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黄昇·鹧鸪天》黄 昇
黄 昇
暮 春
沉水香销梦半醒①。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②,自拣残花插净瓶。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③。
注释 ①沉水香销:沉水,即沉水香,入水即沉。李清照《菩萨蛮》:“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词意相近。②小草:小字草书。③槐云:即槐树碧叶如云。
范湖草堂图 【清】任熊 上海博物馆藏
鉴赏 黄昇写词,喜用花与时辰为词题。如《贺新郎》分别以菊、梅为词题;《长相思》分别以秋夜、春晚为题;《谒金门》以初春为题。他关心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醉心于花朵的开放与容颜的凋零。他的词中因而少有国事山河、历史典故,只写用细腻之词心所感受到的一己悲欢,用笔也极淡。这一首以暮春为词题的小词,便可见其风格。
“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首二句宛如一幅晚春闲居图。沉香散尽、午梦初醒,主人公在黄昏时醒来,这一刻夕阳恰巧落照在竹间亭上。同是斜阳庭院,同是昼眠初醒,这两句显然受到晏殊《踏莎行》“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的影响,然而仔细体会,其意境却又与晏词有着微妙的区别。晏词点明是“愁梦”,而此词却是半醒之春梦;晏词中夕阳的光被庭院深深的暗所压抑,而此词中的“恰照竹间亭”,却是画面明亮;晏词中流淌着惆怅与轻愁,而这里,更多的是宁静与自足。
在沉水香的气息与梦半醒的惘然中,在斜阳、竹林与林间小亭的院落中,梦醒之人闲来无事,于是在团扇上临摹小字草书,拾捡残花插入花瓶。这份闲情,和他在另一首词中所描述的相近:“人在暮春庭院。闲续茶经香传。酒思如冰诗思懒。雨声帘不卷。”(《谒金门·初春》)“戏临”,表明只是无心地临摹,可见心境的舒缓淡泊;“残花”,暗中传递出主人公惜春的柔情;以“净”修饰“瓶”,说明房间雅净明洁,一如“起看清冰满玉瓶”(《南乡子·冬夜》)的晶莹洁净。
“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这流转明丽的字句如同娇软的莺声,声声唤醒了暮春的黄昏。闺中人听到这莺声燕语,抬眼看窗外,是“水光滟涟晴方好”(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春山青翠晚来静。“晴波”“晚山”对应了上阕的“斜阳恰照”,而“青”字又与尾句的“绿”字相呼应。歇拍却出人意料,从惜春的传统中挣脱而出,转为怡然的欣喜,这欣喜来自于夏季的来临。春日固然好,有着“莺宛转,燕丁宁”,然而盛夏也有“槐云绿满庭”的清美。这对于四时无尽的赏爱,来自于安宁和美的内心。
黄昇写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词。除了这首《鹧鸪天·暮春》外,还有《长相思·春晚》《蝶恋花·春感》等多首小词;他又并非仅写了关于春天的词,还写下《南乡子·夏夜》《长相思·秋怀》以及《南乡子·冬夜》等关于夏、秋、冬的小词。一年四季的时辰,在他的笔下,历历流转,格外分明。可见他是一位对时节变换、花开花落极为敏感、极为细心之人。
这些以时节为词题的词作,风格相近,多细腻清新,淡雅微伤。他将自然的风光与内心的感伤微妙结合,糅合无间,仿佛夕阳中,一叶清凉的芙蕖。《四库全书·<花庵词选>提要》如此评价:“(黄)异论词最服膺姜夔,故所录多典雅清俊,非《草堂诗馀》专取俗体者可比。”这种美学风格不仅体现在黄昇编选的词集中,也体现在他本人的诗词创作中。(黄阿莎)
集评 明·卓人月:“心闲境自清。”(《古今词统》卷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