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俞大猷·舟师》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爱国诗词鉴赏《俞大猷·舟师》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倚剑东冥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

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冲。

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

夕阳景里归篷近,背水阵奇战士功。

【注释】 ①东冥: “冥”通“溟”,东冥即东海。扶桑:我国对日本的旧称。②队火:指船队发出的炮火。虬龙宫:传说龙生九子,九子九样,一子为虬。虬乃龙的变种,有贬意。“虬龙宫”喻指倭寇巢穴。③景: 日光。

【鉴赏】 明中叶以后,王朝日渐衰微,倭寇肆意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爱国将领俞大猷,临危受命,秉 “了却君王天下事,迢递乾坤任此身” 之心,致力抗倭斗争,功勋卓著。《舟师》就是一首歌颂水军将士在海上与倭寇作战的声势和辉煌战功的诗篇,表达了作者抗击倭寇的坚强斗志和必胜信心。

首联总写大战前俞家水军所处的战略位置和气势: “倚剑东冥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倚剑”,倚天之剑的省称,古人想象中靠在天边的长剑,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这里代指俞家水军。“扶桑”,语出 《南史·东夷传》: “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古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这里代指倭寇。“倚剑” 句实写,俞家水军驻守在东海之上,如倚天之剑,气势特别雄伟,这是前因; “扶桑”句虚写,剑气所指,扶桑受制,胜券在握,这是结果,其间充满必胜的信心和自豪感。

颔联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烘托战前气氛: “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冲。”云消雾散,正是作战的好时机; 战船陈列,旌旗翻飞,水师已作好战斗准备。“岛头云雾”,暗点时间是早上。这两句对仗工稳,极见功力。进一步渲染了水军的声威和抗敌决胜的信心。

“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颈联紧承上联写水军与倭寇作战的情景: 一串串炮火飞上天空,在银河里摇动着倒影; 喊声阵阵,气势镇住了群寇。短短十四字,把规模宏大的海战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

“夕阳景里归篷近,背水阵奇战士功。”尾联写海战结束,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身为将领的诗人,为军阵奇妙,战士勇武而深感欣慰。“背水阵” 即背水列阵,据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 韩信将兵攻赵,出井陉口,令万人背水列阵,大败赵军。诸将问背水之故,韩信说: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此喻抗倭水军战阵的精妙奇特。诗中 “夕阳景里”上应“岛头云雾”,暗点这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前呼后应,构思巧妙。诗人作为主帅,调兵遣将,列阵歼敌,大获全胜,应得头功,但他却将功劳归于战士,表现出一种大将风度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全诗意境雄阔,气势磅礴,展现了水师将士们为国斗争的英雄气概,炽热的爱国情感充盈其间,十分感人。俞大猷还有一首写抗倭海战的诗 《与尹推府》: “匣内青锋磨砺久,连舟航海斩妖魑。笑看风浪迷天地,静拨盘针定夏夷。渊隐虬龙惊阵跃,汉飞牛斗避锋移。捷书驰报承明主,沧海而今波不澌。”在构思和措词章法上与本诗相近,可参阅品味。

文章作者:杨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