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王安中·点绛唇》王安中
王安中
岘首亭空①,劝君休堕羊碑泪②。宦游如寄。且伴山翁醉③。说与鲛人④,莫解江皋佩⑤。将归思。晕红萦翠。细织回文字⑥。
注释 ①岘(xiàn)首:山名,即湖北襄阳县南的岘山。②羊碑:用“羊祜镇守襄阳”典故。西晋初年名将羊祜镇守襄阳,逢佳日必登岘山,因其有德政甚得军民之心,羊祜死后,襄阳百姓为其立碑于岘山,见其碑者无不流泪,杜预因名为堕泪碑。③山翁醉:用“山简醉酒”的典故。西晋人山简,字季伦,“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第五子,镇守襄阳时,值天下纷乱,朝野俱危,山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常烂醉如泥,醉则横卧于车上,人称“山公倒载”,后世以此形容名士狂放。④鲛人:神话中的人鱼,传说其眼泪流出为珍珠。⑤“莫解”句:用“江皋解佩”的典故,即《列仙传》所记载的郑交甫在汉江汉皋台获二神女解佩相赠的故事。汉皋台,在襄阳城西,北临汉江。⑥“细织”句:用前秦刺史窦滔之妻苏蕙“织锦回文诗”的典故。
春山行旅图(局部)【唐】李昭道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〇)记载,本词乃是作者为送友人韩济之归襄阳而作。上阕用西晋名将羊祜、名士山简镇守襄阳的典故表达宦海漂浮、人生如梦的末世情怀;下阕以思妇的视角,用郑交甫江皋遇汉江二神女、前秦刺史窦滔镇襄阳与其妻苏蕙织锦回文诗的典故,婉曲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本词旨在赠送友人归襄阳,因而作者处处以有关襄阳的历史典故立意。上阕首二句以西晋名将羊祜镇襄阳的往事表达作者对人去亭空、历史无情、时光流逝而人生短暂的感叹。据《晋书·羊祜传》记载,西晋初年,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为灭吴作准备,其镇襄阳之时,“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其为人有德量,守信义,操尚清远,德高谦雅,立身清俭,家无余财。羊祜体恤下属,勤于民政,“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颇有雅将风度。羊祜性乐山水,每逢佳日必登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曾经慨然叹息对随从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羊祜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羊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本词作者用典巧妙,借当年羊枯登岘山的往事,感叹江山依旧,人生无恒。
上阕次二句亦是作者对自己一生几经贬谪、宦海沉浮的心理写照,用西晋名士山简镇襄阳而醉酒度末世的典故。山简乃是“竹林七贤”之一山涛之子,性温雅有其父遗风。据《晋书·山简传》记载,西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山简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镇襄阳。值西晋末年四方纷乱,天下分崩,朝野危惧,而“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这种名士忘怀隐忧、醉酒以自娱的狂放风度,或许正是作者历经坎坷、形神疲倦而向往的生活境界。
下阕作者巧妙化用典故,转换角度,以思妇的角色表达作者对友人归去襄阳的思念之情。据张华《博物志》(卷二)记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此处“鲛人”指水居神女,也就是“江皋解佩”典故中的汉江二神女。据《列仙传》等记载,郑交甫在汉水汉皋台下遇二女子,不知何许人,衣着华美,佩两明珠,郑交甫索要其佩,二女解佩赠之,郑交甫受而怀之,才走数十步,佩不见了,回头二女子也不见了。本词于此处用典,旨在用二神女解佩相赠的字面意义,即思妇不希望其他女子对丈夫倾心相悦。下阕末二句用著名的前秦刺史窦滔之妻苏蕙织锦回文诗的典故。据《晋书·窦滔妻苏氏传》记载,“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再据唐武则天《织锦回文记》记载,窦滔曾宠爱歌伎赵阳台,为其妻苏蕙所恨,窦滔从流沙回朝后被前秦皇帝苻坚起用,“将镇襄阳,邀苏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滔携阳台之任,绝苏音问。苏氏悔恨自伤。因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宣,莹心耀目,纵横八寸,题诗二百馀首,计八百馀言,纵横反复皆成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古迈今,名曰《璇玑图》”,寄送襄阳,窦滔览锦字,感其妙绝,于是遣送赵阳台到关中,派车马迎接苏氏,夫妻感情愈深。
全词以有关襄阳的四个历史典故立意,工致而精巧。上阕直接抒怀传达对宦海别离、人生如寄寓的感叹,下阕间接抒情表达对归去襄阳的朋友真挚的友情。(张伟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