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正觉寺晚归赠益山长老》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粥鼓声已罢,日暮掩柴扉。

送客月在地,出山云满衣。

灯明闻犬吠,松暗见萤飞。

深夜长廊静,多应独自归。

此诗记述辞别长老、出山夜归的情景,描写了一种极为空灵美妙而又静寂幽深的境界,可以领略到诗人与长老的风韵和禅心。此诗作于元顺帝至正七年 (1347年)秋天,当时诗人75岁。《雁门集》称:“春由镇江往苏州,秋到常州,复回苏州。”“正觉寺”,在常州府治南二里,唐建,本名开元,宋改今额 (见《大明一统志》)。“长老”,佛家对腊长年高的僧人的称呼,也用作对佛寺之主住持的尊称。

首联“粥鼓声已罢,日暮掩柴扉。”从粥鼓之声着笔。“粥鼓”,僧寺集众食粥的鼓声,苏轼《大风留金山两日》诗云: “灊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范成大《华山寺》诗称: “魂清骨冷不成眠,彻晓跏趺听粥鼓。”足见僧人饮食的淡泊和生活的清苦。粥鼓之声响过后,是众僧就食的日暮时分,正觉寺的柴门已经掩上。叙事之笔,既透露了僧寺环境之简陋,生活之清苦,又表明诗人从正觉寺夜归的时间。

颔联“送客月在地,出山云满衣。”上句写益山长老送诗人离寺,明月的清辉洒照着大地,不禁令人联想李颀《题睿公山地》“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的诗句来,一轮坦荡的明月,正是禅宗僧人湛然佛性与磊落胸襟的象征。下句写诗人离寺出山之时,是在云雾之中穿行,不然,何以“云满衣”呢?读到这里,人们猛然回头,领悟到益山长老所在的正觉寺处在白云飘渺之上,皓月光照之中,这居柴门、食僧粥的长老的形象突然显得飘逸高大起来。

颈联“灯明闻犬吠,松暗见萤飞。”进一步抒写出山之后的途中情景。灯光明亮,这是远望所见,犬吠之声,这是独行所闻;横柯交蔽的松林,这是诗人穿过的长廊; 点点流萤闪烁,这是松间近观。犬吠之声突现深夜的静寂,流萤闪烁反衬松间昏暗,进一步增添了寂静之感。诗人独自行进在清幽的林荫道上,浑身是那么静穆,可以想见其骨冷神清。他沉浸在这深夜的阒寂之中,领略到一种闲适静谧、怡然自得的乐趣。故末联云:“深夜长廊静,多应独自归。”既总结了归途情景,又收束了愉悦的心情。

全诗前四句写在山之中,后四句写出山之后。山上,白云、明月,正觉寺淡泊飘逸的长老; 山下,松暗、灯明,长廊中恬静自得的诗人。前者是那样别具风神,后者又是那样富于韵致。不知不觉之中,读者不禁感到诗人的禅心是与长老相通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