力和晴雨的变化而变化,呈现了多姿多彩的景象。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倾倒,天下人为名瀑题署、赋诗、献联和刻石,蔚为大观。东壁有清人梁章讵题的“大龙湫”三字,西壁有近人康有为题的“白龙飞下”四字,丹朱醒目,遒劲雄豪。诺讵那,梵语译音,又译诺讵罗。按佛典《大藏法数》载:原是佛教十六罗汉中的第五尊罗汉。此指唐代(一说晋代)高僧罗尧运,曾率弟子来雁山游览,后他在大龙湫观瀑时坐化。后人尊他为雁荡开山祖师。其实,真正开山始祖,当在唐代以前。

雁湖——位于海拔1040多米的高冈之上,一名雁荡。湖区原有北湖、中湖、东湖之分,以中湖居首。“雁湖”之称,最早见之于唐人记述。岗上“旧有比丘塔院,其钟声又闻百里。”湖早已干涸,塔院湮没。上世纪八十年代又将北湖开挖复原,面积达六千平方米。顶端有“雁顶石”,于石上俯瞰可见到周遭如丘如垤的苍碧群峰,云海茫茫,早起则可观东海日出。

廉纤、绝磴、圮——廉纤,细雨貌。绝磴,极陡的石级。圮(pǐ匹),毁坏,塌废。

二、略述大意:

十三日,出了南天门,沿山脚向右,一路上是崖壁耸空,错落有致,流霞映彩。那高耸而展平的是板嶂岩;岩下危立尖夹的是小剪刀峰。更在前边的那重岩之上,单峰插天亭亭而立者,就是观音岩。此岩之侧,就是马鞍岭横亘于眼前。这里的山道,曲折狭窄而艰险,游人难攀。经过山坳向右转,即见大水洋洋的溪流,涧底平滑如磨刀石。沿着溪涧深入其谷,约距灵岩寺十余里,就过常云峰,而大剪刀峰就插立在涧旁。由此峰北向,有一重崖突耸碧空,与云相连,故名连云峰,也叫连云嶂。从此,众峰群崖环绕汇合,雁山之崖景,至善至美,已达极致。于此之际,龙湫大瀑自连云峰坳轰然而泻,直捣湫潭。潭上崖壁峭削开张,瀑水下泻无粘着之处,于是,腾空飘荡,珠花四溅,烟雾迷茫,不禁令人心惊目眩。湫潭上方建有庵堂,传说是高僧诺讵那于此观瀑之所。沿堂后层层石级直上,有一面朝着飞瀑的飞檐古亭。在亭中歇坐良久,才下去庵中用饭。这时细雨濛濛不止。但是,我的心却早已飞往峰顶的雁湖了。于是,冒着细雨到了常云峰,并从峰之半腰的道松洞外边,险攀极陡的石级达三里之多,才抵白云庵。但早已人空庵废。只有一道人在草丛中,见到客到,只望望管自走了。再进去一里,有个静云庵,此庵尚有人,于是就在此借宿。庵中道人叫清隐,已卧床数十年,但还能同客人谈笑。我见四周山间凄凄云雨,不得不为明晨的行程担忧。

第五段:寻找雁湖



这段文字较多,有二层意思:

第一层:行至高巅,不辨海陆

十四日,天忽晴朗,乃强清隐徒为导。清隐谓湖中草满,已成芜田,徒复有他行,但可送至峰顶。余意至顶,湖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巅。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 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然海中玉环一抹,若可俯而拾也。北瞰山坳壁立,内石笋森森,参差不一,三面翠崖环绕,更胜灵岩。但谷幽境绝,惟闻水声潺潺,莫辨何地。望四面峰峦,累累下伏如丘垤,惟东峰昂然独上,最东之常云,犹堪比肩。

一、诠词释句:

他行、坐得与捉——他行,是说到别地去。坐得,指得到很容易,犹言坐享其成。捉,握,持。

冰壶瑶界与玉环一抹
——喻山色晶莹洁白,宛似仙境。冰壶,原指容水之玉器,后引申为心如冰清之喻。瑶界,犹言瑶坛,指仙人之居处,即仙境。玉环,即东海中之玉环岛,此岛位于乐清之东,远望它小得如彩墨一笔,故言“一抹”。

丘垤、昂然独上与犹堪比肩
——丘垤(dié迭),小土山。垤,原指蚂蚁做窝时堆于洞口之小土堆,此用引申义。昂然独立,指轩昂地独自往上耸立。比肩并肩。犹堪比肩,是说还可相比。

二、略述大意:

