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杨佥判·一剪梅》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鉴赏《两宋词·杨佥判·一剪梅》杨佥判

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注释 ①柘(zhè)枝:舞曲名。《乐苑》载:“柘枝舞曲,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抃转有声。”②能多:这么多。

鉴赏 襄樊是控制长江上游的门户。对襄樊的进攻,是蒙古军队灭亡南宋的重要一步棋。咸淳四年(1268)九月,蒙古军队开始正式包围襄樊,并在要害处修筑城堡。与此同时,驻守襄樊的宋军,也开始积极应对,打响了襄樊保卫战。

这场战争持续了五年的时间。其间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物力,多次进行交战,都有很大的损失。战争打到第四年的时候,宋军的劣势已经明显暴露,襄樊危在旦夕。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词人写作了这首词,表达他对于战事的看法以及对于南宋当朝的愤慨不满。

起笔直陈时事:“襄樊四载弄干戈。”“干戈”即战事,与战争相对的,是由“渔歌”和“樵歌”代表的安居乐业。连用两个“不见”,加深语意。在蒙古军队入侵之前,包括襄樊在内的京湖地区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形势上都得到了稳定的发展。战争之初,由于襄樊地势险要,城池坚固,又有比较丰富的物资储备,在守城军民英勇奋战下,尽管围城蒙军一度达十万人以上,但也无法将其攻破。但是因为元军水陆两重的围困,使得襄樊完全成为一座孤城。经过四年的围困,城内物资逐渐缺乏。“试问如今事若何”,便引出了今非昔比的现实:“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针对这两句,历来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指襄樊城中金谷消尽、财源枯竭,有人认为指贾似道拿着钱粮金帛去向蒙古求和。这两种说法都有可取之处,但当时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在襄樊被围攻的四年内,当时的南宋朝廷实际是为救援襄樊竭尽了全力的,比如南宋政府为鼓舞士气,曾拿出巨额钱财来犒赏京湖前线的将士,咸淳七年(1271)六月,因盛暑给襄、郢守军钱二百万贯,八月,以钱三百万贯,用于郢洲犒师等等。同时南宋政府几乎将当时所有能征惯战的骁将和劲卒都调集到了京湖战场,并多次派军队携送大量布帛、食盐、钱币、柴薪之类进入襄樊。但是,所有努力的最终结果是:襄樊形势日益危急。试图为襄樊送入物资的船队受到蒙军的袭击,损失惨重,巨额犒赏也只换来频频战败和将领如吕文焕等人的纷纷降元。从这个角度理解,“金也消磨。谷也消磨”也可看作是南宋政府竭尽财力救援襄樊的失败。当时有人批评说:“今朝廷竭天下财力以援一州而不能。”(《癸辛杂识》别集卷下)这句批评也可作为理解这句词的一个参考。

下阕便是对南宋当朝的愤慨:“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词人没有明言,而是用歌舞婆娑来反衬上阕的金谷消磨。“丑”“恶”二字鲜明辛辣,将批判矛头直指沉溺歌舞不问战事的南宋君臣。《宋史·贾似道传》载:“似道日坐葛岭,起楼阁亭榭,取宫人娼尼有美色者为妾,日淫乐其中。”后人在杭州葛岭贾似道府邸所在地作怀古诗云:“山上楼台湖上船,平章醉酒懒朝天。羽书莫报樊城急,新得蛾眉正少年。”(《西湖游览志馀》卷一三)便与此词意思相似。另外,当时总统京湖一带军权的范文虎也是“日携美妾,走马击球军中为乐”。(《宋史·李庭芝传》)以贾似道为代表的南宋权奸只顾自己寻欢作乐,而置襄樊存亡于不顾,“军事如何。民事如何”这些情况他们是不会去考虑的。这也实际上道出了作者对于襄樊战事最终结局的悲观看法。

乐舞图(之一) 陕西西安唐苏思晟墓壁画

这首词语言直白明晰,抨击时事不留情面,没有典故和深意,直抒其愤,很有民歌的特色。陈世崇云:“襄樊之围,食子爨骸,权奸方怙妒贤,沉溺酒色,论功周召,粉饰太平。杨佥判有《一剪梅》词云:‘襄樊四载弄干戈(略)。’”(《随隐漫录》卷二)小词也可记录历史,这是南宋末年许多政治批判词的特色。(黄阿莎)

链接 中国最早的军事教科书——《武经七书》。《武经七书》包括七部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官方颁布的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北宋仁宗年间,曾开办“武学”(军官学校),神宗熙宁五年(1072)又重新开设,同时将《孙子》《吴子》《六韬》作为“武学”考试的主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之下,神宗在元丰三年(1080)四月,诏命国子监司业朱服、武学博士何去非等人将《孙子》等七部兵书汇辑,作为“武学”的必修课程,统称《武经七书》。此书对后来的军事学和战争实践都有较大的影响。

宋代兵书《武经总要》。《武经总要》成书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全书总结和记述了汉唐以来传统冷兵器的生产和装备,以及新发展的兵器及装具(如:火药鞭箭等各种新型纵火器具),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军事学著作。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