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则阳》原文释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则阳

本篇由十几则寓言故事组成,内容虽多,但大体还是谈“道”。庄子认为,天地万物变化无穷,但都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运行,那就是道。人们返归本性,顺应自然,做到无心、无言、无为,就可“得其环中以随成”。然而当今君主们却违背了道之真性,从而使作伪之风盛行,成为百姓犯罪的根源,为人所不齿。我们选录部分内容予以介绍。

魏莹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①公孙衍闻而耻之,曰: “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②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抶(chì)其背,折其脊。③”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④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

君曰:“然则若何?”

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⑤戴晋人曰: “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

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⑥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⑦”

君曰:“噫!其虚言与?”

曰: “臣请为君实之⑧。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

君曰:“无穷。”

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⑨若存若亡乎?”

君曰:“然。”

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⑩乎?”

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

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xiāo)也;吹剑首者,吷(xuè)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注释】

①犀首:古代官名,相当于后来的虎牙将军。②匹夫:普通百姓。从仇:报仇。③忌:指齐国将军田忌。抶:鞭打。④仞:七尺或八尺为一仞。胥靡:服役的犯人。⑤见:引见。戴晋人:得道之人。⑥触氏、蛮氏:均为虚构国名。⑦逐:追逐。北:败逃。⑧实之:证实此话。⑨反在:反观。通达之国:人马舟车所能到达的地方。⑩辩:通“辨”,辨别。惝然:恍惚不定的样子。嗃:洪亮的声音。剑首:剑鼻环的小孔。吷:细小的声音。

【译文】

魏莹与田侯牟订立盟约,可是田侯牟却违背了盟约。魏莹很生气,打算派人去刺杀他。

公孙衍得知后,觉得那样做很可耻,就对魏莹说:“君主您是万乘大国的国君,却用普通百姓的手段去报仇。我恳请统领二十万大军,为您攻打齐国,俘虏齐国的百姓,牵走他的牛马,让齐国的国君心急如焚、毒发于背,然后攻占他的国土。等齐国大将田忌出逃,我就抓住他,鞭打他的后背,折断他的脊骨。这才是大国光明正大的做法。”

季子听说了公孙衍的言论,感到可耻,他说:“要修建十仞高的城池,已经修建好了却又把它毁掉,这是服役之人的辛苦劳动啊!现在不用兵打仗已经七年了,这是王业的基础。公孙衍实在是个挑起祸乱的人,你不要听从他的主张。”

华子听说这些议论后,觉得这些说法很鄙陋,说:“极力主张讨伐齐国的人,是挑拨祸乱的人;鼓动不要攻打齐国的人,也是挑拨祸乱的人;议论攻打与不攻打来扰乱人心的,同样是挑拨祸乱的人。”

君主说:“那该怎么办呢?”

华子说:“君主只求自然之道就可以了。”

惠子听说这件事后,向魏莹引荐了戴晋人。戴晋人说:“有一种叫蜗牛的小动物,君主知道吗?”

魏莹说:“知道。”

戴晋人说:“有个国家在蜗牛的左角,人称触氏;有个国家在蜗牛的右角,人称蛮氏。它们经常为了争夺土地而发生战争,战争中倒下去的尸首就有数万之多,战胜者追赶战败者通常十天半月才撤兵返回。”

魏莹说:“唉,这不是虚话吗?”

戴晋人说:“让我为您证实这些话。君主您认为宇宙四方与上下有尽头吗?”

魏莹说:“没有尽头。”

戴晋人说:“知道自己在无穷的境地遨游,却又返回于人烟存在的地方,是不是感到若有若无呢?”

魏莹说:“是的。”

戴晋人说:“在这人烟存在的地方有一个魏国,在魏国中有一个梁都,在梁都中有个君王,这君王与蛮氏相比,有区别吗?”

魏莹说:“没有区别。”

戴晋人辞别而去,魏莹心中怅然若失。

客人走后,惠子进见。魏莹说:“这个客人真了不起啊,像尧、舜这样的圣人都不足以与他相提并论。”

惠子说:“吹起管箫,(管箫)就会发出洪亮的声音;吹着剑首的环孔,(剑)只会发出细微的声音罢了。尧与舜,是人们所称颂的圣人。可是在戴晋人面前称颂尧、舜,就好比吹一下剑首的小孔而已。”

柏矩学于老聃,曰:“请之天下游。①”

老聃曰:“已矣!天下犹是也。”

又请之,老聃曰:“汝将何始?”

曰:“始于齐。”

至齐,见辜人焉,推而强之,解朝服而幕之,号天而哭之,②曰:“子乎!子乎!天下有大菑,子独先离之。③曰‘莫为盗,莫为杀人’。荣辱立,然后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今立人之所病,聚人之所争,穷困④人之身,使无休时。欲无至此得乎?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⑤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⑥退而自责。今则不然,匿为物而愚不识,⑦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涂而诛不至。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夫力不足则伪,知不足则欺,财不足则盗。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

【注释】

①之:往。游:游说。②辜人:受刑后被抛弃在大街上的尸体。强:借为“僵”,僵卧。幕:覆盖。③菑:通“灾”,灾难。离:通“罹”,遭难。④穷困:困扰。⑤枉:过失、错误。⑥一形:一人。失其形:失去生存的条件。⑦匿:隐藏。愚:愚弄。

【译文】

柏矩向老聃学道,说:“请老师同意我去各国游说。”

老聃说:“算了,天下跟这里一样。”

柏矩再次请求,老聃说:“你准备去哪里?”

