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答讲僧》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四大不须先后觉,六根还向用时空。

难将语默呈师教,只在寻常语默中。

这是一首体悟佛性心得的诗,亦是朱炎答复讲僧义注反诘的偈语。事情经过已见作者小传中所述《渔隐丛话》;《宋诗纪事》卷三十也节录了这段文字,所涉人名略有出入: “芝”上人为 “从”上人;讲僧“义注”为“义江”。当是形近而讹。但这均无关宏旨,诗的本意在于形象地阐述佛之真谛与悟道之径。

自印度禅宗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来华创立中土禅宗,历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四师,传至慧能,是为中土禅宗六祖。达摩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悟性论》)之说。慧能则进一步直言:“即心即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 ( 《黄蘖断际禅师宛陵录》)。这样,“即心即佛”,心外无物,离心别无佛,便是对佛性最简捷明瞭的表述。而悟佛之道,又是以心传心,以心印心,“不立文字”,“直指心源”的了。两者均在朱炎此诗中得到形象的体现,所以得到讲僧的赞许。

诗的写作是由问答引起的。这一问一答,看似玄虚,实有深义。朱炎自以为学禅已久,“若有所得”,唐突发问: “此身死后,此心何在?”但此问本身就乖违了禅宗 “即心即佛”,佛性不灭的根本原理。讲僧虽没有对他像一般初来问法者那样张口就喝,举杖就打,而是巧妙地反诘道: “此身未死,此心何在?”让他自己去体悟深思。朱炎苦思 “良久”,加之平时就有学禅的一定基础,终于大彻大悟,吟出这首诗投桃报李。

“四大不须先后觉”。四大,语出《圆觉经》。本指地、水、火、风四者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它们分别具有坚、湿、暖、动四种功能。佛家认为人身亦由此 “四大”构成,故亦可代指人身或一切有形之物。不须,即无须。觉,觉悟。佛教谓领悟真理为 “觉悟”。《南本涅槃经》:“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佛为先觉者,芸芸众生则为后觉者。此句意谓,佛性对于无知无觉的身体躯壳或一切 “四大”有形之物而言,本就无所谓先觉后觉。因为佛性本不在兹而在彼。言下之意,无论“此身死后”还是“此身未死”,去讨论、追究“此心”(即佛性) 之所在,本来就是愚妄可笑和毫无意义的。诗人于此不动声色地否定了自己原先唐突错误的发问;亦对讲僧引而不发的反诘作出了正确的体悟。那么,佛性究竟何在呢?“六根还向用时空。”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 它们分别具有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功能,亦称“六识”。六根六识乃“心所依者”,为 “有情本”,见《金光明经·空品》: “心处六情,如鸟投网”。故也称“六情”。“空”,又是佛性的另一种表述。《佛性论》谓:“一切凡圣众生,并以空为其本,所以凡圣众生皆从空出,空是佛性,佛性即是大涅槃”(《大正藏》卷三一)。于是,此句诗的意思便是:斩断六情六识,使六根在使用时归回到佛性之 “空” 中,做到心绝妄念,不染尘劳,一切皆空,无有烦恼,能净能悟,此心即是佛。

上两句诗已把朱炎对佛性的理解表述明白,但更深层的意义则并非语言所能表述的。故禅宗从来标榜是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的,“大道不称,大辩不言”。表情达意的最高手段是 “语默”,即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也称做“第一义”或“第一句”。于是,朱炎依照禅宗 “教外别传” 的 “心法”,接着写道: “难将语默呈师教,只在寻常语默中。” 语默,即禅宗所谓释迦 “教外别传”的“心法”,即师与弟子间在十分玄虚难以捉摸的某种动作中相互默契,达到心心相印。相传释迦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人都不识,只有大迦叶破颜微笑,表示会心,释迦便承认佛心传给了大迦叶。此两句诗意为:经大师教诲点化,我已真正心有所悟;弟子难以用 “语默”敬呈师教,(传法是师对弟子而言的),请大师看我的心得体会,就在我寻常生活的 “语默”之中。这就形象地向讲僧表示了: 自己不但对佛性佛理有了透彻的觉悟; 甚至连表情达意的手段也是彻头彻尾禅宗化的;而且今后还要把斩断六根,一心向佛的觉悟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去。讲僧赞许了朱炎的回答。朱炎也从此皈依佛门,直至坐化。

清黄子云《野鸿诗的》云:“诗有禅理,不可道破。个中消息,学者当自领悟,一经笔舌,不触则背。”朱炎此诗即事吟咏,通篇禅语,缺乏形象,确如偈语,但其中禅理,毕竟并未道破,而让人思而得之,与诗尚有相通之处,谓之诗偈可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