十四日,天忽然放晴了,我们就强要清隐道人派徒弟做向导。清隐告知,湖中现在满荡是草,已经成为荒田了,而我的徒弟还有事到别处去,只可送到峰顶。我想,到了峰顶,雁荡即可不费力地见到。于是,我们就每人握一支拐杖出发,登攀在深深的草丛之中。路上一步一喘息,行了数里,才登上峰之高巅。四望只见白云弥漫,平铺在峰下;诸峰朵朵,仅露峰尖,阳光一照,活似冰壶瑶界,一片晶莹洁白,水天一色,海陆难辨。远望东海中的玉环岛,在云雾蒙掩下,像是一笔彩墨,却近得似乎俯身即可取得。往北俯瞰,山坳壁立,坳中石笋森森丛峙,高低不一。三面翠崖环绕,更胜于灵岩;此处谷深境绝,只听到水声潺潺,却分不清是什么地方。抬望四周垒垒峰峦,它下伏有如一片小小土堆,唯有东峰挺拔地独独往上耸峙。看来,这只有最东边的常云峰,可与它相比肩。

第二层:寻湖遇险,夜宿能仁


导者告退,指湖在西腋一峰,尚须越三尖,余从之。及越一尖,路已绝; 再越一尖,而所登顶已在天半。自念《志》 云: “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 今山势渐下,而上湫之涧,却自东高峰发脉,去此已隔二谷。遂返辙而东,望东峰之高者趋之。莲舟疲不能从,由旧路下。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 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锋撩人,至是且无锋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崖下斗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崖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飞陟。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主仆衣履俱敝,寻湖之兴衰矣。遂别而下,复至龙湫,则积雨之后,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大倍于昨。坐至暝始出。南行四里,宿能仁寺。

一、诠词释句:

越三尖与《志》云
——前者是说,要翻越三座尖削的山峰。尖,是指峰尖如刀削的山峰。后者是指明代官修的地理志书《大明一统志》。

返辙而东与莲舟
——前者是说掉转车头向东边走,此指回过身朝向东边走。后者是指同行的叫名“莲舟”的和尚。

脊愈狭与棱棱怒起
——“脊”,指山梁、山脊,越来越狭窄了。棱棱,指严峻之貌,这句喻石片锋芒毕露,平地突起。

刀剑隙与石锋撩人
——前者是指石缝边缘如刀剑般锋利,难以插足。撩,撩逗。这两句是说,平素总怕石锋撩拨人,而在这里,连一块落脚的石锋也没有。

足布、斗、陟、勒、续
——足布,绑腿布。斗,同“陡”。陟(zhì至),登,升。勒,刻。续,把已断的重新接续了起来。

腾挽与变幻极势
——腾挽,跳起来拉紧它。挽,拉也。变幻极势,极尽变化之态。势,态势。

能仁寺——位于丹芳岭之下,锦溪岸边,是“雁荡十八古刹”中规模最大的寺院。初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俗称“大镬寺”。因为至今尚存北宋铸造的大铁镬高1.38米,直径2.4米,周长7.5米,铭文载,其重3.7万斤,可“日食千人”。现能仁寺,山门已毁,仅留大殿及后殿楼房。寺左侧有触石分流的“燕尾瀑”。

二、略述大意:

向导道徒在告别之前,向我们指出,湖在西边那个山峰,还要攀越三个峰尖方到。我们听从他所指,即行攀登,等到越过一尖,前路已绝;再越一尖,所登之顶已在半天空了。我自念明修《大明一统志》云:“宕(荡)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按:志书讹传)如今山势已经渐渐低下去了,且上龙湫之涧,却从东峰发源,离此已隔两个山谷。于是,我就从旧路返回再向东而去,见到东峰之高尖已离我们近了。这时,友僧莲舟,因身乏不能再随从前去,这样,他由来路返回,我同二仆人再向东攀越二岭,此处绝无人迹。不久,山越来越高,山脊也越来越狭了,两边夹立,如行走在刀背上;还有石片平地突出,锋芒毕露,实难插足。每过一山脊,越过一削峰,均似在刀剑相间的夹缝中攀援而上。如此攀登经过了三番,只见其境不能容足,怎么容湖? 已登峰造极,一石如刀劈,平素虽怕石锋撩拨人,但在这里,却连一块落脚的石锋也没有,何能再攀呢?在悬崖上踌蹰了一下,不敢再向旧路返回。俯身看见南边石壁下有一级,于是就解下两仆人的裹足绑带四条,悬崖垂空先下去一仆人,我第二个下去,原想到那里可找到攀援之路,谁知等到下去了却只容一人站脚,再无余地。往下望下,陡深百丈,没法再往上攀,而离上面岩石也有三丈多距离,不可能飞升而上。持足布往上试吊,却被突石所割,忽而中断。怎么办呢?只得设法将断布带连结起来再悬下来,竭力腾身紧拉着它,方复登上了岩崖。终于脱险了,复回云静庵,太阳已渐渐西下,主仆衣服鞋子都弄破了,寻湖的兴致也没有了。于是,辞别了道庵,重返大龙湫。可是这次重返龙湫,因在积雨之后,状貌大变,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大大不同于昨日。在龙湫坐到天将暗了,才动身出发,南行四里,投宿于能仁寺。



第六段:南逾窑岙,前往乐成



十五日,寺后觅方竹数握,细如枝。林中新条,大可径寸,柔不中杖,老柯斩伐殆尽矣。遂从歧度四十九盘,一路遵海而南,逾窑岙岭,往乐清。

一、诠词释句:

