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吴渊·念奴娇》吴 渊
吴 渊
我来牛渚①,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②。谁著危亭当此处③,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④。追念照水然犀⑤,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⑥。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⑦。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注释 ①牛渚:即牛渚山,位于今安徽马鞍山西南,长江北岸。其北部突入江中,名牛渚矶,亦称采石矶,形势险要,为长江要塞津渡,传说中李白捉月溺水处。②聊:姑且。襟怀:胸怀。③著:矗立,此处指建造。危亭:高处的亭子,此处指采石矶上的然犀亭。④胡羯(jié):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此处指金兵。⑤照水然犀:传说点燃犀牛角可以照见水中怪物。《晋书·温峤传》:“(温峤)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⑥星星:形容头发花白稀落。镊(niè):拔除。⑦断魂:形容极其哀伤。
两江名胜图之马鞍山 【明】 沈周 上海博物馆藏
鉴赏 本词是吴渊于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出知太平州,游牛渚矶时所作,登高远眺,追思往事,抒壮志难酬的忠愤之情。上阕融情于景展现了雄奇壮阔的山水画卷;上阕结尾和下阕开头,追忆采石矶大战胜利和然犀照水的传说故事,在对古往英雄豪杰的怀念中抒发了世事维艰、壮志难酬之惆怅情怀。
登高眺远,胸怀开阔;游登名胜古迹,更是感慨万分。开篇即点明主体的“我”登上了历史上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牛渚山然犀亭,纵览长江天险,不禁心胸豁然敞开。一个“豁”字,统领以下七句。词人不禁追问:是谁在此山顶建造了高高的然犀亭,独自占有了古往今来这一使人慷慨激昂的地方? 这里并没有直接回答,但是“曾扫百万胡羯”和“英雄豪杰”却是巧妙的不答之答。“鲸奔”“虎踞”设喻贴切,形象地表现了采石矶山势雄伟险要,江势风浪险恶,正是“一风微吹万舟阻”的天造险境。面对山川险要的形势,历史上在此处发生的战事一一涌上心头。此处了无痕迹地化用典故,巧妙衔接。“曾扫百万胡羯”指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直逼长江,虞允文至采石矶犒师,指挥将士,以海鳅船猛冲金船,大获全胜。此战大大增强了南宋军民的信心,尤为文人念念不忘的快事。遥想当年激烈壮观的场面,怎不生满腔豪情? 身处然犀亭,自然想起“然犀照水”的传说故事。“然犀”往往用来形容洞察奸邪,因此温峤(东晋中兴名臣)自然也是词人心中抵御外患、平定内难的英雄豪杰。“追念”一词正是表达了词人成为一位有眼光、有谋略的英雄豪杰的愿望。只可惜岁月无情,自己已经两鬓斑白,壮志难酬,正是应了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之慷慨悲凉意境。主观立志不成,客观环境呢?“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三句是景语更是情语,喻指边境形势险恶与国家政局衰败,兼以表达作者对深重国难的隐忧之情。满腔忧情无以排遣,只好捶碎栏杆,一泄忧愤之情,撼人心魄。
《宋史·吴渊传》称其“才具优长,而严酷累之”,了解词人历任地方官,赈灾济民,重视战备,就更能明白抒发的忠愤之情,乃是南宋壮志难酬的有识之士共通的情感。
全词激昂悲壮,意境雄深,历史感和现实感有机结合,堪称佳构;用典了无痕迹,与全词情景融为一体,由景及情,情景交融,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南宋一代爱国志士共有的“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的英雄憾恨。(龚远会)
集评 清·况周颐:“崎嵚磊落,吐属固自不凡。”(《历代词人考略》)
链接 尺幅千里的山水名画——赵黻的《江山万里图》。赵黻是宋代京口(今江苏镇江)人,居住在长江边的北固山上,长年与万里长江朝夕相处,对长江两岸的山水尤为熟悉,因而将眼中之景摄入笔端,自有一种变化无穷、美不胜收的艺术魅力。诚如清代学者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所说:“(赵黻)作人物、山水、窠石、江势波浪,金、焦二山,有气韵,有笔力。”《江山万里图》是赵黻唯一传世作品,有咫幅千里的艺术神韵,现藏故宫博物院。画作中的山石粗硬,造型坚实,受到马远、夏圭画风的影响;云雾、流水,适当参用米芾、米友仁的画法,水墨淋漓,清秀淡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