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渔父》原文释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渔父

本篇是一篇结构完整的寓言故事,文章塑造了一个得道隐士的渔父形象,借他之口批评了孔子关于礼乐人伦思想的狭隘,提出崇尚自然、保持本真的主张。庄子认为,只有“谨修而身,慎守其真”,把身外之物归还社会,才可能免除祸害。在此节选部分文字来阐述庄子的这一思想。

孔子游乎缁(zī)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①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②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

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

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

客曰:“孔氏者何治也?”

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③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

又问曰:“有土之君与?”

子贡曰:“非也。”

“侯王之佐与?”

子贡曰:“非也。”

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④。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

【注释】

①缁帷:虚构地名。缁,黑色。杏坛:孔子讲学的高台。②交白:全部,都。揄袂:挥动衣袖。持颐:托着下巴。③选:序。④真:自然本性。

【译文】

孔子到一个叫缁帷的树林里游玩,坐在杏坛上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弹琴吟唱。曲子还没弹到一半,有一个渔父从船上下来,胡须眉毛全白了,披着头发,挥着衣袖,沿着河岸上来,到了陆地就停下了脚步,左手抱着膝盖,右手托着下巴,听孔子弹唱曲子。曲子结束后,渔父招子贡、子路过去,子贡二人回答了渔父的问话。

渔父指着孔子说:“他是做什么的?”

子路回答说:“他是鲁国的君子。”

渔父问其姓氏。子路回答:“他姓孔。”

渔父说:“这位姓孔的做什么事情呢?”

子路没有回答。子贡回答说:“孔氏这人,思想上信奉忠信,行为上推行仁义,修治礼乐规范,确定人伦关系。对上效忠国君,对下实行教化,准备采取这样的办法造福于天下。这就是姓孔的所做的事情。”

渔父又问:“姓孔的是拥有国土的君主吗?”

子贡回答:“不是。”

渔父听后笑着转过身去,边走边说:“说他是仁吗?也算是仁了,不过只怕他终究逃不过自身的灾祸了。他内心愁苦,身体劳累,只怕会危害他自己的自然本性了。唉!他离大道实在太远了!”

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拏(ná)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而立。①孔子反走②,再拜而进。

客曰:“子将何求?”

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③”

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

【注释】

①杖拏:持篙。引:撑。乡:通“向”。②反走:后退几步。③曩者:刚才。绪言:不尽之言,指话没有说完。下风:风的下方,表示谦卑。咳唾:言语。

【译文】

子贡回来,把渔父的话向孔子说了。孔子赶紧放下琴,站起身来说:“这不是位圣人吗?”于是走下杏坛去寻找渔父,来到河岸边,渔父正拿起船桨撑船而去,他回头看到孔子,就转过身来面对孔子看着。孔子连连后退,一再行礼后,才走上前去。

渔父问:“你找我有什么事?”

孔子说:“先生刚才说话,没有说完就走了,我实在愚钝,不明白其中意思,便下在此等候先生,希望有幸听到先生的高论,以便最终帮助到我。”

渔父说:“咦,你好学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孔子愀然①曰:“请问何谓真?”

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②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③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④惜哉,子之蚤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⑤”

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⑥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敢问舍所在,请因受业而卒学大道。”

客曰:“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⑦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⑧

【注释】

①愀然: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②人理:人伦。③迹:形迹,指方法。④恤于人:为人事担忧。恤,忧。禄禄:同“碌碌”,平凡,无所作为。⑤蚤:通“早”。湛:沉溺。⑥幸:宠幸。⑦往:能够迷途知返的人。与:交往。⑧刺船:撑船。延:缓行。缘:顺着。

【译文】

孔子悲伤惶恐地说:“请问什么叫作真?”

渔父回答:“所谓真,就是精诚到了极点。不精不诚,就感动不了人。所以,勉强啼哭的人,虽然悲啼,却不哀伤;勉强发怒的人虽然严厉,却没有威严;勉强亲热的人,虽然笑容满面,却不和善。真正的悲痛,即使没有哭声,也能让人哀恸;真正的愤怒,即使没有发作也令人畏惧;真正的亲热,即使没有笑容也让人觉得亲切。真性存在于内心,神情就会表露于外,这就是看重真性情的原因。把真的道理运用于人伦关系上,侍奉双亲就会慈善孝顺,辅助国君就会忠贞不贰,饮酒时就会舒心乐意,处理丧事时就会悲哀。对国君的忠贞以建立功业为主,饮酒时以欢乐为主,居丧时以悲哀为主,侍奉双亲时以适意为主。功业的圆满建立不必拘于一定轨迹;侍奉双亲旨在使他们适意,不必讲究用什么方法;饮酒在于快乐,不必挑选什么器具;居丧在于致以哀伤,不必在意使用什么礼节。礼节,是世俗之人制订出来的,真性是禀受于自然的,是出于自然而不可改变的。因此,圣人效法于自然,看重本真,不受世俗的约束。愚昧之人却与此相反,不能效法自然而体恤人,不懂得珍惜真性情,庸庸碌碌地跟随世俗而变化,所以总是感到不满足。可惜啊,你早就沉溺于世俗的虚伪之中了,听闻大道太晚了。”