数握、新条、径寸
——数握,几把。握,执持。此动词作量词用。新条,即新竹、嫩竹。径寸,指其直径为一寸。

老柯与四十九盘与歧度
——老柯,指老竹。四十九盘,即丹芳岭,因岭道路弯曲如盘,故称。歧度,从歧道登度。

遵海与窑岙岭——遵海,沿着东海。窑岙岭,又名丫髻山,距乐清县城约五十里。

二、略述大意:

这个月的十五日,在能仁寺后的竹园,寻找到方竹几把,均细如竹枝。竹林中的一些嫩竹,大的直径一寸,不适合做手杖,而老竹呢,早已被砍伐殆尽了。于是,我们就从歧道度过弯曲四十九盘的丹芳岭,一路上沿着东海岸向南走,经过窑岙岭,前往乐清之县城。



****



徐弘祖在世五十五年,毕生大部分时间用在旅行考察事业的科学实践中。存世的六十余万字的十卷《徐霞客游记》,就是他屐迹所至、观察所得的辉煌成果。书中的第一卷十七篇游记,真实纪录了他五十一岁以前的主要游踪。而他的《游雁宕山日记》(包括前后两篇),则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滴水见太阳。本篇的若干特色,正是从某些方面反映了《徐霞客游记》的一些基本特征。这只要认真读读全书,就能更深地体悟到这一点。

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一、为实现理想,表现了一种惊人的毅力与大无畏的达观精神


这在文章的若干记述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为了搜剔崖壑奥秘,他敢于望险而趋,遇难则进,且必登顶巅。

为了弄清“神龙精怪”的传说,他不仅不信,而且觅奥而逐,频频破险,力达深邃。

为了探幽洞,剔怪穴,他竟负梯破莽,梯穷济木,梯木俱穷,则引牵揉树,遂入洞中。

为了寻找雁湖,究其底细,他又“穿棘如蜂蝶,攀崖若猿猱”,几乎葬身深壑,不明真相,决不罢休。于是,二十余年过去了,他又重游了雁荡。

他一生不为官,惟徜徉于大自然怀抱中,历遇各种境况。正如吴国华在《圹志铭》中所说:“高而为鸟,险而为猿,下而为鱼,不惮以身命殉。”

二、在考察中,坚持了一条科学的认识路线

在游历考察过程中,他不信虚幻,不迷表象,也不因循旧说,而是挣脱桎梏,破除迷信,大胆而执着地直奔真实。

这在两次赴雁山探寻雁湖的事迹中,表现得最充分。首游雁山探雁湖时,由于不甚了了,听信人言,判断有误,从西谷由大龙湫溯流而上,东觅高峰,搞错了东西方向,结果为断崖所阻,悬缒上下,差一点命丧绝壑。首次探湖,以失败告歇。但他不气馁,不畏艰险,不为旧志所囿。于是,在二十多年后,又重蹈雁山,再次探湖。他说:“昔历其西,今东出其上,”因此,这次东向溯溪北上,经石门寺,再转西寻湖,“历级北上雁湖顶,道不甚峻”,一个早已荒芜的雁湖惊现于人们眼前——

山自东北最高处迤逦西来,播为四支,皆易石布土,四支之脊,隐隐隆起。其夹处汇而成窪者三,每窪中复有脊,南北横贯,中分为两,总计之,不止六窪矣。窪中水成芜,青青弥望,所称雁湖也。

他又写道:

而水之分堕于南者,或自石门,或出凌云之梅雨,或为宝冠之飞瀑; 其北堕者,则宕阴诸水也。皆与大龙湫风马牛无及云。

这是迄今四百多年前作者亲眼所见的景况。不仅说清了雁湖的来龙去脉,同时也纠正了《大明一统志》的以讹传讹的错误。

另外,他后来在我国西南考察时,继续坚持这种认识路线。当他在探索自然现象本身运动和相互作用时,则以事实说明了水力对岩石的冲刷作用,以及地貌、气候与风速等因素对于动植物生态的影响,从而得出若干正确的科学结论。比如:“水啮成矶”、“山谷川原,候同气异”、与“江流击水,山削成壁,流洄砂转,云根迸出”等等。

三、不仅是科学考察日志,更是文学性浓烈的游记散文


作者在文章中,既真实地详尽地纪录了我国地理的真貌,又用了鲜明生动的文学手法,拾掇成文,使作品散发着诱人的艺术美。试看——

他在记写高巅白云时:“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然玉环一抹,若可俯而拾之。”

记述溪流瀑水时,他写道:“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飞荡,顿令心目眩怖。”

当他记危峰峻崖时,写道:“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

在纪录游旅考察过程中,也时有人事插入,但不矫饰,无谀辞,而是质朴真实地记述。我国历来的游记,特别是唐宋以后,作者常在记游中夹抒感慨。徐文虽无大发感慨,然而也时有作者自己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比如,对摩崖刻石、历史文物的珍爱,对祖国壮美河山的赞叹和对当时国运日感的担忧,等等,无不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

附图五十:

《徐霞客旅行路线图》





附注:转载自褚绍唐、吴应寿整理之《徐霞客游记》(增订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