柏矩说:“先从齐国开始。”

柏矩到了齐国,看见一个被处以死刑而后示众的死尸,他把尸体摆正,然后解下朝服盖在尸体上,仰天号啕大哭道:“先生啊,先生啊!天下将出现大祸,你却先碰上了。说‘不去偷盗,不去杀人’,为何又去做了呢?世间一旦有了荣辱,就会出现各种弊端;钱财和货物过于集中,就会出现争斗竞争。现在正是树立了人们所厌恶的,积聚了人们所争夺的,困扰着人们的身心,使人们疲于奔命不得安分。如果想不让人们遭受刑戮,这能做到吗?古代的君王都把功劳归于百姓,把过失归于自己;以为正道在人民一边,错误在自己一边。因此,如果有人遭受了伤害,就会辞职退让,责备自己。现在却不是这样,他们隐藏事物的真相而愚弄不懂的人,增加事情的难度却惩罚不敢去做的人,增加任务的分量却处罚不能完成的人,增加路程却责罚不能按时到达的人。如此一来,百姓的智慧和力量就都耗尽了,然后就只得用虚假来应付。上层的统治者整天做出虚假的事情,不能不让下层的百姓不用虚假来应对。能力不够,被逼无奈就会弄虚作假;智力不够,被逼无奈就会进行欺骗;财力不够,被逼无奈就会去偷盗。请问盗窃的行为,应该责备谁才对呢?”

【智慧全解】

淡 泊 名 利

庄子认为,有了荣辱,人就会产生争荣避辱之心;财货聚集之地,必会产生矛盾冲突。因此,庄子才会发出:“今立人之所病,聚人之所争,穷困人之身,使无休时,欲无至此得乎?”的感慨。

从古至今名利都是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甘于过平淡生活的人可谓是寥寥无几。殊不知名利是把双刃剑,它给人们带来享受的同时,也可能把人打入十八层地狱。因为名利可以引发人的欲望,甚至会像剧毒一样,让人在无尽的欲望中慢慢失去理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诋毁、摧残、欺诈,大多因为名利。很多时候,等到人们悔恨之时已经为时晚矣。

《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名利而乐此不疲。倾心于名利者会在名利的深渊中越陷越深,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总是时时盘算、处处谋划。时间久了,就算得到了名利,烦恼也会增多,然后慢慢失去周围人群的信任,失去真诚的友谊和情意,使自己在社会交往中处于孤立和被动的位置。这样的人就算再有名再有钱也只能算是一个失败者。

名利之心自古有之,很多人没有把持好,落的身败名裂,也有很多人很好地控制了自己,于是一生也就简单而顺利了很多。那些成就大业的人往往对名利看得很淡,他们在成功之后并不张扬,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谦虚的姿态,在他们眼里似乎那些美丽的光环只是昙花一现,与他们毫无关系。

贪图名利常常使人忽视显而易见的祸患,所以我们要淡泊名利,不为名利所累;要变得豁达大度起来,不为蝇头小利而闷闷不乐,不为细小得失而郁郁寡欢。生活中那些烦恼愁苦之人大多是因为不能正确地看待名利得失,他们对“得”斤斤计较,害怕自己有一丝一毫的“失”。苦心盘算、精心谋划使得这种人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疑神疑鬼。

当然,让人们彻底放下对名利的追求也不太现实,不过至少应意识到很多诱人的事情背后往往潜藏着危险,切莫因为追名逐利而踏入歧途。

【阅读延伸】

不做名利的俘虏

在一座深山里有一座寺庙,庙里的方丈是位得道高僧。方丈年事已高,心里就琢磨起了接班人的事情。方丈有两个得意的弟子,一个叫明慧,一个叫悟静。这天,高僧把他们叫到床前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我的弟子,可接班人只能有一个,你们两个谁要是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就是我的接班人。”

明慧和悟静一同来到寺院后面的悬崖下,那是一面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身体健壮的明慧开始信心百倍地攀爬起来。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因为那崖确实很陡峭。紧接着明慧再次开始爬起来,这次他更加谨慎了,但结果还是爬到半截的时候从山坡上滚落到原地,虽然摔得鼻青脸肿,但他依旧没有放弃。明慧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但气力已经用尽了,又无处休息,再一次重重地摔了下来,因为劳累过度加上摔伤,所以晕了过去。

悟静开始攀爬了,他刚开始的时候和明慧一样,努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悟静紧握着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决定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众人很不解,只有高僧点了点头,微微地笑了笑。

悟静整了整衣衫,然后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接着就扭头向着山下走去。旁观的众僧愈发不解了,以为悟静就这么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默然地看着悟静的去向,面带微笑。

不一会儿的工夫,悟静走到了山下,他看见一条小溪,于是顺着流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平安到达了山顶。当悟静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又开始议论了,他们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还可能会将他逐出寺门。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高僧却微笑着宣布悟静是新一任住持。众僧都疑惑地看着悟静和面带微笑的高僧而不明就里,都在猜测这是怎么回事。

看着众人疑惑的表情,悟静向他们解释道:“寺院后面的悬崖不是凭人力可以攀登上去的。但是在山腰处低头往下看,就可以看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我想就是教导我们要知道取舍和进退吧。”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如果被名利所诱惑,心中就只有面前的悬崖峭壁。但是天不设牢,而人们在自己心中建牢。有的人在名利的牢笼里苦苦挣扎,坎坷求索,结果还是一无所得,甚至丧失性命。”

说完这段话,高僧就将衣钵、锡杖转交给了悟静,然后语重心长地对众僧说:“要他们攀爬悬崖,是测试他们的心境,看他们是否被名利所圈绕,是否心中只有名利的欲望。能够在利益和名利面前坦然自若的人,就是我中意的接班人。”

淡泊名利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一种人生情怀,是一种生命境界。淡泊名利者能在众人面前不骄傲自满,在别人讥讽面前不灰心丧气,始终保持一种平和从容、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不做名利的俘虏,也不为各种利欲所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升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