孔子又拜了拜,起身说道:“如今我有幸遇见先生,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先生不以此为羞耻,并把我当成门徒,亲自教导我。我冒昧地问一下,先生在何处居住,请求您让我跟随您受业而最终学到大道。”

渔父说:“我听说,可以与迷途知返之人交往,直到其领悟到玄妙的大道。不能迷途知返之人,是不会懂得大道的,慎勿与他结交,这样自己才能免遭祸殃。你好自为之吧,我要离开你了,我要离开你了!”于是,撑船而去,慢慢地顺着芦苇丛划向远方。

【智慧全解】

以诚待人,用心做事

庄子在这里借渔夫之口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所谓真,就是精诚到了极点。不精不诚,就感动不了人。

真诚待人,自古以来就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基本原则。我们要想获得他人的认可,或实现自己的价值,就需要精诚。做事贵真,待人以诚,是对人、对事、对工作的一种认定,是做人的首要条件。

常言道:待人要真真诚诚;做事要踏踏实实;为官要清清白白。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究竟怎样才能以诚待人,用心做事呢?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这句话无疑是对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心态。与人交往首先要用心去换心,以真诚去缔造真诚,以友谊去缔造友谊,换回来的才是别人对你的真诚。要想以诚待人,首先要学会做人,堂堂正正做人是为人的最基本准则,是一切道德之首,是人格品德的核心所在。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在事业追求中,视集体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这种前提下来谈待人,应该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以平常心处世,不与他人攀比。

堂堂正正做人,真真诚诚待人,是做事的基础和前提。无论何时何地,用堂堂正正做人,真真诚诚待人的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成为他人的楷模。只有堂堂正正做人,才有资格去倡导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做到以诚待人,严于律己。以诚待人,贵在真诚无私,贵在互相关心。用心做事,贵在踏踏实实,贵在勤勤恳恳。

以诚待人,像是为自己植一棵树,给世界一片绿荫,给人心一片清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鸟儿鸣唱枝头,笑语飘荡在你的每一天。

【阅读延伸】

刘秀以诚得天下

西汉末年,当汉光武帝刘秀展开地图,总结其统一天下的战绩时,他不禁茫然,便对幕僚邓禹说:“天下如此辽阔,如今我才平定了一些小郡,要到哪年哪月,才能使全国安定下来?我真是没有把握呀!”

邓禹回答说:“的确,现今天下群雄并起,战乱不息,前景难测。但是万众都盼望着明君的出现。自古以来,兴亡都在于仁德的厚薄,而不在于土地的多少。只要您不灰心丧气,一心一意积王者之德,最终天下一定会归于统一的。”

刘秀采纳了邓禹的建议。半个月后,他率领将士击败了被称作“铜马”的农民军。对那些愿意归降的将士,非但不治罪,反而维持原职让他们参加汉军,继续作战。对归降的将领们还一一封侯,并下了一道命令:“投降军队不予整编,维持原编制,各降军将领仍复原职,带领原部下参战,本部不做干涉。”刘秀这样对降军恩宠有加,致使他们都不敢相信,心中不免充满疑惑及不安。但刘秀为了观察其实际反应,经常一个人单骑巡视各营地。众将士见刘秀如此诚恳,便产生了景仰之心,都异口同声地说:“刘秀能推赤心置入腹中,诚恳待人,不怀疑我们,真乃是一位度量宏大的宽仁长者!以前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他居心叵测,回想起来实感惭愧。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上刀山、下火海我们在所不辞!”

从此,这些降将跟随刘秀南征北战,披荆斩棘,赴汤蹈火,为最终平定天下,建立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管与人交往还是做事,都要有精诚的态度,全力以赴,诚恳坚持,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的人生才能达到不一样的高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