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茅盾·题白杨图》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爱国诗词鉴赏《茅盾·题白杨图》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余曾作短文曰《白杨礼赞》,画家某取其意作白杨图,为题俚句。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柟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注释】 ①柟(nan)、枋 (fang): 皆为常绿大乔木,木材贵重。伍: 相处。榆、枣: 皆落叶乔木,开花结果。俦: 同类。②丹青: 红色和青色颜料,代指绘画,诗中指白杨图。仇: 意同 “俦”字,即同伴。

【鉴赏】 白杨——“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茅盾在他的散文 《白杨礼赞》 中是这样叙说的。然而,就是这既 “普通” 又“不平凡” 的白杨树,引起他作文又赋诗。

茅盾1941年3月作 《白杨礼赞》时,我中华民族正遭受着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九洲山河硝烟弥漫,民族命运危在旦夕。国民党反动派却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民众,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多次粉碎敌伪的 “扫荡”,巩固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茅盾高瞻远瞩,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于是挥笔写下 《白杨礼赞》,用在西北黄土高原上 “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人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不知是茅盾 《白杨礼赞》文中的精神,还是白杨本身的品格感染了画家而为之 “白杨图”。茅盾见其图,于1943年又赋诗 《题白杨图》,诗中从 “挺立如长矛”的树干,到 “枝枝争上游”的树枝和 “叶叶皆团结” 的树叶都作了形象的描绘和恰当的比喻,赋予了白杨挺拔向上和团结的精神风貌。白杨,这样的“佳树”诗中仍说“羞与柟枋伍”,一个“羞”字,活画出白杨自谦的美德。柟、枋皆是坚木贵材的常绿乔木,因而自愧不如,所以 “甘居榆枣俦”,情愿与能开花结果的落叶乔木榆树、枣树同伴。诗的前六句,皆是对白杨形象和白杨品格的赞颂。最末两句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则是对白杨图、画家、诗人之间关系的表露。诗人先赞美画家的神笔之功,将白杨 “风骨”显示其中,这既是对白杨图有形有神的审美感叹,又是对画家的赞美。末句,既表明茅盾对“白杨图”和 《白杨礼赞》画与文精神、风格的一致及作家同画家的契合感到十分惬意,又传达出作为大文豪茅盾愿与画家结为 “伴侣”志同道合——学白杨,做无产阶级文化人的感叹。这里,作者对白杨的赞美、对人民的歌颂、对同志的友好、对抗战的必胜信念……尽在其中。

全诗有白描,也有对比和拟人,意象生动。虽不着一爱国、爱民之字,但透过白杨 “风骨”,再联想灾难深重的国情,茅盾那颗燃烧着抗日烈火的赤子之心、热忱的爱国之情和崇高品格及战斗英姿,犹如伟岸、挺拔的白杨,清晰可见。

文章作者:冉启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