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崔与之·水调歌头》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鉴赏《两宋词·崔与之·水调歌头》崔与之

崔与之

题剑阁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注释 ①剑门关:在四川剑阁东北。因大剑山、小剑山峰峦连绵,下有隘路如门,故名。地势险要,为古代戍守要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②锋:刀、剑等有刃的兵器的尖锐部分。镝:箭头。③“天道”句:《老子·四十章》:“返者道之动。”④屯:指驻地。⑤炯炯:犹言“耿耿”,形容有心事而彻夜不眠。⑥梅岭:又名“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交界处。⑦清泉白石:《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剑阁图 【清】 罗聘

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本词为崔与之于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至嘉定十五年间任成都知府兼本路安抚使时作。

这是一首风格苍凉沉郁的词作。“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起句气势恢弘,格调壮阔,“万里”是一个延展的空间,而“立马”则将这个延展的空间定于一格,辽阔的空间与词人的立足点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霎时便将读者带入了苍凉沉郁的境界。词的上阕充满了对国事的关心。“乱山”二句,化用杜甫“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小寒食舟中作》)的诗句。其时长安已落入金国之手,此二句正可以见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北方百姓惨遭涂炭,而边境地区更因战乱频繁,死者不计其数,真是“新鬼烦冤旧鬼哭”(唐杜甫《兵车行》)。然而作者并没有消沉,他坚信“天道久应还”,对收复失地、中兴国运充满了信心。因此,他写奏章要求继续屯边御金,显示出了忠心报国的赤诚和豪迈。

词的下阕涉及仕与隐的矛盾。词人实际上十分向往隐逸田园、优游卒岁的生活,而抗金守土的责任感又使他不得不放弃与家乡绿阴青梅、清泉白石的“盟约”。词中“妨”“怪”二字,正反映出了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

这首词有刚有柔,刚柔相济。上阕以报国豪情为主,兼有对国事、百姓的忧心,于豪迈苍凉中寓淡淡的愁郁,豪迈而不粗犷,愁郁而不消沉。下阕表面上以隐逸之情为主,实际上仍以报国豪情为线索贯穿之,仕与隐的矛盾恰可以见出赤诚之心。整首词刚柔之情相辅相成,有沉郁曲折之美,而无粗疏柔靡之失。

崔与之是广州人,其词一直被称为“粤词之始”,风格以雅健为主,这首《水调歌头》正是其词风的代表之作。他开创的以“雅健”为主的岭南词风,对后来的岭南词人影响很大,南宋后期李昴英、陈纪等人,都是他这种词风的直接继承者。(常迎春)

集评 清·许昂霄:“填此调者,类用壮语,想亦音节应尔耶。”(《词综偶评》)

梁启超:“麦丈(麦孟华)云:菊坡虽不以词名,然此词豪迈,何减稼轩。”(《饮冰室评词》)

链接 赐功臣号。赐功臣以美名之制,始于唐德宗,宋因之。宋制,自“推忠”“佐理”以下22字用以赐中书、枢密院臣僚。宰相初赐用6字,余官皆4字;再加则皆加2字。自“推诚”“保德”以下38字用赐皇子、皇亲、文武臣僚以及外国君主,初赐用4字,再加则加2字。自“拱卫”“翊卫”以下20字用赐诸班直禁军将校,初赐用2字,再加亦加2字。元丰元年(1078),神宗以功臣号“溢美过情,空名眩实”,下诏罢之。绍兴六年(1136),高宗又赐韩世忠、刘安世等大将功臣号,但所用字眼均系创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